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成绩是否提高,学习是否进步,关键是要勤...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成绩是否提高,学习是否进步,关键是要勤奋努力,还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B.《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作者塞林格去世后,无数异国他乡的读者为之黯然,短短几天时间,全球众多报刊登载了大量缅怀他的文章。

C.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使我们要高度重视中华传统美德和儒家经典伦理的作用,并赋予它新的时代内涵。

D.最近,针对民众提出的油价跟涨不跟跌问题,发改委有关人士表示,新的定价机制规定,降价要根据国际油价二十天内的不得减少2倍的标准。

 

B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在学习中,应该有全局观,不能目无全牛,片言只字,浅尝辄止。

B.你这样百般刁难我,不是差强人意吗。

C.看到他滑稽的样子,同学们都忍俊不禁的大笑起来。

D.20年过去了,但老师的耳提面命,谆谆教诲,至今记忆犹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25分)

掌  声

高军

在教室门外,我听到,像往日 一样,上课铃 一响,教室里一下子静了下来。

走进教室,就感到安静里好像潜伏着一种与平日不同的气氛。但我还是平静地走上讲台,师生相互问好后,我还没开口讲课,就发现全班五十多个同学都直勾勾地盯着我身后的黑板。

为了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我的讲课中,我立即以平静的语调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上——”

我一边说一边转身准备往黑板上板书。

班上的女学生王娜娜边站边喊道:“报告老师,你看黑板上——”

我一下子惊呆了,原来黑板有一行清楚的粉笔字:“高老师是个——”后边有一个不太清晰的“坏”字。

这是我教学十年来从未出现过的情况,过去 每次上语文课时,黑板总是擦得干干净净。这几个字,显然是我有什么得罪学生的地方,他们是在公开向我挑战。

我仔细一看,这字体像是我昨天批评过的李晓写的。

我心里的火一下子蹿得老高,感 到头皮都 “啪啪”炸响。但是瞬间我就控制住了自己,并决定改变教学内容。

我面带笑容说到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上说话课,题目有些同学已经知道,并替我写在黑板上,谢谢这位同学。”

尽管我的话里透着真诚,很多同学还是一脸的不安。

我用粉笔把不太清晰的“坏”字重描了一下,并添上了“老师吗?”。

许多同学这才发出了善意的笑声,课堂气氛已转入正常。

我立即一口气说了下去:“我,就是你们的高老师,是个坏老师吗?今天,我愿意把一个真实的我向同学们介绍一下。”

接着我详细地介绍我的生活和工作的情况,也坦诚地承认了一些弱点和缺点。

由于是说自己,我说得非常流畅,一句多余的话也没有,口才比平常显得更好。我说完了,教室里一片沉静。我感到,同学们被我的真诚感动了。果然,一阵热烈的掌声响了起来,全班同学都在热烈地鼓掌。连李晓眼中也有点晶莹,他的手也拍得非常起劲。

——主课是从来不兴鼓掌的,这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是第一次。

我心中为自己即兴设计的教学方案陶醉了。

我潇洒地将“高老师”三个字底下画上了一道横线,擦掉了“高老师”三个字,将题目改成“             是个             吗?”要求道:“请各位同学考虑一下,完善题目,并以这个题目说一段话。”

李晓第一个举起了手,我让他站 了起来。

他说:“我的题目是——李晓是那个写‘高老师是坏’这几个字的学生吗?”

我心中一惊,学生的眼光是多么犀利啊!尽管自认为表现得很潇洒,但还是被学生一眼看穿了。

李晓讲得也非常流畅,否定了黑板上的字是他写的。尽管我心中不相信他的话,但对他的说话艺术还是赞许的。学生们又鼓起掌来,这掌声似乎比给我的更热烈。

掌声一落,女学生王娜娜举起了手,她说:“我说话的题目是‘王娜娜是个坏学生吗’。”王娜娜承认那行字是她写的,主要是想看一下老师是否有雅量,到底有多大的雅量。她说她不是个坏学生,高老师也不是个坏老师。今天,她感到老师的形象更加高大了。

我非常惊喜,为她的大胆活泼而高兴,更为她的说话水平而高兴。全班同学的掌声又一次热烈地响了起来。

此事过去又快十年了。如今,李晓已成为一个著名作家;王娜娜在法国留学,已获得博士学位,正在读博士后。这个班的学生见到我或者来信时,说最佩服的是我处理这节课的方式,这节课是他们印象最深刻的一堂语文课。

