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问题 近日看到一则消息,标题是“1500硕士竞聘卖猪肉工作...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问题

近日看到一则消息,标题是“1500硕士竞聘卖猪肉工作,据称包括海归人士”,言称如今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别说大学生就连硕士博士就业也费劲,就有那么一家天才公司此时出了招聘广告,高薪之下竟引来无数硕士征聘,一下子火了。先前就有过“北大才子卖猪肉”的新闻,也听说过放弃20万年薪回家乡种红薯的硕士农民彭焕新,都挺成功的,虽然在世俗眼光里此举动不可思议,但人家自己乐意,而且赚钱了,别人怎么说怎么看是别人的事。但今天这新闻够轰动,人数众多、层层筛选、条件苛刻。对于这一消息,上至教授,下至百姓,众说纷纭。

对于上述材料,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述.(6分)

 

(1)硕士竞聘卖猪肉也没有什么大不了。 如果市场有需求,就有实现的可能。一方需要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需要钱满足生活需要,好像也算得上市场经济的一种反映。改革年代,卖猪肉也需要人才,只有转变思想才能让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 (2)我为千余硕士竞聘“猪肉荣”的现象大声叫好。因为这是就业者端正心态、消除职业歧视的体现,是社会的一大进步。世上三百六十行,本无高低贵贱之分,只根据贡献大小和市场规律来决定薪酬。更何况该公司还要发展壮大“卖猪肉”产业,需要的是人才。正确的就业心态是认清事实,积极适应社会需求,而不是继续昂着高傲的脑袋。 (3)硕士竞聘卖猪肉,这是对国家人力资源的浪费。十年寒窗,却终于学非所用。虽说学历不代表实力,但研究生卖猪肉可以体现什么学术价值,知识力量。卖猪肉这活也可能需要统计学、经济学甚至会计学。但不至于需要硕士研究生吧。倘若一个妈妈指着“卖猪肉的”告诉孩子,他是硕士时,孩子又会做何感想?我觉的正确的就业心态是认清自己,学以致用。 【解析】此处考查评价观点,首先确立观点:硕士竞聘卖猪肉也没有什么大不了、为千余硕士竞聘“猪肉荣”的现象大声叫好、硕士竞聘卖猪肉,这是对国家人力资源的浪费,在进行评价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一段法律条文,归纳出构成“累犯”的三个必要条件。(3分)

刑法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除外。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答。(3分)

高晓松醉驾zhào  shì之所以闹得满城风雨,绝不仅是因为其将可能成为 “公众人物醉驾入刑第一人” ①,也不是因为这可能引起如两年前演员周杰醉驾案的司法之争。人们关注的焦点恐怕在于:这名曾在药家鑫一案中义愤填膺,发出 “连生命都漠视的人会爱音乐吗” ②的道德名言,并倡议音乐界封杀“药家鑫校友”③的公众人物,前后角色怎么会如此大相径庭?加上之前的孙兴、莫少聪涉毒事件,三人成虎,如今明星的素质真是令人担忧。

(1)根据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              

(2)语段中划线的四个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个是                 

(3)语段中三处引号,使用不当的一处是           

 

查看答案

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6分)

1.地崩山摧壮士死,                            。 (李白《蜀道难》).

2.此情可待成追忆,                            。 (李商隐《锦瑟》)

3.                            ,穷岛屿之萦回。   (王勃《滕王阁序》)

4.驾一叶之扁舟,                            。   (苏轼《赤壁赋》)

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杜牧《阿房宫赋》)

6.商旅不行,                          。         (范仲淹《岳阳楼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闽中秋思

杜荀鹤[注]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注】 杜荀鹤:晚唐诗人。此诗是作者客居福建时所作,后人对其评价极高。

1.后人评说本诗工于炼字,请以“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一联为例,试作简析。(3分)

2.“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是诗人表情达意的最高境界。本诗在抒情方面即有此特点,试结合全诗,加以分析。(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5分)

市隐斋记

元好问

吾友李生为予言:“予游长安,舍于娄公所。娄,隐者也,居长安市三十余年矣,家有小斋,号曰‘市隐’,往来大夫多为之赋传,渠欲得君作记,君其以我故为之。”

予曰:“若知隐乎?夫隐,自闭之义也。古之人隐于农、于工、于商、于医卜、于屠钓,至于博徒、卖浆、抱关吏、酒家保,无乎不在,非特深山之中,蓬蒿之下,然后为隐。前人所以有大小隐之辨者,谓初机之士,信道未笃,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故以山林为小隐;能定能应,不为物诱,出处一致,喧寂两忘,故以朝市为大隐耳。以予观之,小隐于山林则容或有之,而在朝市者,未必皆大隐也,自山人索高价之后,欺松桂而诱云壑者多矣,况朝市乎?今夫乾没氏之属,胁肩以入市,叠足以登垅断,利嘴长距,争捷求售,以与佣儿贩夫血战于锥刀之下,悬羊头,卖狗脯,盗跖行而伯夷语,曰:‘我隐者也’而可乎?敢问娄之所以隐,奈何?”

曰:“鬻书以为食,取足而已,不害其为廉;以诗酒游诸公间,取和而已,不害其为高。夫廉与高,固古人之所以隐也,子何疑焉?

予曰:“予得之矣,予为之记之。虽然,予于此犹有未满焉者,请以韩伯休之事终其说。伯休卖药都市,药不二贾,一女子买药,伯休执价不移,女子怒曰:‘子韩伯休邪,何乃不二价?’乃叹曰:‘我本逃名,乃今为儿女子所知。’弃药径去,终身不返。夫娄公固隐者也,而自闭之义,无乃与伯休异乎?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奚以此为哉?予意大夫士之爱公者,强为之名耳,非公意也。君归试以言问之。”

贞佑丙子年十二月河东元某记。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欲得君作记渠:他

B.谓初之士机:机巧

C.肩以入市胁:缩敛

D.利嘴长距:距离

2.下列句子,全部能够表明作者关于“隐”的看法的一组是(   )

①夫隐,自闭之义也。

②非特深山之中,蓬蒿之下,然后为隐。

③初机之士,信道未笃,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故以山林为小隐

④能定能应,不为物诱,出处一致,喧寂两忘,故以朝市为大隐耳

⑤在朝市者,未必皆大隐也

⑥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

A.①③④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②⑤⑥

3.下列各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开篇简要叙述李生与娄公的关系及娄公的身份,点出写作本文的缘由,并为下文的议论作好了铺垫。

B.作者对小隐和大隐作了深入的剖析,认为小隐和大隐是两种不同的境界,而隐于何处是区分小隐和大隐的重要标志。

C.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勾勒出“乾没氏”之徒的形象,这是“在朝市者,未必皆大隐”的有力证明。

D.本文别具一格。题为“市隐斋记”,却不对比斋本身作记述描绘,而是借朋友请求为娄公写“记”一事,以对话的形式巧妙延伸,从题外作淋漓发挥,对世间那些借隐居之名沽名钓誉的人进行讽刺和批判。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 夫廉与高,固古人之所以隐也,子何疑焉?(3分)

(2)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