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6分) 英雄:全人类共同的话题 潘天强 英雄主义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6分)

英雄:全人类共同的话题

潘天强

英雄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由来已久,它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能够反映东西方基本意识形态的文化现象。

中国的英雄史观着重于守卫国土,维护政权;而西方的英雄史观着重于塑造人格,创造历史。

但是两者的共同点就是英雄的理念首先是创立具有当时人们可以效仿的榜样,是某一个历史时期人们崇拜和追随的对象。中国的英雄文化诞生于混沌时期,盘古开天、夸父追日以及三皇五帝的传说都包含着英雄主义的浪漫色彩。

在此后的漫长岁月中,从诗歌到戏剧,从说唱到小说,一代一代的英雄和伟人成为一代又一代人崇拜和追随的目标。在西方文化节中,英雄往往站在天意的对立面,一次又一次地通过自身的抗争挑战宿命。比如希腊神话中盗火的普罗米修斯,希腊悲剧中始终无法摆脱弑父娶母命运的俄狄浦斯,以及中世纪英格兰的不断挑战自身命运的英雄罗宾汉等。而在中国,英雄则替天行道,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孙悟空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水浒英雄造反杀贪官保皇帝都是替天行道。

东西方英雄文化都是宿命论,西方的宿命包含着对命运的挑战和不屈,而东方的英雄往往赋予命运一种妥协和变通。西方英雄是绝对个人英雄主义,他们虽然也讲义气重友情,但始终以自己的利益为最高利益。特洛伊王子出于个人的欲望不顾可能的后果强行拐走海伦,这在西方社会属于小节,无损英雄的形象,而在东方却是不能容忍的自私行为。在东方,英雄意味着比常人更严格地恪守道德规范,所以桀骜不驯的孙悟空还是逃不脱如来佛的手心,还是要做唐僧的门徒;而打虎的武松,粗野的李逵也必须口服心服地服从宋江的领导。

英雄文化的共同特点是善恶分明,嫉恶如仇。但是在西方,“恶”的标准是有限制的,一般是恶龙、巨兽或是极端残暴者和异教徒。而两位君主之间的争斗并不被当作善恶之争,人们往往把争斗双方同时当作英雄歌颂,即使一方是自己的敌人。法国大仲马的《三剑客》和波兰显克微支的《十字军骑士》都有这种倾向。西方英雄文化强者为王的观念较为明显,对西方人而言,英雄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即使是对手的英雄行为也值得歌颂。但是这种观念在长期大一统观念下植根而生的中国文化表现为胜者为王败者为匪,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对手就是异类,对手的英雄不仅代表自己,还是敌人的象征。所以与西方领主经济下形成的文化不同,中国文化中对于对手的英雄气概一般都是贬低和挖苦,不能灭自己威风长敌人志气。《三国演义》虽然有开关的曹操煮酒论英雄,但最终还是把曹操描绘成奸雄。

英雄爱美人是英雄文化的共同点。但是在江山和美人的选择上,中西文化也有不同。

为了美人舍弃江山,在西方文化中仍然是英雄行为,比如特洛伊王子和海伦的故事。而在中国却要遭到无情指责,并且将责任推到美人身上,斥之为红颜祸水。在漫长的男性为主体的古代社会,东西方的英雄绝大部分都是男性,女性只是男性的陪衬。但是,西方偶尔也会出现一些让人们肃然起敬的女英雄如圣女贞德,而中国的女英雄必须要女扮男装才能成为英雄,如花木兰、穆桂英。可以看出,东西方英雄文化是随着文化的不断交流和进步都在发生着变化。比如中国的反封建运动和西方的女权主义兴起,使得东西方女性英雄和伟人不断增加。东西方在英雄标准和英雄行为的认识上有逐步接近的可能。

(节选自《南方日报》2011、3)

1.下列对东西方英雄文化的共同点的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东西方的英雄文化有很多共同点,例如,善恶分明,嫉恶如仇;例如,英雄爱美人。

