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神农尝百草的基因解读 大多数中国人,都知道神农尝百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神农尝百草的基因解读

大多数中国人,都知道神农尝百草的故事。虽然史书和民间传说都在证明神农尝百草的真实性,但还是有很多人表示怀疑。不过,现代基因研究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神农尝百草。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实验室李辉的研究小组通过基因研究在分子水平上初步证明神农尝百草的事情可能是中国先民生存的一种真实情况。

在对中国人的DNA检测分析后,李辉等人发现,中国人体内有一种苦味基因。称为TAS2R16,它能辨识出哪些苦味的植物是有毒的。李辉等人利用DNA技术对基因片段进行分析,推测出中国人的苦味基因TAS2R16大约是在5000~6000年前受到自然选择而形成的,而且功能很强。

从基因来看,所有人都有TAS2R16基因。TAS2R16基因编码的苦味受体专门针对植物中常见的吡喃葡萄糖苷类毒素,该基因功能不强的人很难尝出这类毒素。世界上大约有四分之一的人不会觉察出这种毒素特有的苦涩味道,而另一部分人则对这种苦味十分敏感。

人的功能独特且有多种变体的基因一般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基因受到自然选择后会在基因组中留下痕迹。被选择的基因的弱势类型容易被淘汰,但强势类型会被保留,虽然是少数。被自然选择的强势基因附近的邻居基因,也会连带着只有少数类型被保留下来,称为“搭车效应”。“搭车”的基因越多,功能越强,意味着自然选择的历史越短。

李辉等人发现,中国人中苦味基因TAS2R16的增强功能基因变体有比较长的“搭车”区段,应该是在1万年内受到过自然选择。研究人员检测了世界上大多数人群的样本,只在中国人的基因组中发现了有很强功能的苦味基因,即“搭车效应”很强,而非洲人和欧美人的苦味基因TAS2R16不如中国人的苦味基因功能强。

在5000~6000年前,中国正处于新石器时代的中期。这一时期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靠狩猎和采集已不能满足人口对食物的需求。所以,一方面人们必须从森林中走出,从狩猎和采集转为农耕,这便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的历史根据;另一方面人们又必须大量采集食物,这便是“神农尝百草”的历史根据。而面对各种可能充饥的植物,人们不能靠过去的经验来判断是否有毒,只能靠口尝。当然,尝百草并非只是尝食物,而是既鉴别食物,也识别药物。对于前者要鉴别其是否安全可食用,对于后者要鉴别其是否安全和有疗效。在尝百草的这个时期,苦味感灵敏和强烈的人会生存下来,而苦味感不灵敏和强烈的人则会被毒死,就像神农吃了断肠草一样。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神农尝百草并非是一个人的行为,而是中国先民许多人和一代又一代人的行为。在尝百草中生存下来的群体就会保留功能强大的辨识苦味的灵敏TAS2R16基因,并遗传下去。因此,从基因角度可以解释为何神农尝百草是中国先民一段可信的生活方式和特殊的生存阶段。

1.下面不能作为“现代基因研究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神农尝百草”的依据的一项是

A.李辉研究小组通过基因研究初步证明神农尝百草可能是真实的情况。

B.中国人的苦味基因大约是在5000~6000年前受自然选择而形成的。

C.中国人的苦味基因形成的时期,正是中国历史上神农尝百草的时期。

D.中国人的苦味基因是在尝百草中生存下来的中国先民的保留和遗传。

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因为中国人体内苦味基因的功能很强,所以中国人都能够辨识出有毒的苦味植物。

B.世界上大约四分之一的TAS2R16基因功能不强的人,很难尝出吡喃葡萄糖苷类毒素。

C.中国人的苦味基因的“搭车”区段较长,研究认为应是在1万年内受到过自然选择。

D.神农的苦味感不灵敏、强烈,因此吃断肠草被毒死了,尝百草其实和神农没有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的苦味基因和其他人类基因一样,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非洲人和欧美人的苦味基因经受自然选择的时间早于中国人。

C.在人类历史上,我们的先民都曾先后经历过尝百草这一阶段。

D.神农尝百草是具有真实性的,但尝百草不是神农的个体行为。

 

1.B 2.C 3.A 【解析】 1.答非所问 2.A强加因果;B“大约四分之一的TAS2R16基因功能不强的人”偷换概念;D“尝百草其实和神农没有关系”不合文意 3.“人类基因……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今年的两会上,财政部长谢旭人就“税收痛苦指数”答记者问时提到,今后将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进一步完善和改革增值税制度,适当降低服务业的税收水平。

B.这次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规定,证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对于情节严重的,可处以十日以下的拘留。

C.专家指出,针对前不久“山西地震谣言”事件,国家必须加快相关立法进程和打击力度,以便有效遏制通过网络散播流言这一恶劣现象。

D.由辛亥志士后裔、民间爱心人士联合兴建的“辛亥首义百年纪念墙”,包括纪念广场、英雄名录、首义第一枪、首义第一旗、辛亥志士衣冠冢等组成。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在春节到来之际,公安机关再次提醒市民,外出时一定要锁好门窗,以防不法分子登堂入室行窃。

B.五一节期间,徜徉各大广场、公园的市民们在欣赏不同造型的美景时,不由地感叹,如今的园艺师们真有着手成春的本事。

C.当下一些电影、电视编导,为了市场需求,对传统经典作品进行改编,随意加上一些现代元素,将名著改得不三不四,从而消减了名著的审美价值。

D.随着城中村改造的推进,昆明正迅速步入一个摩天楼的时代。不久前,北京路吹箫巷建设项目规划公示结束,一个53层、高达148.8米的综合建筑已经跃然纸上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经络一滩血蛛丝蚂迹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B.思辩天燃气美轮美奂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C.厮打弹簧门绵里藏针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D.青睐猪肘子筚路蓝缕兵来将挡,水来土淹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针(jiǔ)车(yùn)马脚(lòu)尽其妙(qǔ)

B.梗(jié)精(suǐ)子手(kuài)水摸鱼(hún)

C.缩(yā)狡(xié)脾气(nìng)不知耻(tián)

D.菜(zhái)连(lěi)紧咒(gū)咎由自取(jiù)

 

查看答案

作文(60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①“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②“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左传·宣公十二年》)

③“力能则进,否则退,量力而行。”(《左传·昭公十五年》)

④“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一种进退之道

⑤“居庙堂之高,则思其民,处江湖之远则思其君”,这是范仲淹的天下为己任式进退处理方法。

我们一生,不论是在学校、家庭,还是在单位、社会;不论是学习生活、为人处事,还是工作与事业、目标与理想,都可能会遇到要处理好“进与退”的时候,而这些恰恰容易被我们忽略,但它确实又是很重要的细节,小则会影响到我们的心情与生活,大则会影响到我们的工作与事业。

请以“进与退”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