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Ⅰ烛之武退秦师(节选)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Ⅰ烛之武退秦师(节选)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晋军函陵                    B.且贰于楚也

 C.子犯请击之                  D.焉用亡郑以陪邻                        

2.下列句子中“以为”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D.愿得而腊之以为饵

3.比较下列各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正确的一组是(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1)相同,(2)不同               B.(1)不同,(2)不同

C.(1)不同,(2)相同               D.(1)相同,(2)相同

4.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烛之武从秦国的立场上劝说秦伯退兵。

B.烛之武在劝说秦伯的过程中指出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

C.晋国经常背信弃义,不足信赖,秦不应与之共事。

D.郑国朝秦暮楚必将亡国,只有跟随秦国,郑国才有出路。

 

1.C 2.A 3.B 4.D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对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词,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又称曲子词、长短句或诗余。按字数的多少,词可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

B.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今余杭)人,现代诗人、翻译家。《雨巷》是他的成名作。1928年,该诗在《小说月报》上一经刊出,立即引起人们注意,他由此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称号。

C.《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战国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依照孟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记载历史。

D.《史记》,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著,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共130篇。它记述了黄帝到汉武帝时长达三千年的历史,其人物传记开我国史传文学的先河,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查看答案

属于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      )

A.何厌之有                  B.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C.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D.若属皆且为所虏

 

查看答案

不含有古今异义词的一句是(      )

A. 既已,无可奈何    B.行李之往来

C.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D.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查看答案

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今日往而不反者             B.大行不顾细谨

C.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D.令将军与臣有郤

 

查看答案

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挥斥方遒(热情豪迈)       B.共其乏困 (等到)

C.血濡缕(浸湿、沾湿)       D.妇女无所幸(幸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