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后面小题,共12分。
汉代乐府所掌管的诗歌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专门供朝廷祭祀天地、宗庙的所谓“郊庙歌辞”,汉高祖唐山夫人所作的《安世房中歌》和武帝时所作的《郊祀歌十九章》都属于这一类,犹如《诗经》的“颂”。另一类是从各地采集来的“俗曲”,它们是一些流传于民间的无名氏的作品,是西汉乐府诗的精华,因为它们来自民间,所以后世称之为乐府民间歌辞,或乐府民歌。《汉书?艺文志?诗赋略》著录了西汉乐府歌辞的篇目,其中采自各地的乐府民歌共138篇,这个数目已接近《诗经》的《国风》。《汉书?艺文志》在著录各地“歌诗”的数目时,又有“声曲折”的著录,如在“河南周歌诗七篇”下,又有“河南周歌声曲折七篇”的记载。可见当时采集时是乐曲、歌词并录的,因年代久远,其乐曲已失传,保留下来的就是当时可以合乐歌唱的歌词。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有人说,汉之“乐府”即相当于周代的《诗经》;反之亦可以说,周代的《诗经》即相当于汉代的“乐府”。
汉乐府民间歌辞,两汉文献中没有记载,以后由于种种原因,多有散失。搜罗完备的,则是宋代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乐府诗集》中将自汉至唐的乐府诗,按照各自音乐的不同,分成12类,汉乐府民歌主要保存在其中的“鼓吹曲辞”、“相和歌辞”和“杂曲歌辞”三类中,约60首。再合以《汉书?礼乐志》所载的《安世房中歌》《郊祀歌十九章》,就是现存的两汉乐府的全部了。在写作年代上,《安世房中歌》和《郊祀歌十九章》》最早;鼓吹曲辞中的《铙歌十八曲》是西汉时的作品;相和歌辞中的汉乐府民歌则大部分产生在东汉,是“汉世街陌谣讴”;杂曲歌辞中所录的汉乐府民歌产生最晚,已出现不少文人的五言诗。
汉乐府民歌与基本上是四言体的《诗经》不同,从句式上说,三言、四言、五言、七言都有。但重要的是两种,一是杂言,这类作品没有固定的章法,句法自由多样,长短随意,整散不拘,自有一种跌宕起伏的气势,它发展到唐代则形成为自由奔放的“歌行”体。另一种是五言,完整的五言诗在汉乐府民歌中已有相当的数量。五言诗虽比四言只多一个字,但却能够把单音词与双音词有机地搭配起来,扩大了诗歌的容量,增强了表现力,五言诗最终发展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
1.作者说汉乐府的“郊庙歌辞”犹如《诗经》的“颂”。对这样类比的用意,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说明汉乐府的“郊庙歌辞”是专门为皇家服务的庙堂文学。 |
|
B.说明汉乐府的“郊庙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和神灵的功德。 |
|
C.说明汉乐府的“郊庙歌辞”是有较高艺术水平的文人创作。 |
|
D.说明汉乐府的“郊庙歌辞”不能代表乐府的思想水平和艺术成就。 |
2.对“歌诗”和“声曲折”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歌诗”指乐府民歌,“声曲折”指当时流行的乐府音乐。 |
|
B.“歌诗”指乐府民歌,“声曲折”指为乐府民歌写的歌词。 |
|
C.“歌诗”指乐府民歌的歌词,“声曲折”指乐府民歌的曲谱。 |
|
D.“歌诗”指乐府民歌的曲谱,“声曲折”指乐府民歌的歌词。 |
3..第二段中作者介绍了两汉有代表性的乐府诗产生的时间。“杂曲歌辞中所录汉乐府民歌产生最晚,已出现不少文人的五言诗。”由此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汉乐府民歌作者由民间诗人为主逐渐发展为专业诗人为主。 |
|
B.汉乐府民歌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对文人创作产生了影响。 |
|
C.汉乐府民歌对五言诗的产生和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
|
D.汉乐府民歌创作纵贯两汉是中国文学史光辉灿烂的一页。 |
4.对本文有关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汉乐府民间歌辞的内容,《汉书?艺文志》作了收采,两汉其他文献中没有记载。 |
|
B.就诗与音乐的关系、诗歌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而言,汉“乐府”相当于周代的《诗经》。 |
|
C.汉“乐府”《国风》有138首诗,这个数目与《诗经》中《国风》的数目接近。 |
|
D.汉乐府民歌以杂言诗居多,这种杂言诗不讲章法,句式自由随意,气势起伏跌宕。 |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w.w.w..c.o.m
①我们跟戴黑眼镜的人谈话,总觉得 不住他的用意,仿佛他以假面具相对。
②门一关上,就永远关上了。通向 了的时间的另一个入口是不存在的。
③德国人养的狗比他们养的孩子还多,脱口而出这句话之后,我深深为自己 而脸红。
|
A.琢磨消失失言 |
B.捉摸消逝失言 |
|
C.琢磨消逝食言 |
D.捉摸消失食言 |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语序是( )
每当落日黄昏,暮烟疏雨的时候, 。
①一种松脂燃烧的香味 ②山脚下便笼罩着一片苍茫的烟幕 ③缕缕白色的炊烟 ④弥漫在山野的四周 ⑤ 缭绕在茅舍的烟囱上
|
A.③⑤②①④ |
B.③④②①⑤ |
C.②③⑤①④ |
D.②①⑤③④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对这部小说的人物塑造,作者没有很好地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凭主观想象加了一些不恰当的情节,反而大大减弱了作品的感染力。 |
|
B.煨桑是一种既古老又普遍的藏俗,有着固定的仪式:先把柏树枝和香草堆在山头或河岸的空地上,中间放上糌粑或五谷,然后洒上几滴水,点燃以祭祀神灵。 |
|
C.我们平时所用的调味品醋,含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被皮肤吸收后可以改善面部皮肤营养缺乏。 |
|
D.高速磁悬浮列车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运行时与轨道不完全接触,列车的悬浮、驱动、导向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 |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水陆罗八珍。
2.曾逐东风拂舞筵,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清辉玉臂寒。
4.____________________,栗深林兮惊层巅。
5. ,红泥小火炉。
6.翻身向天仰射云, 。
7.山原旷其盈视, 。
8. ,秋水共长天一色。
9.十家租税九家毕, 。
10.还君明珠双泪垂, 。
11.江东子弟多才俊, 。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8分)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 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注】①商风:秋风。②怆悢(liàng):悲伤。
1.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3分)
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5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