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40分)
在英国最古老的建筑物威斯敏斯特教堂旁边,矗立着一块墓碑,上面刻着一段著名的话:“当我年轻的时候,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当我进入暮年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我们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当我现在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全面理解材料,选准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拟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内涵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请从下列历史人物或文学形象中任选一组,说明你更喜欢其中哪一位,并陈述理由。(3分)
第一组:孔子与庄子 第二组:刘邦与项羽
第三组:李白与杜甫 第四组:林黛玉与薛宝钗
要求:(1)对所选的人物或形象进行比较;(2)不可出现常识性的错误;(3)字数在30-50字之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5分)
子贡向孔子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加在别人身上。”
孔子对曾参说:“曾参啊!我讲的道,可以用一个道理把它贯穿起来。”曾参说:“我明白了。”曾子的师兄弟等孔子走后过来问:“这是什么意思呢?”曾子就告诉他们,“老师说,他讲的东西都可以用忠恕之道来概括。”
子贡说:“我不愿意别人把事情强加在我身上,我也不愿把它强加在别人身上。”孔子说:“赐啊,这可不是你能做到的。”
⑴以上文字对“恕”进行了阐释,请从文中找出最能体现“恕”的内涵的一句话。﹙2分﹚
⑵请阐述在现代社会中该如何运用孔子的“忠恕”观进行人际交往。﹙3分﹚
默写出下列空缺处的文字。﹙每空1分,共6分﹚
1. ,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
2.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 。﹙《滕王阁序》﹚
3. ,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陈情表》﹚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4分)
除夜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1.首句“旅馆寒灯独不眠”渲染了 的氛围,表达了诗人 的心境。
2.“故乡今夜思千里”运用了 的表现手法,不直接谢自己的思念,而通过想象写 来表达自己对故乡及亲人的思念。
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小题。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鷃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1.对下列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朝菌不知晦朔 朔:阴历每月的第一日。
B.穷发之北 发:毛,文中指草木。
C.绝云气,负青天 绝:阻挡
D:彼且奚适也 适:到……去
2.下列句子中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
|
B.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
|
C.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且焉置土石 |
|
D.夫列子御风而行吾尝终日而思矣 |
3.下列句子与所给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奚以知其然也
|
A.《齐谐》者,志怪者也。 |
B.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 |
|
C.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
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
4.下列对第一段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朝菌,朝生暮死之菌;蟪蛄,即寒蝉;此二者是“小年”之物。而冥灵、大椿都是长寿之木。 |
|
B.彭祖不过活了八百岁,他的寿命与冥灵、大椿比起来不也很短吗?而世间众人每每与他相比,不也太可悲吗? |
|
C.文段中“汤之问棘”一段话看似与课文中第一段的内容重复,其实是庄子的有意之笔,通过“重言”来加重论说的分量,并与文章开头部分形成呼应和应证。 |
|
D.这一段文字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给人一种既夸张又鲜明的印象,目的是论证“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这一观点。 |
5.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⑴奚以知其然也。
⑵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