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诗和其他艺术都是情感的流露。情感是心理中极原始的一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诗和其他艺术都是情感的流露。情感是心理中极原始的一种要素。人在理智发达之前先已有情感;在理智既发达之后,情感仍然是理智的驱遣者。情感是心感于物所起的激动,其中有许多人所共同的成分,也有某个人所特有的成分。这就是说,情感一方面有群性,一方面也有个性,群性是得诸遗传的,是永恒的,不易变化的;个性是成于环境的,是随环境而变化的。环境随人随时而异,所以人类的情感时时在变化;遗传的倾向为多数人所共同,所以情感在变化之中有不变化者存在。

艺术是情感的返照,它也有群性和个性的分别,它在变化之中也有不变化者存在。比如单拿诗来说,四言、五言、七言、古、律、绝、词的交替是变化,而格律则为变化中的不变化者。变化就是创造,不变化就是因袭。把不变化者归纳成为原则,就是自然律。这种自然律可以用为规范律,因为它本来是人类共同的情感需要。但是只有群性而无个性,只有整齐而无变化,只有因袭而无创造,也就不能产生艺术。末流忘记这个道理,所以往往把格律变成死板的形式。

格律在经过形式化之后往往使人受拘束,这是事实,但是这绝不是格律本身的罪过,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格律不能束缚天才,也不能把庸手提拔到艺术家的地位。如果真是诗人,格律会受他奴使;如果不是诗人,有格律他的诗固然腐滥,无格律它也还是腐滥。

古今大艺术家大半都从格律入手。艺术须寓整齐于变化。一味齐整,如钟摆摇动声,固然单调;一味变化,如市场嘈杂声,也还是单调。由整齐到变化易,由变化到整齐难。从整齐入手,创造的本能和特别情境的需要会使作者在整齐之中求变化以避免单调。从变化入手,则变化之上不能再有变化,本来是求新奇而结果却仍还于单调。

古今大艺术家大半后来都做到脱化格律的境界。他们都从束缚中挣扎得自由,从整齐中酝酿出变化。格律是死方法,全赖人能活用。善用格律者好比打网球,打到娴熟时虽无心于球规而自合于球规。在不识球规者看,球手好像纵横如意,略无牵就规范的痕迹;在识球规者看,他却处处循规蹈矩。姜白石说得好:“文以文而工,不以文而妙。”工在格律而妙则在神髓风骨。

孔夫子自道修养经验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道德家的极境,也是艺术家的极境。“从心所欲,不逾矩”,艺术的创造活动尽于这七个字了。“从心所欲”者往往“逾矩”,“不逾矩”者又往往不能“从心所欲”。凡是艺术家都要能打破这个矛盾。孔夫子到快要死的时候才做到这种境界,可见循格律而能脱化格律,大非易事。

(摘编自朱光潜《谈美书简》)

1.下列关于“格律”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格律是诗歌中的不变化者,体现的是整齐、规范和人类共同的情感需要。但只有整齐而无变化,只有因袭而无创造,格律就会变成死板的形式。

B.格律在经过形式化之后往往使人受拘束,但这并不是格律本身的罪过,而是人不能活用它造成的,因此,我们不能因噎废食。

C.格律不能束缚天才,天才之作往往工在格律而妙在神髓风骨。格律也不能把庸手提拔到艺术家的地位,即使他遵循了格律,诗歌也仍然腐滥。

D.古今大艺术家的创造活动都从格律入手,但后来都达到了脱化格律的境界;是创造的本能和特别情境的需要使他们在整齐之中求变化,避免了单调。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情感是心理中极原始的一种要素,它先于理智而产生,但在理智发达之后,它又会受到理智的驱遣。

B.艺术是情感的流露,它也有群性和个性之别,讲究寓整齐于变化,但由整齐到变化易,由变化到整齐难。

C.诗歌从四言、五言到七言,从古、律、绝到词,体现的是形式的变化,但它们在音节上都讲究格律,体现的又是诗歌的共同特点。

D.“从心所欲”和“不逾矩”是一对矛盾,艺术家要打破这个矛盾,做到循格律而能脱化格律,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情感是心感于物所起的激动,它一方面有群性,另一方面也有个性。群性由遗传得来,不易变化;个性则成于环境,会随着环境而变化。

