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面对众人的啧啧称赞,...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面对众人的啧啧称赞,他谦逊地表示:“除了舞文弄墨,别无长物了。”

B.针对在台湾高调行善引发的争议,陈光标坦然表示:之所以高调,只是希望能推波助澜,激发更多的企业家投身慈善事业。

C.近日有评论指出,特权阶层上下其手,已经严重危害到高考招生的公信度,必须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D.对教育问题的长期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对不同观点的广泛涉猎和兼收并蓄,使得他能够高屋建瓴,见仁见智,写出极有价值的学术著作。

 

C 【解析】C.“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段,暗中作弊。A.“别无长物”指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简朴。此处不是形容 “穷困”或“简朴” 。  B.“推波助澜”比喻从旁鼓动、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声势和发展,扩大影响。澜,大波浪。D.“见仁见智”指对同一个问题,各人有各人的见解。此处仅指一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作文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美国一家网站调查了1000位成功人士。在这些人士中,99%记不清楚自己为什么成功;在成功之前,也没有一套完整的走向成功的计划书。

随后网站又向公众征集1000份最完美的成功计划书。评选出来的成功的计划书可谓十分完美,不仅极具诱惑力(成为伟大的科学家、作家、企业家及各类超级明星等),且具可操作性,它们详尽地列出了为了成功每年、每月、每天直至每小时应该做的事,还列出了启动资金和所需的费用。经网站了解,这1000人全是未成功人士:正在努力追求实现梦想但还未成功。

上述材料给你怎样的启发和联想?你认为一个人的成功取决于什么?请联系社会的、个人的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写议论文或记叙文。(2)题目自拟。(3)不少于700字。(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查看答案

请欣赏下面优美的风景图,写一段不少于200字的写景文字。要求用到两种以上的修辞(比喻,排比,拟人,夸张,通感等),使用两种以上的观察顺序,调动各种感官,充分联想和想象,用文字全方位立体再现你欣赏到的景色。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答:                                                                          

 

查看答案

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

1.___________, 笑言晏晏。___________,不思其反 。(《诗经》)

2.其间旦暮闻何物?___________。 ___________,往往取酒还独倾。(白居易 《琵琶行》)

3.莫听穿林打叶声,___________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___。( 苏轼《定风波》)

4.                          ,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5.帝子降兮北渚 ,目眇眇夕愁予___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 《湘夫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螺川早发

王猷定(清)

月落秋山晓,城头鼓角停。长江流远梦,短棹拨残星。

露湿鸥衣白,天光雁字青。苍茫回首望,海岳一孤亭。

【注】螺川即螺山,形状似螺,在江西吉安县北十里,南临赣江。

1.这是一首写离别之情的诗歌,最后一句作者不写自己孤单,不写孤舟,而说螺山似孤亭,请你说说这样写的好处。(4分)

2.这首诗歌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你选择其中一种结合诗歌内容加以说明。(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日 喻 说

(北宋)苏轼

生而眇者①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籥②,以为日也。日之与钟、籥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自盘而之钟,自烛而之籥,转而相之,岂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皆求道之过也。

然则道卒不可求欤?苏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何谓致?孙武曰:“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莫之求而自至,斯以为致也欤!

南方多没人③,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能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今也以经术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务学。渤海吴

君彦律,有志于学者也,方求举于礼部,作《日喻》以告之。

(选自《唐宋六十家小品文精品》)

注:①眇(miǎo):瞎眼,指天生双眼失明的瞎子。②籥(yuè):古代一种竹制管乐器。③没(mò)人:能潜水的人。

1.对下列句子中的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烛而得其形扪:抚摸

B.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也达:豁达

C.莫之求而自至,斯以为也欤致:自然获得、得到

D.士知求道而不学务:致力、从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扣盘得其声拔剑撞破之

B.以未尝见而求之人也孰能讥之乎

C.生不识水,虽壮,见舟而畏之于其身也,耻师焉,惑矣

D.士杂学而不志道州司临门,急星火

3.文中画波浪的部分断句最恰当一项是 (   )

A.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能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B.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能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C.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能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D.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能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 (4分)

(2)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 (4分)

(3)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