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最近相关部门对两个小区的住房进行空气质量...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最近相关部门对两个小区的住房进行空气质量检测,结果有一半住房甲醛超标,而引发甲醛超标最主要的原因是居民不合适的装修造成的。

B.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人口流动更加频繁,推动全球人力、资本、信息等生产要素的加速流动、优化。

C.由于各地检测出的辐射剂量极其微弱,公众暴露在这样的环境中,一年之内所接受的剂量,仅相当于乘坐飞机飞行两千公里所受辐射剂量的千分之一。

D.执信中学的校歌《我们前进在先烈路上》,旋律优美,振奋人心,充分表达了老一辈艺术家的创作水平和“百年执信,根深叶茂”的历史底蕴。

 

C 【解析】A项“最主要的原因是……造成的”错,句式杂糅,保留“最主要的原因是……”或“……造成的”B项是缺少主语,在 “推动”加上主语D项 表达了……水平和底蕴,搭配不当,应改为体现了……创作水平和历史底蕴 。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小狗菲比长着一身金灿灿卷曲的茸毛,脸颊圆鼓鼓的,像是婴儿的脸,粉红色的舌头调皮地伸在外面,看上去美轮美奂,憨态可掬。

B.自林书豪成功拿下38分,出色完成7次助攻,协助尼克斯战胜湖人队之后,他的人气越来越高,成为炙手可热的NBA新秀。

C.华人影星汤唯的国际地位虽不及巩俐与章子怡,然而她的演技和人气与刚出道时相比却不可同日而语。

D.李同学在学校的表现差强人意,通常一个星期要迟到两次,上课无法集中精力,多次受到老师的严厉批评。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寂寞而         的童年使他的性格十分孤僻。

(2)他悲观厌世,时常会觉得生活无味,前途             。

(3)柳永与情人惜别时,天色已晚,暴风雨刚过,秋蝉发出凄凄哀哀的嘶鸣声,面对站在长亭依依惜别的情人,不禁心生       

(4)杜甫登台看到一派       肃杀的秋景。天空高远,秋风猛烈,江水退去后露出岛上洁白的沙,鸟儿孤单地在天空盘旋。

A.黯淡暗淡悲凉凄凉

B.黯淡暗淡凄凉悲凉

C.暗淡黯淡悲凉凄凉

D.暗淡黯淡凄凉悲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共21分)

杨琰字纯父,抚州临川人。少能词赋,里陈氏馆之教子,数月拂衣去。用故人荐,出淮阃(kǔn,统兵在外的将帅)杜杲幕,杲曰:“风神如许,它日不在我下。”由是治法征谋多咨于琰。逾年,安丰被兵,琰慨然回:“事亟矣,琰请行。” 乃以奇策解围,奏补七官。琰念置身行伍间,骑射所当工。夜以青布籍地,乘生马以跃,初过三尺,次五尺至一丈,数闪跌不顾。制置使孟珙辟于幕,尝用其策为“小子房”,与之茶局,周其资用。琰以本领钱数万费之,总领贾似道稽数责偿,珙以白金六百个琰偿之,琰又散之宾客,酣歌不顾。似道欲杀之琰曰汉高祖以黄金万斤付陈平不问出入公乃顾此区区不以结豪杰之心邪似道始置之。洪尝宴客,有将校语不逊,命斩之,琰从容回:“斩之诚是,第方会客广谋议,非其时非其地也。”珙大服。未几,有大将立功,珙坐受其拜,琰为动色,因叹曰:“大将立功,庭参纳拜,信兜鍪不如毛锥子也。”于是谢绝宾客,治进士业,遂登第,调麻城尉。向士壁守黄州,檄入幕,寻以战功升三官。赵葵为京湖制置使,琰与偕行,王登迓于沙市,极琰至夜分,掞退回:“王景宋满身是胆,惜久沉细者,如掞副之,何事不可为也?但恐终以勇败。”后登死,人以为知言。逾时,士壁守峡州,招之,病不果行而卒。

(《宋史·杨琰传》)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由是治法征谋多咨于掞征谋:征战的计谋。

B.总领贾似道稽数责偿稽数:核实数目

C.珙坐受其拜,琰为动色动色:生气变脸色。

D.惜欠沉细者沉细:沉稳细致。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里陈氏馆之教子,月拂衣去次五尺至一丈,闪跌不顾

B.故人荐,出淮阃杜果幕尝其策为“小子房”

C.以奇策解围,奏补七官公顾此区区,不以结豪杰之心邪

D.寻战功升三官但恐终勇败

3.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3分)(   )

A.乃以奇策解围,奏补七官

B.琰以本领钱数万费之

C.有将校语不逊,命斩之.

