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小题。 信拜礼毕,上坐。王曰:“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小题。

信拜礼毕,上坐。王曰:“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信谢,因问王曰:“今东乡争权天下,岂非项王邪?”汉王曰:“然。”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信再拜贺曰:“惟信亦为大王不如也。然臣尝事之,请言项王之为人也。项王喑噁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有背义帝之约,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诸侯之见项王迁逐义帝置江南,亦皆归逐其主而自王善地。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於威强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曰其强易弱。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散!且三秦王为秦将,将秦子弟数岁矣,所杀亡不可胜计,又欺其众降诸侯,至新安,项王诈坑秦降卒二十余万,唯独邯、欣、翳得脱,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今楚强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爱也。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关中民咸知之。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于是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遂听信计,部署诸将所击。

【注】①喑噁:满怀怒气。叱咤:呼喊,咆哮。②呕呕:温和的样子。③刓敝:在手里玩弄,磨损。

1.对下列句中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信,因问王曰谢:谦让

B.信再拜曰贺:赞同

C.此匹夫之勇耳特:只不过

D.今大王能反其道诚:诚恳

2.下列与“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的“臣”字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是(   )

A.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

B.常以身翼蔽沛公

C.大王来何操

D.项伯杀人,臣活之

3.下列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信是一个十分谦虚的人,在与汉王的谈话过程中,不仅谦让,而且还行叩拜之礼。

B.汉王认为与韩信相见恨晚,听了韩信的一番话语后,汉王非常高兴,并采取了他的谋划。

C.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项王是一个性情不定的人,高兴时恭敬慈爱、言语温和;发怒时震怒咆哮,令人惊惧。

D.这段文字主要运用的是语言描写,通过汉王与韩信两个人的对话,直接地写出了韩信是一个有谋略的人。

4.将文言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5分)

(2)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5分)

 

1.D 2.D 3.D 4.(1)大王自己估计在勇敢、强悍、仁厚、兵力方面与项王比,谁更强? (2)如今大王果真能够与他反其道而行:任用天下英勇善战的人才,有什么不可以被诛灭的呢! 【解析】 1.诚:果真 2.都是使动用法 3.“直接地写出了韩信是一个有谋略的人”说法错误。是通过对项王的分析,间接地写出了韩信的谋略。 4.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核。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以所提供的句子为开头,续写一段话。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100字以内。(6分)

十八岁,不再抱怨镣铐的沉重。                                          

 

查看答案

下面是鲁迅小说《药》中开头的一段环境描写。请结合课文从描写的角度予以点评。要求: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50字左右。(5分)

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面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

1.但以刘日薄西山,                                 。(李密《陈情表》)

2.寄蜉蝣于天地,            。哀吾生之须臾,           。(苏轼《赤壁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采桑子

欧阳修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1.全词是围绕着哪个词语加以展现的?用自己的话说说词中用哪些景物和情景展现了这个词语的特点?(4分)

2.通过这一情景,词人展现了怎样的生活?面对这一情景,词人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蒯恩,字道恩,兰陵承人也。高祖征孙恩,县差为征民,充乙士,使伐马刍。恩常负大束,兼倍余人,每舍刍于地,叹曰:“大丈夫弯弓三石,奈何充马士!”高祖闻之,即给器仗,恩大喜。自征妖贼,常为先登,多斩首级。既习战阵,胆力过人,诚心忠谨,未尝有过失,甚见爱信。于娄县战,箭中左目。

从平京城,进定京邑,以宁远将军领幢。随振武将军道规西讨,虏桓仙客,克偃月垒,遂平江陵。义熙二年,贼张坚据应城反,恩击破之,封都乡侯。从伐广固,又有战功。卢循逼京邑,恩战于查浦,贼退走。与王仲德等追破循别将范崇民于南陵。循既走还广州,恩又领千余人随刘籓追徐道覆于始兴,斩之。迁龙骧将军、兰陵太守。

高祖西征刘毅,恩与王镇恶轻军袭江陵,事在《镇恶传》。以本官为太尉长兼行参军,领众二千,随益州刺史朱龄石伐蜀。至彭模,恩所领居前,大战,自朝至日昃,勇气益奋,贼破走。进平成都,擢为行参军,改封北至县五等男。高祖伐司马休之及鲁宗之,恩与建威将军徐逵之前进。逵之败没,恩陈于堤下。宗之子轨乘胜击恩,矢下如雨,呼声震地,恩整厉将士,置阵坚严。轨屡冲之不动,知不可攻,乃退。高祖善其能将军持重。江陵平定,复追鲁轨于石城。轨弃城走,恩追至襄阳,宗之奔羌,恩与诸将追讨至鲁阳关乃还。恩自从征讨,每有危急,辄率先诸将,常陷坚破阵,不避艰险。凡百余战,身被重创。高祖录其前后功劳,封新宁县男,食邑五百户。高祖世子为征虏将军,恩以大府佐领中兵参军,随府转中兵参军。高祖北伐,留恩侍卫世子,命朝士与之交。恩益自谦损,与人语常呼官位,而自称为鄙人。抚待士卒,甚有纪纲,众咸亲附之。迁咨议参军,转辅国将军、淮陵太守。世子开府,又为从事中郎,转司马,将军、太守如故。

入关迎桂阳公义真。义真还至青泥,为佛佛虏所追,恩断后,力战连日。义真前军奔散,恩军人亦尽,为虏所执,死于虏中。子国才嗣。国才卒,子慧度嗣。慧度卒,无子,国除。

(选自《宋书》列传第九)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每刍于地舍:放下

B.自朝至日昃,勇气奋益:增加

C.逵之败没,恩于堤下陈:通“阵”,列阵

D.高祖其能将军持重善:认为……好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蒯恩“不避艰险”的一组是(    )

①恩常负大束,兼倍余人 ②自征妖贼,常为先登,多斩首级  ③虏桓仙客,克偃月垒  ④恩击破之,封都乡侯  ⑤辄率先诸将,常陷坚破阵,不避艰险  ⑥恩断后,力战连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⑤⑥

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祖征讨孙恩时,蒯恩被征调充当担任杂役的士兵。蒯恩力气很大,他时常感叹自己怀才不遇。

B.蒯恩曾在查浦击败卢循,随后和王仲德等在南陵打败卢循的别将范崇民。其骁勇善战可见一斑。

C.蒯恩任太尉长兼行参军时,曾跟随朱龄石讨伐蜀兵。经过一天一夜奋战击败敌军,平定了成都。

D.高祖北伐,蒯恩奉命侍奉保护世子。其间,蒯恩敬重朝臣,抚慰士卒,谦虚自律,很有亲和力。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

(1)既习战阵,胆力过人,诚心忠谨,未尝有过失,甚见爱信。(5分)

(2)宗之子轨乘胜击恩,矢下如雨,呼声震地,恩整厉将士,置阵坚严。(5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