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
A.诚挚针贬 蓬头垢面 攻城略地 |
|
B.文牒寒暄文过饰非因地制宜 |
|
C.影碟膨胀暴殓天物锐不可当 |
|
D.殒落贸然察言观色流言蛮语 |
下列划线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饿殍(piǎo)倒嚼(jué) 剽(piāo)悍 轧账(gá) |
|
B.横(hèng)财狡黠 (jiǎoxiá)箴(zhēn)言黑魆魆(xū) |
|
C.皑皑白雪(ái) 挑剔(tì)熟稔 (rěn)脚踝(huái) |
|
D.本埠 (fù)蹊(qī)跷不着(zhuó)边际模具(mú) |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当旅游大巴进入山区的一个拐弯处时,车上一对情侣被窗外的美景所吸引,便招呼司机停车。他们下车后,巴士继续前行。就在这对情侣驻足欣赏山景时,只听前方轰隆一声巨响,那辆巴士被山体滑坡滚落下来的巨石砸中,落入万丈深谷。事后得知,车上乘客无一生还。惊魂甫定之后,这对情侣无不感慨地说了一句话。
按常理,一般人都会说:“幸好我们不在车上!”而这对情侣却说:“假如我们不中途下车,那辆大巴就能赶在山石滑落之前驶过,车上的人也许就不会遭遇这场劫难。”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要求:请写一篇议论文,立意自定,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有三次关于月的描写,江边送客时:①________(7个字);奏完一曲时:②_______(7个字);自叙身世时:③____________(7个字)。(1分)
2.《琵琶行》中写琵琶女矜持、腼腆、含羞出场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1分)
3.古人常常不仅以其诗文才华为人称道,更以其处事的智勇被人赞颂,尤为可贵的是古人的胸襟气度。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展心忧天下的博大胸襟,在《廉颇蔺相如列传》里,①“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 (1分)不仅是对蔺相如隐忍、退让的行动描写,更为后人留下了“回车巷”的典故,而②“__ _ ______,______ ____” (1分)这两句语言描写更体现了相如以国家为重、不记个人恩怨的宽容大度。当然,廉颇知错能改的精神也通过③“_____ ___,___ ___,______ ____” (1分)这样的行动描写展现出来。(共3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杨村 杨万里
石桥两畔好人烟,匹似诸村别一川。杨柳荫中新酒店,葡萄架下小渔船。
红红白白花临水,碧碧黄黄麦际天。政尔清和还在道,为谁辛苦不归田?
【注】 ‘‘政”通“正”,正当的意思;“清和”指农历四月。
1.试从“绘色”的角度对这首诗的中间两联进行赏析。(4分)
2.结合你对尾联的理解,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主旨的。(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每小题3分)
平原君朱建者,楚人也。故尝为淮南王黥布相,有罪去,后复事黥布。布欲反时,问平原君,平原君非之,布不听而听梁父侯,遂反。汉已诛布,闻平原君谏不与谋,得不诛。
平原君为人辩有口,刻廉刚直,家于长安。行不苟合,义不取容。辟阳侯行不正,得幸吕太后。时辟阳侯欲知平原君,平原君不肯见。及平原君母死,陆生素与平原君善,过之。平原君家贫,未有以发丧,方假贷服具,陆生令平原君发丧。陆生往见辟阳侯,贺曰:“平原君母死。”辟阳侯曰:“平原君母死。何乃贺我乎?”陆贾曰:“前日君侯欲知平原君,平原君义不知君,以其母故。今其母死,君诚厚送丧,则彼为君死矣。”辟阳侯乃奉百金往税。列侯贵人以辟阳侯故,往税凡五百金。
辟阳侯幸吕太后,人或毁辟阳侯于孝惠帝,孝惠帝大怒,下吏,欲诛之。吕太后惭,不可以言。大臣多害辟阳侯行,欲遂诛之。辟阳侯急,因使人欲见平原君。平原君辞曰:“狱急。不敢见君。”乃求见孝惠幸臣闳籍孺,说之曰:“君所以得幸帝,天下莫不闻。今辟阳侯幸太后而下吏,道路皆言君谗,欲杀之。今日辟阳侯诛,旦日太后含怒,亦诛君。何不肉袒为辟阳侯言于帝?帝听君出辟阳侯,太后大欢。两主共幸君,君贵富益倍矣。”于是闳籍孺大恐,从其计,言帝,果出辟阳侯。辟阳侯之囚,欲见平原君,平原君不见辟阳侯,辟阳侯以为倍己,大怒。及其成功出之,乃大惊。
吕太后崩,大臣诛诸吕,辟阳侯与诸吕至深,而卒不诛。计画所以全者,皆陆生、平原君之力也。
孝文帝时,淮南厉王杀辟阳侯,以诸吕故。文帝闻其客平原君为计策,使交捕欲治。闻吏至门,平原君欲自杀。诸子及吏皆曰:“事未可知,何早自杀为?”平原君曰:“我死祸绝,不及而身矣。”遂自刭。孝文帝闻而惜之,曰:“吾无意杀之。”乃召其子,拜为中大夫。使匈奴,单于无礼,乃骂单于,遂死匈奴中。
(节选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1.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辟阳侯幸吕太后 幸:被宠信
B.往税凡五百金 税:赠送
C.大臣多害辟阳侯行 害:害怕
D.陆生素与平原君善,过之 过:拜访
2.下列各组中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列侯贵人以辟阳侯故 ②以勇气闻于诸侯
B.①因使人欲见平原君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①皆陆生、平原君之力也 ②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D.①乃召其子,拜为中大夫 ②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够表明平原君“刻廉刚直”的一项是( )
①布欲反时,问平原君,平原君非之 ②行不苟合,义不取容
③时辟阳侯欲知平原君,平原君不肯见 ④辟阳侯之囚,欲见平原君,平原君不见辟阳侯
⑤我死祸绝,不及而身矣 ⑥乃骂单于,遂死匈奴中
A.③④⑥ B.①②③ C.②④⑤ D.①③⑥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年黥布欲谋反,找朱建商量有关问题,朱建却不畏权贵,不但不为黥布出谋划策,而且还竭力谏止。
B.辟阳侯因罪下狱,从孝惠帝到诸臣皆欲诛之。朱建威胁和利诱孝惠帝的宠臣为辟阳侯说情;吕氏集团覆灭后,朱建又为辟阳侯出谋划策,使之得以苟延残喘。
C.孝文帝时,淮南厉王诛杀了辟阳侯。孝文帝听说辟阳侯的许多计谋出自朱建,便欲逮捕朱建问罪,朱建深知罪孽深重而畏罪自杀。
D.朱建家境贫寒,母亲对他管教甚严,使朱建形成了“行不苟合,义不取容”的品格,朱建拒交辟阳侯就与母亲有一定关系。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其母死,君诚厚送丧,则彼为君死矣。(5分)
(2)何不肉袒为辟阳侯言于帝?帝听君出辟阳侯,太后大欢。(5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