B.作者认为善用格律者好比打网球,旨在说明将格律用到出神入化的境界时,就可以超越格律的束缚而达到自由的创作境界。

C.作者认为一味变化也还是单调,所以他不主张从变化入手,认为变化之上不能再有变化,本来是求新奇而结果却仍还于单调。

D.“从心所欲,不逾矩”是道德家和艺术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这也说明道德与艺术常常是相关联的,道德境界高的人往往也能在艺术上达到较高的境界。

 

1.D 2.A 3.D 【解析】 1.D项,“都从”错误,应是大半从格律入手 2.“它又会受到理智的驱遣”错误,应该是“情感仍然是理智的驱遣者” 3.“道德与艺术常常是相关联的,道德境界高的人往往也能在艺术上达到较高的境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想,是这种对坏人的描述,让我们从小就爱憎分明了吗,显然没有。从现实中我并没看

到人们这种情感,只是看到人们对弱者的凶残和对强者的奴颜。

B.出来问题捂盖子也就顺理成章了;为了生存,贪腐和行贿、地沟油、毒大米、“三鹿”奶、

“楼脆脆”等都顺理成章了……

C.他们老师给学生推荐了几本书(直接发下来的,还要进行讨论),其中一本是《张天翼专辑》,

由大林和小林、秃秃大王两篇组成,印刷装帧都很好。

D.我想,这与他们从小受的教育有关:我们的孩子现在所学的也是他们小时候所学的,当然

原因还不仅于此。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宝玉从宁府回来,至黛玉处,劝黛玉不要作践了身子,急而生悲,滚下泪来,黛玉也无言对泣。宝玉发现“五美吟”诗要看,黛玉不给看,史湘云恰在这时来了,史湘云赞黛玉的“五美吟”命意新奇,别开生面 。(《红楼梦》)

B.《论语》作为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许多篇章谈到做人的问题,这对当代人具有借鉴意义。如:做人要正直磊落。做人要重视“仁德”。做人要重视修养的全面发展。

C.大卫当童工时的房东密考伯,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揭露了希普陷害威克菲尔并导致贝西小姐破产的种种阴谋。贝西小姐为了感谢他,送他一笔资金,使他在澳大利亚发财致富。 (《大卫·科波菲尔》)

D.建安二十年三月,曹操见刘备已取得益州,而汉中是益州门户,“若无汉中,则无蜀矣”,刘备必然要攻取汉中。于是曹操抢先一步,率十万大军亲征汉中张鲁。七月,曹操大军进至阳平关。张鲁听说阳平关失守、逃往巴中。曹操进军南郑,尽得张鲁府库珍宝。十一月,张鲁出降曹操,汉中遂为曹操所有。(《三国演义》)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7月26日,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的儿子高志其与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苏波副主任共同参观

了苏州市科普教育成果展。

B.美国已经对叙利亚和伊朗实施了一系列制裁措施,包括宣布把伊朗中央银行和石油出口纳

入制裁范围,企图以此逼迫伊朗停止铀浓缩活动。

C.所谓费改税,就是把过去各类收费和公路的养护、管理,以及与水路的养护、管理等有关

的费用改成燃油消费税。

D.每天,全球有5.5亿用户操着75种不同的语言在Facebook上评价、浏览、分享,全部用

户每月耗费在这个社交网站上的时间总计高达7000亿分钟。

 

查看答案

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对于诗歌以外的别的文体,“泡”这道“工序”并不是      的,因为它们可以通过详尽

的文字尽可以把内容讲清楚。

②每年赛季开始之前,足球队有关人员都要_______欧洲各国,耗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去请外援。

③戴维斯被捕后,自称开枪是为了自卫;而巴基斯坦的一些官员则公开表示,戴维斯开枪是在执行    任务,而非自卫。戴维斯的杀人动机成了一个谜,人们对此         

④________去年江水泛滥的严重教训,工程局组织力量,加固了堤岸,采取了一系列防洪措施。

A.必须漫游无动于衷由于

B.必需周游莫衷一是鉴于

C.必需周游无动于衷鉴于

D.必须漫游莫衷一是由于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融洽  筹划 文诌诌  弃甲曳兵

B.酒馔熏陶擦边球  沧海一栗

C.鞭挞 蟋蟀   绿茵场  沸反盈天

D.袅娜熟谂  缉私队  秋豪无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