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贺小传 李商隐 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叙,状长吉之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贺小传

李商隐

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叙,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

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所与游者,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辈为密,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复省。王、杨辈时复来探取写去。长吉往往独骑往还京、洛,所至或时有著,随弃之,故沈子明家所余四卷而已。

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版,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云当召长吉。长吉了不能读,欻下榻叩头,言:“阿母老且病,贺不愿去。”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少之,长吉气绝。常所居窗中,勃勃有烟气,闻行车嘒管之声。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许时,长吉竟死。王氏姊非能造作谓长吉者,实所见如此。

呜呼,天苍苍而高也,上果有帝耶?帝果有苑圃、宫室、观阁之玩耶?苟信然,则天之高邈,帝之尊严,亦宜有人物文采愈此世者,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噫,又岂世所谓才而奇者,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长吉生二十七年,位不过奉礼太常,时人亦多排摈毁斥之,又岂才而奇者,帝独重之,而人反不重耶?又岂人见会胜帝耶?

【注】①距驴:一种像驴子一样的动物。此处指驴。②欻:忽然。③嘒管:声音轻微的管乐器。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语长吉之事尤备:准备

B.能苦吟书疾:快速

C.恒小奚奴,骑巨驴从:使……跟从

D.非大醉及吊丧日,如此率:全,都

2.作者“状长吉之奇甚尽”,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这一写作特点的一组是(2分)

①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       ②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

③王、杨辈时复来探取写去       ④所至或时有著,随弃之

⑤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   ⑥王氏姊非能造作谓长吉者,实所见如此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③④⑤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杜牧最早了解李贺才华,韩愈曾为李贺集写序并详细描写他的奇异之处。李商隐依李贺之姊所叙写下这篇文章,主要掇取轶事遗闻,有别于史传写法。

B.李贺的诗歌创作往往心有所感,援笔即书,从不先得题然后为诗,也从不像别人那样凑合成篇,以符合作诗的规范为意。诗作完成后常常弃置不再过问,所以,他的许多作品没有流传下来。

C.绯衣人召李贺白日升仙的记载,虽然虚妄怪诞,但是作者言之凿凿,既表现了李贺英年早逝的悲哀,也为这位旷世奇才的诗人的去世渲染了奇幻的色彩。

D.末段抒发了对李贺的惋惜和同情,其中作者亦有借题发挥之意。作者对自己命运和遭遇的感愤、慨叹,也隐约曲折地表达出来。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

 