D.琰容曰:“斩之诚是……”

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杨琰出任驻淮将帅杜杲的幕僚,杜杲很器重他,多次向他咨询政治军事方面的事。安丰被敌兵包围,情况危急时,他主动提出前去,用奇策解围。

B.杨琰能非常刻苦地训练自己的军事本领。在制置使盂珙手下为官时,曾因财务事招致贾似道要杀他,杨琰不惜金钱结交豪杰说服贾似道赦免了他。

C.杨琰曾说服孟珙不斩宴客时出语不逊的手下军官。后来有大将立了功,庆贺时盂珙竟傲慢地坐着接受杨琰拜见,杨琰很受触动 ,于是专心学业,后中进士,调任麻城县尉。

D.杨琰受向士壁征召人其幕府,不久立战功升官。后来在沙市同王登畅谈到半夜,回来后他说,王登勇敢有胆量,恐怕会因不够沉稳细致而失败。王登死后,人们认为他的话是知人之言。

5.用“/”给文段中划波浪线的文字断句。(3分)

似 道 欲 杀 之 琰 曰 汉 高 祖 以 黄 金 万 斤 付 陈 平 不 问 出 入 公乃 顾 此 区 区 不 以 结 豪 杰 之 心 邪 似 道 始 置 之。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题3分)

(1)第方会客广谋议,非其时非其地也。

(2)于是谢绝宾客,治进士业,遂登第,调麻城尉。

 

查看答案

现代文文阅读(共17分)

鸿雁在中国古代诗词中的审美意蕴

鸿雁在中国古代诗词中,作为审美对象,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

鸿雁是随阳之鸟,它虽然在季节和环境的渲染下带有“秋”的意象,但它与蟋蟑、鸣蝉等秋虫之美仍有所不同。听秋虫之浅吟低唱,不免产生物华将尽的寂寥之感,看鸿雁之布阵南征,则令人心胸开阔,精神振奋。“秋色萧条,秋容有红蓼;秋风拂地,万籁也寥寥。惟见宾鸿,冲入在秋空里,任逍遥”,便是对鸿雁这一美学特征的生动把握。鸿雁是健飞之乌,翅膀拍动时频率适中,沉雄有力,不似鹰鹞猛悍桀骜,也不似鹤鹭之轻灵飘忽,而是给人以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在风频雨骤的春日或霜寒月冷的秋夜,当鸿雁结阵翱翔,引吭嘹唳、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人们的这种审美感受就更加明显、强烈。鸿雁迂徙时常汇集成数十只、上百只的大群,在天空中列队飞翔。“蜃楼百尺横沧海,雁字一行书绎霄”;“白犬吠风惊雁起,犹能一一旋成行。”鸿雁这种行序整齐的飞行特征,使中国古代文人们赞叹不已。鸿雁健飞,且性情机警,南征北返时,中途很少停歇,人们能看到竦峙树端的鹰、栖息房梁的燕、兀立江滩的鹤鹭,却很难看到静态的鸿雁。在中国古代诗词歌赋中,鸿雁大都以动态出现,鸿雁翔姿优美,亦刚亦柔,曹植的《洛神赋》中就有“翩若惊鸿,矫若游龙”之语。鸿雁南迁阵容非常壮观,在朔风凛冽、尘沙蔽日的秋冬之际,当一群群大雁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亦能唤起古人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这种感受对于边塞诗人来说,尤为强烈。“雁来惨淡沙场外,月出苍茫云海间。”借秋空雁阵渲染沙场征战的雄浑悲壮之貌。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托物寓慨与借景抒情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两者不可截然分割,而对“雁”意象群的发据,即能较好的说明这一问题。在中国古代咏雁诗词中。既有侧重“言志”的诗词,也有侧重抒情的诗词,但数量最多的还是抒情与言志有机结合、互为渗透的诗词。中国美学中的“景中情”与“情中景”互相联系又各具特征。巧于诗者或“景中情”,或“情中景”;神于诗者则情不虚情,景非滞景,情景互生,妙合无垠。这三种审美移情层次在中国古代咏雁诗中均能找到例证。

1.下列古代咏雁诗(词),属于“侧重抒情”的两项是  (    ) (   )(5分)

A.“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B.“鸿志不汝较,奋翼起高飞”,“但当养羽翮,鸿举必有期”。

C.“碧云天,黄叶地,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D.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2.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秋虫的审美基调一般表现为凄清低婉,鸿雁的审美基调则主要表现为辽阔高远。

B.中国占代对联常以“飞鸿”对“奔马”、“冥鸿”对“隐豹”、“摩天鸿”对“闹海蛟”,主要体现了古人的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

C.鸿雁列队飞翔时,“人”字形与“一”字形之间不断更替,动荡中呈现出鲜明的回旋往复之美。

D.情景互生,物我难辨,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是中国古代诗词创作的最高美学境界,古人的咏雁诗不乏其例。

E. 在中国古代咏雁诗词中。既有侧重“言志”的诗词,也有侧重抒情的诗词,但数量最多的还是托物言志的诗词。

3.文章最后一段中提到“这三种审美移情层次在中国古代咏雁诗中均能找到例证”其中“三种审美移情层次”分别指的是什么?(3分)

4.鸿雁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是一个独特的意象,请你结合文章谈谈在古代诗歌中鸿雁能给人们带来怎样的审美感受?(6分)

 

查看答案

下列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全球信用评级“三巨头”——美国惠誉、标普和穆迪,相继宣布调低某些欧洲国家的主权信用等级,揭开了欧洲债务危机的大幕。希腊首当其冲,深陷危机;西班牙、葡萄牙等国亦如履薄冰,纷纷出台各种措施以控制财政赤字。此后,“三巨头”更是在欧洲呼风唤雨,使各国经济摧枯拉朽般地陷入了困境。欧洲部分国家强烈呼吁改革现有信用等级评价体系、建立欧洲自己的评级机构,改弦更张的势头不可阻止。

A.如履薄冰

B.呼风唤雨

C.摧枯拉朽

D.改弦更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