B.东西方都有令人肃然起敬的、女性价值得到充分肯定的女英雄。

C.东西方的英雄虽然对待命运的具体态度不同,但东西方的英雄文化都是宿命论。

D.东西方的英雄都是讲义气重友情,都能为朋友两肋插刀。

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在西方文化中,英雄往往是叛逆的,通过自身的抗争挑战宿命的;而在中国,英雄则是替天行道的。

B.在中国和西方,都有英雄因爱“美人”而影响江山的事,但人们对这类事情的态度却不尽相同。

C.就“恶”而言,中国的标准要比西方宽泛,中国人认定的能称得上“恶”的对象要多于西方。

D.特洛伊王子若在中国,他的英雄称号就会被质疑;而夸父若生在西方,也一定不会被称为英雄。

3.为什么说“东西方在英雄标准和英雄行为的认识上有逐步接近的可能”?(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4分)

4.纵观全文,中国人眼中,什么样的人可称为英雄?(4分) 

 

1.AC 2.D 3.(4分)东西方英雄文化本来就有诸多共同点;东西方英雄文化在不断交流,在交流和进步中逐渐改变,缩小差异,向对方趋近。(共两点,每点2分,照抄原文相关信息每点只得1分) 4.(4分)守卫国土,维护当时的政权,值得人们崇拜和追随;替天行道,救民于水火;敌我分明,嫉恶如仇;是恪守道德规范的模范。(每点2分,答出2点即得4分) 【解析】 1.B项“东西方都有……女性价值得到充分肯定”错,依据:“西方偶尔也会出现一些让人们肃然起敬的女英雄如圣女贞德,而中国的女英雄必须要女扮男装才能成为英雄”D项“都能为朋友两肋插刀”错,依据:“西方英雄是绝对个人英雄主义”,“始终以自己的利益为最高利益” 2.“夸父若生在西方,也一定不会被称为‘英雄’”错,依据:“英雄往往站在天意的对立面”,再说夸父逐日,也是挑战天意的 3.文章虽然主要在强调中西方英雄文化的不同,但是文章也多次提到中西方英雄文化还有很多相同的地方,而且从⑤节最后可以看出文化的交流可以是这种文化逐步接近。 4.只要把全文中有关中国英雄的特点找出来,然后归纳概括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共6分)

1.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杜甫《登岳阳楼》)

2.不见复关,         。既见复关,         。(《氓》)

3.                ,天堑无涯。(柳永《望海潮》)

4.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

《无题》)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待储光羲不至

王 维

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

[注]要欲:好像。  了自:已经明了。  空复情:自多情。

1.作者根据什么判断友人储光羲不会再来看望自己?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4分)

2.全诗表达了什么感情?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细节来表达这种感情的?(4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按前3题计分,对1空1分)(6分)

1.西当太白有鸟道,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李白《蜀道难》)

2.间关莺语花底滑,           。冰泉冷涩弦凝绝,           。(白居易《琵琶行》)

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登高》)

4.           ,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           。(欧阳修《醉翁亭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粉蝶儿 和晋臣赋落花

辛弃疾

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一枝枝不教花瘦。甚无情,便下得雨僝风僽。向园林,铺作地衣红绉。

而今春似轻薄荡子难久。记前时送春归后,把春波都酿作一江醇酎约清愁,杨柳岸边相候

【注】①晋臣:辛弃疾的朋友,写有《落梅词》。 ②雨僝(chán)风僽(zhòu):风雨交相摧折。③醇酎(zhòu):醇美的浓酒。

1.“十三女儿学绣,一枝枝不教花瘦”和“轻薄荡子难久”分别写出了春天怎样的情景?(3分)

2.赏析词中画线的句子。(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拜住,安童孙也。五岁而孤,太夫人教养之。至大二年,袭为宿卫长。英宗在东宫,问宿卫之臣于左右,咸称拜住贤。遣使召之,欲与语。拜住谓使者曰:“嫌疑之际,君子所慎。我长天子宿卫而与东宫私相往来,我固得罪,岂太子福耶?”竟不往。