1.A 2.B 3.A 4.(1)(4分)等到晚上回来,他的母亲让婢女拿过锦囊取出里面的诗稿,见所写的稿子很多,就说:“这个孩子要呕出心才罢休啊。” (2)(4分)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着或者顶着东西了。 【解析】 1.备:完备,完全。 2.①写李贺外貌之奇,②写李贺创作之奇,④写李贺创作之奇,⑤写李贺去世之奇,③⑥未直接写李贺。 3.应该是韩愈最早了解李贺才华,杜牧曾为李贺集写序并详细描写他的奇异之处。 4.(1)及,等到;已,止;各1分,大意2分。(2)申之以孝悌之义,以孝悌之义申之;颁白,头发花白;各1分,大意2分。 京兆杜牧给李长吉的诗集作序,描绘李长吉的奇特之处很是详尽,世上流传李贺的这些事迹。李长吉的嫁入王家的姐姐,讲述长吉的事来尤其完备。 李长吉身材纤瘦,双眉相连,手指很长,能苦吟诗,能快速书写。最先他被昌黎人韩愈所了解。与长吉一起参与游历的人,以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这些人最为密切,长吉每天早上出去与他们一同出游,从不曾先确立题目然后再写诗,如同他人那样凑合成篇,把符合作诗的规范放在心里。他常常带着一个小书童,骑着瘦弱的驴子,背着一个又旧又破的锦帛制作的袋子,碰到有心得感受的,就写下来投入囊中。等到晚上回来,他的母亲让婢女拿过锦囊取出里面的诗稿,见所写的稿子很多,就说:“这个孩子要呕出心才罢休啊。”说完就点灯,送上饭给长吉吃。长吉让婢女取出草稿,研好墨,铺好纸,把那些诗稿补成完整的诗,再投入其他袋子。只要不是碰上大醉及吊丧的日子,他全都这样做,过后也不再去看那些作品。王参元、杨敬之等经常过来从囊中取出诗稿抄好带走。长吉常常独自骑驴来往于京城长安和洛阳之间,所到之处有时写了作品,也随意丢弃,所以沈子明家的仅是所保存下来的李贺的诗作,只有四卷罢了。 李长吉快要死的时候,忽然在大白天里看见一个穿着红色丝帛衣服的人,驾着红色的苍龙,拿着一块木板,上面写着类似远古的篆体字或雷击后石头上留下的纹痕,说要召唤长吉。长吉全然不认识,忽然下床来磕头说:“我母亲老了,而且生着病,我不愿意去啊。”红衣人笑着说:“天帝刚刚建成一座白玉楼,马上召你去为楼写记。天上的生活还算快乐,并不痛苦啊。”长吉独自哭泣,旁边的人都看见了。一会儿,长吉气息断绝。他平时所住的房屋的窗子里,有烟气向上冒,还听到行车的声音和微微的奏乐声。长吉的母亲赶紧制止他人的哭声,等了如同煮熟五斗小米那么长的时间,长吉最终死了。嫁入王家的姐姐不是那种编造、虚构故事来描述长吉的人,她所见到的确实像这样。 唉,天空蔚蓝而又高远,天上确实有天帝吗?天帝确实有林苑园圃、宫殿房屋、亭观楼阁这些东西吗?如果确实如此,那么上天这么高远,天帝这么尊贵,(天上)也应该有文学才华超过这个世上的人物啊,为什么唯独对长吉眷顾而使他不长寿呢?唉,又难道是世上所说的有才华而且奇异的人,不仅仅地上少,就是天上也不多吗?长吉活了二十七年,职位不过奉礼太常,当时的人也多排挤诽谤他,又难道是有才华而且奇异的人,天帝特别重视他,而世人反倒不重视吗?又难道是人的见识会超过天帝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60分)

“被××”是当今网络走红的词语之一,表示在不愿意或不知情的状态下被强加了某种行为或称号,网民在“捐款”“就业”“代表”等不及物动词加上“被”字,表达着他们的情绪。其实这种“被××”一直就跟随着我们,我们被父母安排,被领导安排,被人情安排。这看似荒谬,却也恰恰表现了社会、个人生活的现实。对此我们难道不会思绪万千吗?请以“我们的被时代”为题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要套作。

 

查看答案

请仿照给出的句子,另写两句话。要求句意连贯,句式一致,修辞一致。(4分)

同样的风,不一样的感觉。

春风暖,给大地披上新绿,那是风对大地的抚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风冷,给大地捎来洁白,那是风对大地的爱恋。

 

查看答案

默写。(5分)

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氓》)

2.王羲之《兰亭集序》中表达作者生死观的句子:                            

3.昔我往矣,__________。(《诗经·采薇》)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别 滁           欧阳修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叫弦管作离声。

1.这是一首以“饯别”为主题的诗歌,你认为诗人在这离别酒宴上的心情如何?请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回答。(4分)

2.人们是在什么样的自然环境下为诗人饯行的呢?请简要分析诗中情与景的的关系。(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黄州快哉亭记  苏 辙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驰鹜,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夫风无雄雌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

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穷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

1.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其势张  益:更加

B.南北百里,东西一     舍:房舍,房屋

C.其庐之西南为亭      即:就,就着

D.有风飒然至者,王襟当之   披:敞开

2.下列句中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此其所以快哉者也阿母汝求

B.昼则舟楫出没于孰能讥之乎

C.而况濯长江之清流飘飘如遗世独立

D.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兰台之宫况吾与子渔樵江渚之上

3.下列关于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段描述“快哉亭”可以观赏江流胜景,并说明“快哉亭”得名的缘起,描写和议论有机结合。

B.第二段描述亭上所见之景物,真足以畅快人心,再叙凭吊附近往古历史之风流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C.第三段借宋玉与楚襄王对“风”之不同的看法,作为下段抒发议论之过渡。

D.第四段盛赞张梦得能不以物伤性,虽在贬谪中,亦能从其中领悟出“快哉”来。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 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4分)

②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4分)

③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