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共15分 戏剧需要激情 余秋雨 戏剧需要激情。列·托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共15分

戏剧需要激情

余秋雨

戏剧需要激情。列·托尔斯泰对“艺术”下了一个简单明确的定义:“作者所体验过的感情感染了观众或听众,这就是艺术。”别林斯基认为“激情”是一切诗歌体裁所必有的,而且,他还说:“(激情)这个字眼,在谈戏剧时最经常地被人采用,因为就其本质来说,戏剧是最富有激情的诗歌体裁……”剧作家和观众交流的媒介是形象,而只有用激情熔铸起来的形象,才具有真正的审美价值。

剧作家从现实生活中发掘出来的思想是一部剧作的灵魂,正是它,赋予剧作家的产品以一定的社会价值;戏剧最忌的是理性说教,思想必须饱含激情,才能对观众产生巨大的感染力。戏剧的基本手段是动作,而动作不过是激发感情共鸣的有力手段,如果动作不能产生感情反应,它就失去了自己固有的意义。在不同种类的剧作中,激情可能产生不同的效果,它有时引起观众热泪盈眶,有时使他们开怀大笑,有时促使他们深思冥想;但却不能没有它,失去了它,剧本就不能唤起观众的共鸣。在不同风格的剧作中,有的激情汹涌澎湃,有如奔腾咆哮的江水;有的感情含而不露,就像水渗沙石之中……可是,如果没有它,剧本就成了一片龟裂的干河,是没有生命的。

剧作家需要技巧,但更需要激情。一位技巧娴熟但却没有激情的作家,最多只能成为熟练的匠人,剧本不能没有戏剧性,可是,戏剧更需要激情的滋养,否则,它就会是没有生命的枯木干枝,难成茂叶繁花之美。

戏剧需要戏剧性,但也需要抒情性。两者应该是并行不悖,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不过,谈到“抒情”,人们首先会想到诗,特别是抒情诗。抒情诗要求通过凝练、节奏鲜明、感情色彩浓厚的语言,抒发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内心感受,引起读者、听众的强烈共鸣。戏剧要求的是贯穿的动作,是鲜明的人物性格,是完整、紧凑的情节,而这些却是抒情诗所不能容纳的;如果不顾戏剧的特性,在剧本中让人物脱离剧情发展去大抒其情,又会造成剧情的停滞。从这个角度来说,戏剧和抒情似乎是对立的。

可是,各种文学样式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对立,都是相对的。别林斯基把抒情性称为“一切诗的生命和灵魂”,他认为“抒情性像元素一样进入一切其他种类的诗中,使之活跃起来,有如普罗米修斯的火焰鼓舞了宙斯的造物”。他还说:“如果没有抒情性,史诗和戏剧就会过于平淡,变得对自己的内容冷漠无情。”他的看法无疑是正确的。

1.根据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两项是(5分)                    

A.戏剧的真正的审美价值,在于剧作家用激情熔铸起来的形象和观众之间的情感交流。

B.一部剧作的灵魂是剧作家从自我情感世界提炼而升华的思想理念。

C.思想赋予剧作家的产品以一定的社会价值,戏剧需要理性,又最忌理性说教。

D.戏剧的基本手段是动作,它是激发感情共鸣的有力手段,所以,从本质说,戏剧是动作的艺术。

E.戏剧和抒情诗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差异,必然导致戏剧性和抒情性的对立。

2.下列内容不能用来说明“戏剧需要激情”的原因的一项是

A.剧作家和观众交流的媒介是形象,而只有用激情熔铸起来的形象,才具有真正的审美价值。

B.剧作家从现实生活中发掘出来的思想是一部剧作的灵魂,思想必须饱含激情,才能对观众产生巨大的感染力。

C.戏剧的基本手段是动作,而动作是激发感情共鸣的有力手段,如果动作不能产生感情反应,它就失去了自己固有的意义。

D.戏剧性是剧本的基本特征,所以戏剧不能没有戏剧性。

3.文章第五段说“从这个角度来说,戏剧和抒情似乎是对立的”,这句话有何含义?谈谈你的理解。

4.文中先后两次引述别林斯基的话,作者引用这些话,要分别说明什么?请根据原文内容概括为两点。

 

1.BE 2.D 3.戏剧和抒情诗的表现形式及其特点有差异性,戏剧通过动作、人物性格、情节来抒情,不同于诗歌用语言来抒情。 4.(1)富于激情的剧作才具有真正的审美价值。 (2)戏剧少了抒情性,就失去了生命和灵魂 【解析】 1.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理解文意的能力。信息来源于第二段和第五段。B项,剧作的灵魂是作家从现实生活中发掘出来的思想;E项,戏剧需要戏剧性,但也需要抒情性,两者应该是并行不悖,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2.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项,戏剧性是戏剧的基本特征,但不能阐述戏剧更需要激情。不合题干要求。 3.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主要根据第五段的论述作答。 4.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把握文章思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 力。第一段引述之后,文中已点明了引用的意图;末段的引述本身已有信息可以捕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神采”是书家在书作中显示的精神风采。

②我们欣赏书法美,还须超越书法的外在状貌和书写的“笔力”、“笔势”,深入到书法家的内心世界,所谓“玩迹探情”。

③因其生于用笔,只有“深识书者”才能感知。

④古人早就说过,“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书则一字已见其心。”

⑤所以欣赏书法美的最高境界是“惟观神采,不见字形”,犹如庄子所谓“得鱼忘筌”。

A.④⑤①②③

B.②④⑤①③

C.④②⑤①③

D.②④①③⑤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互联网在中国民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成为中国公民行使表达权、监督权、知情权和参与权的重要渠道。

B.如果人们连续看上四五个小时的电视节目,就会感到十分疲劳。

C.所谓调配色彩主要指斟酌所用词语的语体色彩和感情色彩,要注意词语在语体上有书面语和口语的区别,在感情上有褒和贬的不同。

D.我国石油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一旦中东地区局势出现动荡,我国的燃油市场也将随之出现波动。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来到了实习工厂,厂领导和工人们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早已做了周密安排,他们对我们的关心真是无所不至

B.这些人垂头丧气,连眼皮也不敢抬,个个噤若寒蝉,都挤到角落去找遮掩的坐位,正襟危坐,就像待审的犯人。

C.这种首饰的款式非常新颖、时尚,一经推出,不少爱美的女士慷慨解囊抢购。

D.据专家测算,在首都市内的空气污染中,汽车尾气的排放可算首当其冲,竟占了污染总量的45%。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的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锦(sè) 粗(zào)  急(tuān)  巾 (lún)

B.女(huàn)媚(xiàn)  逅(xiè)子手(kuài)

C.然(wǎnɡ)   哨(qiǎ)   好(pǐ)   进(bié)

D.小(qù)战(lì)(zhàn)蓝崔(ɡuǐ)

 

查看答案

作文

有位哲人说过:“使你疲惫的不是眼前高山,而是你鞋底的一粒砂子。”生活也是这样,我们需要及时倒掉鞋底的那粒砂子。根据自己的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