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写填空。(10分,每小题1分)
1. ,三峡星河影动摇。
2.梦入神山教神妪, 。
3.鸟雀呼晴, 。
4. ,只是朱颜改
5. ,大块假我以文章
6. ,良有以也。
7. ,但愿长醉不愿醒
8.江娥啼竹素女愁, 。
9. ,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10.呼儿将出换美酒,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题元十八①溪居
白居易
溪岚漠漠树重重,水槛山窗次第逢。
晚叶尚开红踯躅②,秋芳初结白芙蓉。
声来枕上千年鹤,影落杯中五老峰。
更愧殷勤留客意,鱼香饭细酒香浓。
注:①元十八:白居易被贬江州时结识的朋友,隐于庐山五老峰下。②踯躅:杜鹃花的别称。
1.诗的前两联描写了哪些景物,在景物描写上有什么特点?(6分)
2.赏析“影落杯中五老峰”中的“落”字。(4分)
阅读下列文言文段,完成小题。
党怀英,字世杰,号竹溪。故宋太尉进十一代孙,冯翊人。父纯睦,泰安军录事参军,卒官,妻子不能归,因家焉。少颖悟,日诵千余言。与辛尚书弃疾少同舍属。师于亳州刘瞻,能诗文,时号“辛党”。金初遭乱,俱在兵间。辛一旦率数千骑南渡,显于宋;党在北方,应举不得意,遂脱略世务,放浪山水间,箪瓢屡空,晏如也。大定十年,中进士第,调莒州军事判官,累除汝阴县令、国史院编修官、应奉翰林文字、翰林待制、兼同修国史。
怀英能属文,工篆籀,当时称为第一,学者宗之。大定二十九年,与凤翔府治中郝俣充《辽史》刊修官。凡民间辽时碑铭墓志及诸家文集,或记忆辽旧事,悉上送官。怀英诗文兼擅,尤长诗。性乐山水,诗文碑记不尚虚饰,因事遣词,通达流畅,平易自然,格调冲淡。著有《竹溪集》三十卷,惜久佚。怀英工书法,世称“独步金代”,尤爱玉箸篆书。泰和四年,书“泰和重宝”,铸于钱币之上,是为“金泰和”。
是时,章宗初即位,好尚文辞,旁求文学之士以备侍从,谓宰臣曰:“翰林阙人如之何?”张汝霖奏曰:“郝俣能属文,宦业亦佳。”上曰:“近日制诏惟党怀英最善。”
明昌元年,怀英再迁国子祭酒。二年,迁侍讲学士。明年,议开边防濠堑,怀英等十六人请罢其役,诏从之。迁翰林学士,摄中书侍郎。时增修曲阜宣圣庙,敕令:“党怀英撰碑文,朕将亲行释奠之礼。”承安二年乞致仕,改泰宁军节度使,为政宽简不严,而人自服化。明年,召为翰林学士承旨。久之,致仕。大安三年九月终,年七十八,谥文献,葬于奉符西旺村。赵秉文作墓志云:“公之文似欧阳公,不为尖新奇险之语;诗似陶谢,奄有魏晋;篆籀入神,李阳冰之后,一人而已。古人各一艺,公独兼之,可谓全矣。”(选自《金史·党怀英传》,有增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与辛尚书弃疾少同舍属(学舍) |
B.著有《竹溪集》三十卷,惜久佚。(散失) |
|
C.翰林阙人如之何?(削减) |
D.迁翰林学士,摄中书侍郎。(代理,辅助) |
2.下列句子中,能表现党怀英 “古人各一艺,公独兼之,可谓全矣”的一组是( )
①师于亳州刘瞻,能诗文,时号辛党 ②与凤翔府治中郝俣充《辽史》刊修官 ③怀英诗文兼擅,尤长诗 ④怀英工书法,世称“独步金代”,尤爱玉箸篆书 ⑤旁求文学之士以备侍从 ⑥为政宽简不严,而人自服化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⑤⑥ |
C.①③④⑤ |
D.②③④⑥ |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 党怀英祖籍冯翊,因其父卒于泰安军录事参军而在泰安安家。少时聪颖,悟性极高,后师从 亳州刘瞻,诗文方面在当时与辛弃疾齐名。 |
|
B.党怀英担任《辽史》刊修官时,民间收藏的辽代碑铭墓志以及各家的文集及记述辽代史事 的文字,全部被送交到官府。 |
|
C.金章宗喜好和崇尚文辞,他认为起草诏书文字,党怀英最优秀,增修曲阜宣圣庙时,敕令 党怀英撰写碑文。 |
|
D.党怀英深受皇帝器重,屡得迁职,他文才出众,在许多方面都“独步金代”;担任泰宁军 |
节度使期间,治政有方,人自服化。
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遂脱略世务,放浪山水间,箪瓢屡空,晏如也。(5分)
(2)承安二年乞致仕……为政宽简不严,而人自服化。(5分)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 ,然后天梯石栈相勾连。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蜀道难》
2.丛菊两开他日泪, 。《秋兴八首(其一)》
3.千载琵琶作胡语, 。《有怀古迹(其三)》
4.风急天高猿啸哀, 。《登高》
5.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 。《琵琶行》
6. ,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7.闻道有先后, 。《师说》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小题。
夔州歌十首(其九)
杜甫
武侯祠堂不可忘,中有松柏参天长。
干戈满地客愁破,云日如火炎天凉。
1.杜甫的这首诗气象宏大,请从情与景的角度加以赏析。(4分)
2.有评论者认为,若将首句的“不可忘”改为“系人思”会更好,对此你是否赞同?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5分)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履至尊而制六合登 |
B.威振四海通“震” |
|
C.焚百家之言语言 |
D.却匈奴七百余里击退 |
2.以下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是( )
|
A.赢粮而景从。 |
B.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
|
C.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
D.振长策而御宇内。 |
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
A.秦始皇不仅消灭了各国诸侯,而且继续扩大版图,创建了史无前例的大帝国。 |
|
B.“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这就意味着秦从此转入攻势。 |
|
C.秦始皇愚民、弱民、防民的目的是以“关中之固,金城千里”来确保“子孙帝王万世之业”。 |
|
D.这段文字义正词严,充分揭露了秦始皇的暴虐无道,为本文结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张本。 |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1)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2)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