其实,近十年来,这三次掌声也仍然时时回响在我的耳边。

1.文中写“我”看到黑板上“高老师是个——”后面附有“坏”字时,“我心里的火一下子蹿得老高,感到头皮‘啪啪’炸响。“请根据下面的要求回答问题。

 “我心里的火”为什么“一下子蹿得老高”?“我”又为什么将“蹿得老高”的“火”在瞬间控制住了并决定改变教学内容?(6分)

2.面对突发事件,高老师采取了什么处理方法?带来了怎样的效果?请概括作答。从高老师对事件的处理上,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老师形象?(6分)

3.从情节上看,这篇小说的最大特点是设置巧妙。为什么可以这样说?请作简要分析(6分)

4.小说写的是高老师对突发事件的处理的过程及产生的效果,但标题却以“掌声”为题。为什么作者要以“掌声”为标题?请结合文章内容,根据你的理解简要谈谈看法。(7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___________, 则芥为之舟,_________,水浅而舟大也。(庄子《逍遥游》)。

(2)实迷途其未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飘飘而吹衣。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时维九月,序属三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11分)

约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这首诗前两句在描写环境上有何特点,对表现人物的感情有何作用?(5分)

2.试分析“闲敲棋子落灯花”的妙处,表现人物怎样的心态?(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 每小题3分)

樊叔略,陈留人也,父欢,仕魏为南兖州刺史、阿阳侯。属高氏专权,将谋兴复之计,为高氏所诛。叔略时在髫龀①,遂被腐刑,给使殿省。身长九尺,志气不凡,颇为高氏所忌。内不自安,遂奔关西。

周太祖见而器之,引置左右。寻授都督,袭爵为侯。大冢宰宇文护执政,引为中尉。叔略多计数,晓习时事,护渐信之,兼督内外。累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护诛后,齐王宪引为园苑监。时宪素有吞关东之志,叔略因事数进兵谋,宪甚奇之。建德五年,从武帝伐齐,叔略部率精锐,每战身先士卒。以功加上开府,进封清乡县公,邑千四百户。拜汴州刺史,号为明决。宣帝时,于洛阳营建东京,以叔略有巧思,拜营构监,宫室制度,皆叔略所定。功未就而帝崩。 尉迥之乱,高祖令叔略镇大梁。迥将宇文威来寇,叔略击走之。以功拜大将军,复为汴州刺史。高祖受禅,加位上大将军,进爵安定郡公。在州数年,甚有声誉。邺都俗薄,号曰难化,朝廷以叔略所在著称,迁相州刺史,政为当时第一。上降玺书褒美之,赐物三百段,粟五百石,班示天下。百姓为之语曰:“智无穷,清乡公,上下正,樊安定。”征拜司农卿,吏人莫不流涕,相与立碑颂其德政。自为司农,凡种植,叔略别为条制,皆出人意表。朝廷有疑滞,公卿所未能决者,叔略辄为评理。虽无学术,有所依据,然师心独见,暗与理合。甚为上所亲委,高颎、杨素亦礼遇之。性颇豪侈,每食必方丈,备水陆。

十四年,从祠太山,行至洛阳,上令录囚徒。具状将奏,晨起,至狱门,于马上暴卒,时年五十九。上悼惜久之,赠亳州刺史,谥曰襄。 (《隋书 循吏》 )

[注]①髫龀(tiáo chèn),儿童时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遂被腐刑,给使殿省      被:遭受

B.以叔略有巧思,拜营构监  拜:授予官职

C.邺都俗薄,号曰难化      化:造化

D.于马上暴卒,时年五十九。卒:死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樊叔略为官政绩出色的一组是(    )

①身长九尺,志气不凡 ②叔略部率精悦,每战身先士卒 ③拜汴州刺史,号为明决 ④宫室制度,皆叔略所定 ⑤迁相州刺史,政为当时第一 ⑥吏人莫不流涕,相与立碑颂其德政

A.②③⑥ B.③⑤⑥ C.②④⑥ D.①③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樊叔略在孩童时就因为父亲的案件被牵累,遭受残酷的刑罚,后被派作官府的杂役,就这样还是被疑忌,只好逃走。

B.樊叔略为人多智,经常为上级出谋划策,从而得到他们的信任和赏识;而且他作战勇敢,多次获得军功,被封高官。

C.樊叔略奉命营建宫殿,规划设计都出于他的精巧构思,因而被授予大司农的官职,百姓也称赞他智慧无穷,品行端正。

D.樊叔略虽然不擅长书本学问,不会引经据典,但是因为能够深入思考,所以得出的独到的见解往往与道理相契合。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时宪素有吞关东之志,叔略因事数进兵谋,宪甚奇之。

②征拜司农卿,吏人莫不流涕,相与立碑颂其德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