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牛马的眼里只有草原上的青草,却看不到草原上的花朵,然而草原因青草更加富饶,因花朵更加美丽。没有青草,草原就没有生命力;没有花朵,草原又显得单调。青草、鲜花、蓝天、白云才构成了人们喜爱的天堂。生活也正是如此,许多看似与生存无关的“鲜花”让我们的生命更加丰富,让生活更加美丽。
根据材料,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仿照下面的示例,从“微笑”“奋斗”“淡泊”中任选一个词语,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4分)
示例: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块皑皑的雪原,它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
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前后衔接、语意完整的一段文字。(只填序号)(4分)
许多动物感觉特别灵敏, , , 。 , , ,对不同的动物可能有所不同。
①例如海洋中水母能预报风暴②哪些又起了辅助判断作用③老鼠能事先躲避矿井崩塌或有害气体的侵入等等④哪些起了主要作用⑤它们能比人类提前知道一些灾害事件的发生⑥至于在视觉、听觉、触觉、振动觉、平衡觉器官中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师者, 。(韩愈《师说》)
苟以天下之大, ,是又在六国下矣。(苏洵《六国论》)
2.吾所以为此者,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3.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
故不积跬步, 。(《荀子·劝学》)
4. ,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见贤思齐焉, 。(《论语》)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6分)
南海旅次 曹 松
忆归休上越王台,归思临高不易裁。
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园谁道有书来?
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荡月回。
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
1.颈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何作用?(3分)
2.请赏析尾联的妙处。(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佳胤令滑。巨盗任敬、高章伪称锦衣使来谒,直入堂阶,北向立。公心怪之,判案如故。敬厉声曰:“此何时,大尹犹倨见使臣乎?”公稍动容,避席迓之。敬曰:“身奉旨,不得揖也。”公曰:“旨逮我乎?”命设香案。敬附耳曰:“非逮公,欲没耿主事家耳。”时有滑人耿随朝任户曹,坐草场火系狱。
公意颇疑,遂延入后堂。敬扣公左手,章拥背,同入室坐炕上。敬掀髯笑曰:“公不知我耶?我坝上来,闻公帑①有万金,愿以相借。”遂与章共出匕首,置公颈。公不为动,从容语曰:“尔所图非报仇也,我即愚,奈何以财故轻吾生?即不匕首,吾书生孱夫能奈尔何?且尔既称朝使,奈何自露本相?使人窥之,非尔利也。”贼以为然,遂袖匕首。
公曰:“滑小邑,安得多金?”敬出札记如数,公不复辩,但请勿多取以累吾官。后覆开谕久之,曰:“吾党五人,当予五千金。”公谢曰:“幸甚,但尔两人橐中能装此耶?抑何策出此官舍也?”贼曰:“公虑良是。当为我具大车一乘,载金其上,仍械公如诏逮故事,不许一人从,从即先刺公。俟吾党跃马去,乃释公身。”公曰:“逮我昼行,邑人必困尔,即刺我何益?不若夜行便。”二贼相顾称善。公又曰:“帑金易辨识,亦非尔利,邑中多富民,愿如数贷之。既不累吾官,尔亦安枕。”二贼益善公计。
公属章传语召吏刘相来。相者,心计人也。相至,公谬语曰:“吾不幸遭意外事,若逮去,死无日矣。今锦衣公有大气力,能免我,心甚德之,吾欲具五千金为寿。”相吐舌曰:“安得办此?”公蹑相足曰:“每见此邑人富而好义,吾令汝为贷。”遂取纸笔书某上户若干、某中户若干,共九人,符五千金数。九人,素善捕盗者。公又语相曰:“天使在,九人者宜盛服谒见,勿以贷故作窭人状。”相会意而出,公取酒食酬酢,而先饮啖以示不疑。且戒二贼勿多饮,贼益信之。酒半,曩所招九人各鲜衣为富客,以纸裹铁器,手捧之,陆续门外,谬云:“贷金已至,但贫不能如数。”作哀祈状。二贼闻金至,且睹来者豪状,不复致疑。公呼天平来,又嫌几小,索库中长几,横之后堂,二僚亦至。公与敬隔几为宾主,而章不离公左右,公乃持砝码语章曰:“汝不肯代官长校视轻重耶?”章稍稍就几,而九人者捧其所裹铁器竞前,公乘间脱走,大呼擒贼。敬起扑公不及,自刭厨下;生缚章,考讯又得王保等三贼主名,亟捕之,已亡命入京矣。为上状,缇帅陆炳尽捕诛之。(选自明代冯梦龙《智囊全集》)
【注】①帑:tǎng ,古时收藏钱财的府库。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大尹犹倨见使臣乎倨:傲慢 |
|
B.当为我具大车一乘具:准备 |
|
C.坐草场火系狱系:牵累 |
|
D.九人,素善捕盗者素:向来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但请勿多取以累吾官②輮以为轮 |
|
B.①每见此邑人富而好义②吾尝终日而思矣 |
|
C.①吾令汝为贷②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
|
D.①公乃持砝码语章曰②今君乃亡赵走燕 |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张佳胤智谋的一组是( )
①公心怪之,判案如故。 ②吾书生孱夫能奈尔何? ③帑金易辨识,亦非尔利。
④相吐舌曰:“安得办此?” ⑤汝不肯代官长校视轻重耶?
⑥考讯又得王保等三贼主名。
|
A.①④⑤ |
B.②③⑤ |
C.③④⑥ |
D.①②⑥ |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张佳胤任滑县县令时,两个自称锦衣使的强盗突然直入公堂,张佳胤虽然心生疑问,但一时难辨真假,于是判案如故。 |
|
B.正当张佳胤疑心渐重时,两个强盗凶相毕露,此时张佳胤对面危难所表现出的从容镇定和过人胆识,成为他智擒强盗的重要前提。 |
|
C.张佳胤的计谋主要分两步完成:一是设计叫来了刘相这个关键人物,并暗示刘相成功找来了帮手,二是创造条件使自己的身体摆脱控制。 |
|
D.为了增加话语合理性,使强盗更加相信自己,张佳胤不忘“人总会考虑自己利益”这一常识,时时处处只站在对方的利益上来说服对方。 |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尔所图非报仇也,我即愚,奈何以财故轻吾生?(3分)
(2)俟吾党跃马去,乃释公身。(2分)
(3)章稍稍就几,而九人者捧其所裹铁器竞前,公乘间脱走。(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