至治元年正月,帝欲结彩楼于禁中,元夕张灯设宴。时居先帝丧,参议张养浩上疏,拜住谓当进谏,即袖其疏入奏,帝悦而止,仍赐养浩帛,以旌直言。三月,从幸上都,帝以行宫亨丽殿制度卑隘,欲更广之。奏曰:“陛下初登大宝,不求民瘼,而遽兴大役以妨农务,恐失民望。”从之。帝尝谓拜住曰:“朕委卿以大任者,以乃祖木华黎从太祖开拓土宇,安童相世祖克成善治也。”

时右丞相铁木迭儿屡杀大臣,鬻狱卖官,广立朋党,凡不附己者必以事去之。尤恶平章王毅右丞高昉因京诸仓粮储失陷欲奏诛之拜住密言于帝论道经邦宰相事也以金谷细务责之可乎帝然之俱得不死。铁木迭儿复引参知政事张思明为左丞以助己。思明忌拜住方正,谋中害之。左右得其情,乘间以告,且请备之。拜住曰:“大臣协和,国之利也。今以右相雠我,我求报之,非特吾二人之不幸,亦国家之不幸。汝辈毋复言。”

夏六月,拜住以海运粮视世祖时顿增数倍,今江南民力困极,而京仓充满,奏请岁减二十万石,帝遂免之。时铁木迭儿过恶日彰,拜住悉以奏闻。帝悟,夺其官,仆其碑。奸党铁失等甚惧,乃生异谋。晋王也孙帖木儿时镇北边,铁失潜遣人至王所,告以逆谋,约事成推王为帝。王命囚之,遣使赴上都告变。未至,车驾南还,次南坡,铁失等夜以所领阿速卫兵为外应,杀拜住,遂弑帝于行幄。晋王即位,铁失等伏诛。诏有司备仪卫,百官耆宿前导,舆拜住画相于海云寺,大作佛事。观者万数,无不叹惜泣下。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陛下初登大宝,不求民  疾苦

B.安童世祖克成善治也辅助

C.屡杀大臣,鬻卖官官司

D.拜住以海运粮世祖时顿增数倍观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

A.问宿卫之臣左右舆拜住画相海云寺

B.帝悦遽兴大役以妨农务

C.朕委卿大任者告逆谋

D.以祖木华黎从太祖开拓土宇生异谋

3.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直接表现拜住“贤”的一组是(3分)(   )

①至大二年,袭为宿卫长 ②嫌疑之际,君子所慎 ③大臣协和,国之利也

④奏请岁减二十万石      ⑤夺其官,仆其碑       ⑥观者万数,无不叹惜泣下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③⑥

D.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拜住是安童的孙子,五岁丧父,由母亲独自抚养、教育成人;早年在朝廷任职,得到太子的欣赏,但他始终不与太子结交。

B.拜住支持张养浩上疏,劝阻元帝在服丧期间张灯设宴庆祝元宵,并且带着张养浩的奏章进谏,拜住的直言得到了元帝的奖赏。

C.拜住的正直遭到了右丞相铁木迭儿的助手张思明等人的忌恨,面对他们的密谋陷害,拜住以大局为重,没有对他们加以报复。

D.在奸党铁失的叛乱中,拜住不幸被杀;晋王即位后,诛杀铁失,将拜住的画像送到寺庙,并为他举行了隆重的祭奠仪式。

5.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3分)

尤 恶 平 章 王 毅 右 丞 高 昉 因 京 诸 仓 粮 储 失 陷 欲 奏 诛 之 拜 住 密 言 于 帝 论 道 经 邦 宰 相 事 也 以 金 谷 细 务 责 之 可 乎 帝 然 之 俱 得 不 死

(2)翻译下面的句子。(7分)

①问宿卫之臣于左右,咸称拜住贤。(3分)

②今江南民力困极,而京仓充满,奏请岁减二十万石。(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