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文段,完成小题。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

阅读文段,完成小题。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寡人(古代国君的谦称)河内(黄河以北的地方)凶

B.不(更)少弃甲曳兵(拖着兵器)而走

C.填然(敲着战鼓,动词)之兵(锋刃)既接

D.(只是、不过)不百步耳是亦(行路)也

2.下列句中“而”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3分)(   )

A.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D.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3.选出与“申之以孝悌之义”句式不同的一项(3分)(   )

A.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D.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4.下面对文意的表述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孟子认为,如果想让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就必须做到粮食与鱼鳖吃不完,材木不能用得尽。

B.孟子认为,让百姓按时栽种农桑,畜养牲畜,不随意耽误百姓农时,百姓就能免于饥寒,国君就能够称王天下。

C.对于社会混乱、哀鸿遍野的局面,不加以改变,却归罪于年成不好,这无异于拿刀杀人却归罪于兵器。

D.本段文字从实行王道谈起,层层深入,有力地阐明了使民归附的原因、道理和措施。

5.翻译句子(共10分)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分)

(2)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6分)

 

1.D 2.C 3.B 4.B 5.(1)君子广泛的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那么就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4分) (2)收缴天下的兵器,聚集在咸阳,销毁兵器,用来铸成十二个金人,以便使天下百姓的力量变得弱小 (6分) 【解析】 1.走:逃跑。 2.C表修饰关系,其余表示转折 3.定语后置句,其余为状语后置句 4.这仅是“王道之始”的条件,“称王天下”还需要“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这些条件。 5.(1)注意“博学、参省、知明”等词及句意。(2)注意,“兵、销、弱”等词的意义,注意 省略句,及“金人十二”的语序以及句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包容性增长

周建军

当前之所以要大力倡导包容性增长,主要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经济发展的成果并没有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根据有关统计,目前全球尚有14亿人生活在每天1.25美元的国际贫困线以下,虽然比1981年的19亿贫困人口有所下降,但这主要归功于中国贫困人口的减少;2005年,生活在中国以外地区的贫困人口较之1981年时至少增加了1亿。而且,目前全球有超过八成的人口居住在收入差距正在不断拉大的国家和地区。这种不能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的经济发展,既有违社会公正,也是不可持续的。因此,在当前积极倡导包容性增长意义重大。

包容性增长的内涵,与“基础广泛的增长”、“分享型增长”、“亲穷人的增长”等的内涵有相似之处,也有明显区别。

包容性增长既强调经济增长的速度,也强调经济增长的方式,二者同等重要。包容性增长首先是一种“增长”,这就对经济增长的速度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但是,仅有经济增长的速度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经济的高速增长并不必然带来贫困人口的减少。因此,还必须强调经济增长的方式,使增长成为基础广泛且包容一个国家和地区最大多数人口的增长。在一个实现包容性增长的社会里,不论种族、肤色、性别、年龄、体力、智力,人人都有平等的权利和责任,人人都有用武之地,人人都得到保护,免于被歧视和被排斥。

包容性增长应该以优先开发人力资源、实现充分就业为基础。包容性增长更倾向于通过增加就业机会为个人创造工作岗位,使其不断提高收入、改善生活,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而不是直接通过收入再分配使个人被动地摆脱贫困。要实现充分就业,就要优先开发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开发对提高人们参与经济发展和改善自身生存发展条件、实现包容性增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和意义。

包容性增长应当使人们平等、广泛地参与经济增长的过程并从中受益。有关国际组织认为,机会公平对实现包容性增长非常重要。胡锦涛同志更是强调了包括机会公平在内的“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因为机会不公平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负面影响,甚至有可能中断经济增长过程。因此,要实现包容性增长,就要着力促进人人获得平等发展机会,不断消除人们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

中国是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倡导者,更是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实践者。我国要实现包容性增长,就要既强调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又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选自《人民日报》2010年10月27日)

1.下列对文中有关“倡导包容性增长”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北京四中网校

A.现实生活中,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还很不平衡,经济发展的成果没有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

B.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有接近四分之一的人口仍生活在国际贫困线以下,并且有逐步扩大的趋势。

C.目前全球有大多数的地区财富分配不合理,生活在收入差距正在不断拉大的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比例较大。

D.目前,世界经济发展不能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有违社会公正,经济不可持续发展。

2.下列对“包容性增长”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我们既不能把“包容性增长”等同于“基础广泛的增长”、“分享型增长”、“亲穷人的增长”,也不能使其与之对立。

B.包容性增长把经济增长的方式和经济增长的速度两个因素等同对待,使经济增长成为基础广泛且包容一个国家和地区最大多数人口的增长。

C.包容性增长关注人的就业、发展,使其改善生活,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而不是直接通过救济使个人被动地摆脱贫困。

D.包容性增长关注人人能够享有平等的机会,使其广泛参与经济增长的过程,消除人们参与经济发展的障碍,并使其从经济发展中受益。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过多关注经济增长的速度,而不关注经济增长的质量的经济发展模式,即使经济高速增长,也不能减少贫困人口的数量。

B.在一个实现包容性增长的社会里,人人都有平等的权利和责任,人人都能参与社会管理,并都得到保护,免于被歧视和被排斥。

C.在提倡包容性增长的社会里,优先开发人力资源可以实现充分就业,增加人们参与经济发展和改善自身生存发展条件的机会。

D.中国是最早提出包容性增长的国家,也是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实践者。要实现包容性增长,就要把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

 

查看答案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一座香火旺盛的寺庙里,有一位年岁已高的住持。他想在退休之前,选出一个能担当大任的继承人。条件是每人去南山打一捆柴,谁打的柴最多,谁就是住持。

去南山的路上有一条波涛汹涌的河,是必经之路。渡河无桥,即便是用船或竹筏,也无法摆渡,他们只好空手而归。

看着弟子们一个个垂头丧气的样子,老和尚不禁摇头叹息,难过不已。

就在准备放弃测试时,一个最小徒弟站出来说:“师傅,这不能怪我们,去南山的路被急流阻断,无法渡河,我们只能选择返回。不过,并不是完全没有收获,弟子在回来的路上发现了一棵苹果树上剩下最后一个苹果,把它摘了回来。说完,他从口袋里拿出苹果,递给了老和尚。接过苹果时,老和尚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不久,老和尚就将住持的位置传给了那个徒弟。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作文。要力求写得深刻、充实、有文采。所写内容不得脱离材料的含义和范围,不得宿构。要书写清楚,出现错别字扣分。

 

查看答案

将下面几句话整合为一个单句。(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删词语,不改变原意)(5分)

① 湖北省教育厅将调查学校实际开设课程课时与上报课表是否一致一事。

②这项调查主要面向学生、教师、家长。

③调查将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网络测试、暗访等多种形式进行。

答:                                                                     

 

查看答案

根据文意,仿照划线句子的格式,另写一个句子。(6分)

感动是一种幸福。在物欲横流的尘垢中,顽强闪现着钻石的瑰彩。当我们为古树下的一株小草绝不自惭形秽,而是昂首挺胸成长而感动的时刻,其实我们想到的是人的尊严。

仿写: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               

(《琵琶行》)

2.              ,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赤壁赋》)

3.              ,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

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吾未见其明也。

(《师说》)

5.大江东去,浪淘尽,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念奴娇·赤壁怀古》)

6.              ,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劝学》)

7.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用之如泥沙!                                              (《阿房宫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