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4分) 波兹曼的诅咒 周国平 ①美国文化传播学家波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4分)

波兹曼的诅咒

周国平

①美国文化传播学家波兹曼的《把我们自己娱乐死》是一部声讨电视文化的著作。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确实时时听见一声声急切有力的喝问:难道我们真的要把自己娱乐死?

②无人能否认电视带来的便利,问题在于,这种便利在总体上是推进了文化,还是损害了文化。

③波兹曼认为媒介的变化意味着并且导致了认识世界方式的变化。在文字一直是主要媒介的时代,人们主要通过书籍来交流思想和传播信息。在书籍的阅读中,我们得以进入用文字记载的悠久传统。相反,电视则以现时为中心,所传播的信息越具有当下性似乎就越有价值。文字是抽象的符号,作为一种媒介,它要求阅读的同时必须思考。而电视直接用图像影响观众,它有时甚至忌讳思考,因为思考会妨碍观看。在波兹曼看来,做一个有文化的人,就是置身于人类精神传统之中进行思考。书籍能够帮助我们实现这个目标,电视却会使我们背离这个目标。那么,电视究竟把我们引向何方?引向文化的反面——娱乐。一种迷恋当下和排斥思考的文化,我们只能恰如其分地称之为娱乐。

④并不是说娱乐和文化一定势不两立,问题也不在于电视展示了娱乐性内容,而在于电视上的一切内容都必须以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波兹曼的结论是,在电视的强势影响下,一切文化都依照其转变成娱乐的程度而被人们接受,因而在不同程度上都转变成了娱乐。“除了娱乐业没有其他行业”——到了这个地步,本来意义上的文化就荡然无存了。

⑤波兹曼是把美国作为典型来对电视文化进行分析和批判的,但是,电视主宰文化、文化变成娱乐的倾向却是世界性的。譬如说,在我们这里,通过电视剧学习历史,而历史仅仅作为戏说、也就是作为娱乐而存在,消灭历史的方式再也不可能有比这更加彻底的了。又譬如说,在我们这里,电视也成了印刷媒介的榜样,报纸和杂志纷纷向电视看齐,蜕变成了“电视型印刷媒介”。且不说那些纯粹娱乐性的时尚杂志,只要翻开几乎任何一种报纸,你都会看到一个所谓文化版面,所报道的全是娱乐圈的新闻和大小明星的逸闻。这无可辩驳地表明,文化即娱乐日渐成为新的约定俗成,只有娱乐才是文化即将成为不争的事实。

⑥赫胥黎曾预言:一旦无人想读书,无人想知道真理,一旦文化成为滑稽戏,文化就灭亡了。波兹曼认为,赫香黎的预言应验了。这个结论也许太过悲观,我相信,只要人类精神存在一天,文化就决不会灭亡。不过,我无法否认,对于文化来说,一个娱乐至上的环境是最坏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任何严肃的精神活动都不被严肃地看待,人们不能容忍不是娱乐的文化,非把严肃化为娱乐不可;如果做不到,就干脆把戏侮严肃当作一种娱乐。面对这样的行径,我的感觉是,波兹曼的书名听起来像是诅咒。

1.文章第③段阐述了波兹曼的媒介文化观,请作简要概括。(不超过40个字)(4分)

2.文章第⑤段说明“电视主宰文化、文化变成娱乐的倾向却是世界性的”观点时,为什么以中国为例?在阐明中国情况时采用了什么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3.作者既说波兹曼的结论“也许太过悲观”,又说“波兹曼的书名听起来像是诅咒”,对此应当如何理解?

 

1.(4分)媒介影响认识世界的方式,应当引导人们思考,书籍有助思考,而电视排斥思考。 2.(6分)(1)原书以美国为典型,作者以中国为例,有世界性,有代表性;读者对象为中国人,有现实 针对性。(2)举例说明的方法。(3)具体实在,读者易于接受,增强说服力 3.(4分)相信人类的精神力量,不同意文化灭亡论;娱乐至上的环境已经造成了对文化的伤害;放任娱 乐至上倾向,波兹曼的话将应验。 【解析】 1.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本段中“书籍能够帮助我们实现这个目标,电视却会使我们背离这个目标。”这个目标就置身于人类精神传统之中进行思考。概括这些内容,可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概括“电视主宰文化、文化变成娱乐的倾向却是世界性的”,可回答第一问。“譬如说”代有是举例说明。好处就是举例说明更加具体形象,有利于读者接受。 3.本题考查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作者认为波兹曼“也许太过悲观”,说明作者持乐观态度。不同意灭亡论。但他说得非常有道理,如果人类再不思考,人类有可能被他说中。所以不能放任娱乐至上。答题时仔细阅读最后一段,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项中,句式与所给例句句式一致的一项是(    )

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B.不拘于时

C.蚓无爪牙之利

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加线词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暮去朝来颜色

B.铁骑突出刀枪鸣

C.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D.整顿衣裳起敛容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加线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五亩之宅,之以桑

B.假舟楫者,非能

C.孔子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D.七十者帛食肉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没有出现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B.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C.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D.序八州而朝同列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近年来,被免职的官员悄然复出的新闻屡见不鲜。有关人士认为,免职官员并不是不能复出,而是要在他们认识并吸取教训后,才能重新走上工作岗位。

B.中国青年网、未来网、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近日向全国青少年网友发出了"坚决不信谣不传谣"的倡议,号召大家远离网络"糟粕",明辨是非,抵制网络谣言。

C.目前血液供应相当紧张,中国人口众多,不缺血源,能否真正建立无偿献血的长效机制,是解决“血荒”问题的根本办法。

D.现在全社会关注通货膨胀,民众担心物价持续上涨,国家发改委多次表示,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游资炒作造成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