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作文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上帝给我一个...

作文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得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每次总是挪那么一点点。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仿佛说:人家已经尽了全力!我拉它,我扯,我甚至想踢它。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真奇怪,为什么上帝要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上帝啊!为什么?天上一片安静。好吧!松手吧!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任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咦?我闻到花香,原来这边有个花园。我感到微风吹来, 原来夜里的风这么温柔。慢着!我听到鸟声,我听到虫鸣,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咦?以前怎么没有这些体会?我忽然想起来,莫非是我弄错了!原来上帝是叫蜗牛牵我去散步。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略 【解析】结合材料“咦?我闻到花香,原来这边有个花园。我感到微风吹来, 原来夜里的风这么温柔。慢着!我听到鸟声,我听到虫鸣,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咦?以前怎么没有这些体会?我忽然想起来,莫非是我弄错了!原来上帝是叫蜗牛牵我去散步”可以立意为换一个角度想问题,也可以联系当前的教育,老师或家长在教育上也许会遇到许多学习上的小蜗牛他们进步缓慢或停止不前,常常另我们心急如焚,怒火中烧。 有时候,我们会打他骂他! 然后他们哭着对我们说我一定会更加努力的! 但是他们的成绩每次都那么不理想! 于是我们也不再管他们了。换一个角度他们或许能成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兔年央视春晚上,台湾演员林志玲对魔术“空箱大变活人”进行了揭秘,从而引发了观众对魔术揭秘的讨论,有人表示赞成,有人表示反对。你又是如何看待的呢?请从观众和魔术从业者两方面阐明你的理由。(5分)

 

查看答案

根据下面这段文字提供的信息,用一句话概括,作为其结尾。(不超过20字)(2分)

美国空间计划的新目标,是建立一个永久性的载人空间站。这个空间站的出现将使空间工业逐步成为现实。载人空间活动的发展将由科学实验和军事应用变为商业应用,在轨道中制造稀有的药物和价值数百万美元一磅的钻石,能大大提高生产率。无人空间飞行的商业应用早已付诸实施,例如用卫星进行通信、导航、预报天气,全面探测地球上粮食、水源、森林、土地和矿物资源的分布和数量等,已经为人类带来了数以亿计的效益。综上所述,未来载人空间站 □□□□□□□□□□□□□□□□□□□□。

 

查看答案

名句默写。(9分)

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2.且尔言过矣。                           ,是谁之过与?

3.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4.庄生晓梦迷蝴蝶,                   。

5.                   ,此时无声胜有声。

6.令五人保其首领,           ,则尽其天年,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题元十八 溪居

白居易

溪岚漠漠树重重, 水槛山窗次第逢。

晚叶尚开红踯躅 ,秋芳初结白芙蓉。

声来枕上千年鹤, 影落杯中五老峰。

更愧殷勤留客意, 鱼香饭细酒香浓。

注:①元十八:白居易被贬江州时结识的朋友,隐居于庐山五老峰下。②踯躅:杜鹃花的别称。

1.诗的前两联描写了哪些景物,在景物描写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3分)

2.赏析“影落杯中五老峰”中的“落”字。(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每题3分)

游钓台记

清·郑日奎

钓台在浙东,汉严先生隐处也。先生风节,辉映千古。予夙慕之,思得一游为快。顾奉檄北上,草草行道中耳,非游也,然以为游,则亦游矣。

舟发自常山,凡三百余里,山水皆有可观。第目之所及,未暇问名,颔之而已。惟诫舟子以过七里滩,必予告。越日,舟行万山中,忽睹云际双峰崭然秀峙,急呼舟子曰:“若非钓台耶?”曰:“然矣!”迫视之,所云两台,实两峰也。台东西峙,相距可数百步,陡起江干,数百仞不肯止。巉岩如高士并立,风致岸然。树多松,疏疏罗植,偃仰离奇各有态;倒影水中,又有如游龙百余,水流波动,势欲飞起。峰之下,先生祠堂在焉。意当日垂纶,应在是地,固无登峰求鱼之理也

山既奇秀,境复幽倩,欲舣舟一登,而舟子固持不可。不能强,因致礼焉,遂行。于是足不及游而目游之。俯仰间,清风徐来,无名之香,四山俱至,则鼻游之。舟子谓滩水佳甚,试之良然,则舌游之。顷之,帆行峰转,瞻望弗及矣。返坐舟中,惝恍间如舍舟登陆,如披草寻磴,如振衣最高处,下瞰群山趋列,或秀静如文,或雄拔如武,大似云台诸将相,非不杰然卓立,觉视先生,悉在下风,盖神游之矣。日之夕矣,舟泊前渚。人稍定,呼舟子劳以酒,细询之曰:“若尝登钓台乎?山中之景何若?”舟子具能答之,于是乎并以耳游。噫嘻,快矣哉,是游乎!

客或笑谓郑子足未出舟中一步游于何有嗟乎客不闻乎昔宗少文卧游五岳孙兴公遥赋天台皆未尝身历其地余今所得,较诸二子不多乎哉?故曰:以为游,则亦游矣。”客曰:“微子言,不及此。虽然,少文之画,兴公之文,盍处一焉以谢山灵?”余窃愧未之逮也,遂为之记。

【注】①严先生:名严光,字子陵,东汉著名隐士。少年时很有才气,与刘秀(后来的汉光武帝)是同学好友。刘后来做了皇帝,多次征召其为谏议大臣,严子陵婉拒之并隐居富春江一带,终老于林泉间。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未暇问名,颔之而已       颔:点头

B.迫视之,所云两台,实两峰也    迫:靠近

C.如披草寻磴            披:分开

D.觉视先生,悉在下风        视:看待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组是(  )

A.①微子言,不及此   ②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B.①不能强,因致礼焉②项王即日因留沛公

C.①峰之下,先生祠堂在焉②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D.①欲舣舟一登,而舟子固持不可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项是(  )

A.作者游历钓台,借助眼观、鼻嗅、舌品、耳闻,呈现出了其“神游”钓台的独特感受,形象地表现了自己对那里景象的喜爱之情。

B.钓台实际是两座高耸险峻的山峰,山上松树的影子倒映在江水中,就像一群游动的要飞起来的龙,严先生的祠堂就在山脚下。

C.山上景色优美,向往已久的作者很想登山游览,可是船夫不同意停船靠岸,一番争议,依然不从,作者向船夫致礼,表示道歉,方继续前行,登山游览。

D.这篇文章豪放之中有婉约之致,秀丽之中有清新之韵,其文气如行云流水,洋洋洒洒,造境写境,浑然天成。

4.翻译与断句。(12分)

(1)惟诫舟子以过七里滩,必予告。(3分)

(2)意当日垂纶,应在是地,固无登峰求鱼之理也。(3分)

(3)请用“/”给所选文段断句。(3分)

客 或 笑 谓 郑 子 足 未 出 舟 中 一 步 游 于 何 有 嗟 乎 客 不 闻 乎 昔 宗 少 文 卧 游 五 岳 孙 兴 公 遥 赋 天 台 皆 未 尝 身 历 其 地

(4)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