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鉴赏(共18分)
“我”与地坛 (刘良永)
①取这么一个跟史铁生散文“我与地坛”一样的名字,就是要表明了我对他这篇文章的热爱,乃至于我对他热烈的崇拜。我曾经无数次地读他的这篇文章,有时还至于泪流满面,就产生这样的想法:要去地坛看看。
②于是,在一个午后,我还真的从两千公里外的故乡来到了地坛。
③我本来以为地坛是个挺安静的场所,因为只有“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才能体会到宇宙的深邃,窥视到灵魂的挣扎。但是,同样是在下午,我看到的却是密密的人群,听到的却是喧闹的声响,还有那北侧的游乐场、开在神厨里把我这样虔诚的游客赶出来的公司,我想,史铁生先生所说的在地坛“看见自己的身影”在当今之世其实并不是一件简单而容易的事情。
④至于那园的荒芜废弃,那更是不存在了。这里有的是繁茂的新木,规则的草坪,崭新的浮夸的琉璃,门壁上炫耀的朱红,一道灿烂的玉砌雕墙。断了双腿的青年一定要在荒芜冷落的废园中才能体会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而像我这样具有健全体魄的人硬是要跑到这个璀璨的园中来体会生命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本身就充满着矫情和肤浅。我根本看不到像一朵小雾的蜜蜂,摇头晃脑的蚂蚁,忽悠一下升空的瓢虫,还有那如一间空屋的寂寞的蝉蜕……没有经历过沧桑的人,看到的永远是一棵树的皮而不是里面的年轮。
⑤然而,毕竟我看见园子里的古柏。从与天坛古柏的比较来看,园里的柏树大概有五百多年了,应该是明成祖建地坛时已经植下,历经了明、清、民国、人民共和国,还能够昂首挺立在园里。据说,这里的牌坊、殿和坛已经毁建多次,而只有这些古柏却还能顽强地生存到今天,既没有被重建,也没有被装饰。尽管史铁生先生并没有特别地赞美这些柏树,但是他潜意识里还是受到了古柏的启发,听到了古柏躯干里年轮的呼喊,所以他要说:“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只有历尽了沧桑的生命才是真正之生命。”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史铁生先生的生命与其母亲的生命同这个园子完成了一种宿命的吻合。他体会到了“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而剩下的就是怎么活的问题。人生的苍凉、忧郁、悲伤、痛楚,以及各式各样精神上的残疾,让人生永远交织着迷惘,充满着惶惑,也引诱着人生向前走,而以什么样的姿态活着便成了史铁生先生要思考的问题,于是他毅然地把“心魂”从自己残疾的肉身中剥离出来,开始艰难地探索人的“心流”这条永无止境的河流。“如何有尊严地活着”,便是贯穿整条河流的线索。
⑥其实,这一问题的答案已经植根于母亲在地坛里无数次寻找儿子的过程中。那就是在艰难的命运中以坚强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活着。这不仅仅是苦难而伟大的母亲的情怀,也是古柏的情怀,更是地坛的情怀,更是隐喻着一代代能深入体会生命意义的中国人的情怀。
⑦太阳很快西落,被遮拦在地坛边高楼的背后。我默念着先生“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的名句,离开这并不荒凉的地坛公园的时候,心里却不由地掠起一丝荒凉。
1.文中第三段,为什么说在地坛“看见自己的身影”在当今之世其实并不是一件简单而容易的事情?(4分)
2.请阐述文中第四段划线句子的含义。(4分)
3.“古柏”和文中提到的史铁生对生命的思考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4分)
4.请简要概括作者流淌于文中的诸多情感。(6分)
阅读以下材料,根据要求答题(5分)
有一位父亲,他的口号是“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他坚持“用最传统、最原始的古老方法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家里常备藤条和鸡毛掸。平日里,他给孩子们定下严格甚至苛刻的家规,只要孩子的日常品行、学习成绩不符合他的要求,就会遭到严厉的体罚。孩子们从小就必须背《三字经》《子弟规》,背不上来就要揍人。平时不准孩子看电视,不准自由上网,不准随意开空调;他说,孩子是民,家长是主;打是一种文化。他“把三个孩子打进了北大”。这三个孩子不但品学兼优、才艺双佳,而且知书达理、谦和恭让。在做客江苏教育电视台时,这位父亲的做法遭到现场的众多专家、学者的尖锐质疑,而他毫不示弱,坚称自己是“全天下最好的父亲”。
①请把上面的内容概括成一句话的新闻(2分)
|
|
|
|
|
|
|
|
|
|
|
|
|
|
|
|
②根据上述材料,请你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发表自己的看法。(3分)
仿照下列句子形式,写两句话,内容保持一致。字数不要求完全相同;然后补写一句总结性的话。(4分)
看见别人兴奋,如果自己没有惊喜,那么不烦恼也是一种幸福
看见别人成功,如果自己没有成绩,那么不失败也是一种幸福
①
②
总之,③
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3分)
青瓷的重要性在于:她是中国陶瓷发展史的必由之路。 。 。
。 。 。
①这个魅力市场在唐至两宋,统领江山。
②她是陶瓷的青春期,洋溢着来自于内部的诱惑。
③还有那个相传千年的秘色瓷,仅名称就能演绎一部神奇的故事
④她使陶瓷充满了表现力,使表现力充满了张力,使张力充满了诱惑力,使诱惑力变成市场的魅力。
⑤从科学意义上讲,宋代五大名窑除定窑外,汝、官、哥、钧都属青瓷,只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A.②④①⑤③ B.③②①⑤④ C④①②③⑤ D⑤②③④①
下列各组语句中,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B.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C.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D.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失其所与,不知 |
B.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 |
|
C.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
D.总此十思,宏兹九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