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岁稔年丰rěn芳馨xīn窈窕...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岁年丰rěn芳xīn窕yǎo幽wǎn

B.轻怕重zhān轻tiǎo脚bō别zhēn

C.乳未干chòu恐吓xià丽xuàn巡qūn

D.手足胼zhī掮客jiān刻lòu跷xī

 

A 【解析】B.拈niān 佻tiāo  C.臭xiù 吓hè D.掮qián 蹊qī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必修课,与“选修课”相对,是指必须学习的课程。从小到大,从校内到校外,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着一门又一门的必修课。有的是按规定必须学习的,有的是你自觉完成的;有的费时不多,有的需终生研习……

请以“必修课”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

 

查看答案

请根据这段话的意思,续写一段文字,将媒体的责任更加明确地表达出来,每点不超过30个字。(6分)

2011年3月,日本宫城县发生了大地震及海啸。灾情非常严重,当地居民的处境十分危险,但在记者的报道中,没有令人恐怖的死亡特写,没有灾民呼天喊地的悲惨镜头,没有任何放大和传播恐惧的报道。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报道是:人们自觉排队打公共电话的画面;各类社会团体都开放它的事务所作为庇护中心,为灾民提供食宿的通报以及政府提供的减轻灾情的实用信息。有人说:“媒体的责任在于:“当社会哭时,不让大家哭得更伤心;当社会笑时,不让大家笑得太狂妄。”日本媒体的表现,让我们对这句话有更具体的认识,媒体的责任有两个方面:一是                         ,二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短文,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PM2.5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每点不超过15个字)(6分)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人的呼吸系统,天然地有着阻挡污染物的能力,但对于微小的颗粒物,呼吸系统的屏障就无能为力。细小的颗粒物穿越屏障以后,就开始以各种形式在呼吸道中兴风作浪,一个最直接的方式是,这些细微的颗粒物本身,滞留在敏感的呼吸道中,引起局部的阻塞和炎症。除了自己“干坏事”,细颗粒物还像一辆辆可以自由进入呼吸系统的小车,其他致病的物质如细菌、病毒或空气中的致癌物,搭着“顺风车”,进入我们的身体,造成感染甚至诱发癌症。还有一些发现,让人更加担忧,更多的研究发现,大气颗粒物质的浓度与围产儿、新生儿死亡率的上升,低出生体重、宫内发育迟缓,以及先天功能缺陷具有相关性。

第一点:                                

第二点:                                

第三点:                                

 

查看答案

把横线上的句子补充完整。(每空1分,共10分)

1.               ,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

2.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3.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4.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

5.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6.多情自古伤离别。                      。(柳永《雨霖铃》)

7.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8.梧桐更兼细雨,                      。(李清照《声声慢》)

9.           ,枯松倒挂倚绝壁。         ,砯崖转石万壑雷。(李白《蜀道难》)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题目。

不见①

杜甫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②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或许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②“匡山”是李白曾经居住读书的场所

1.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2.这首诗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特点?请举例分析。(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