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9分,每小题3分) 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节选)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9分,每小题3分)

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节选)

袁行霈

①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之一,就是选择包容。

②包容,是中华文明固有的思想。早在《尚书》中就有这样的话:“有容,德乃大”。(《周书·君陈》)意思是:有所包容,所成就的功德才能巨大。《老子》也说:“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第十六章)意思是:有所包容,就能臻于“公”,进而臻于“王”,臻于“天”,臻于“道”,臻于“久”。这些虽然都是针对统治者而言的,但在中华文明中具有普遍的意义。中华文明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文明,中国人常用“海纳百川”来形容一个人的气度胸襟,这四个字也可以用来形容中华文明的品格。

  ③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证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不只是黄河流域,还包括长江流域。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又证明,除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还有许多文化遗存散布在全国各地。中华文明的组成,既包括定居于黄河、长江流域,较早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华夏民族创造的文明,也包括若干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少数民族创造的文明。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是多种文明因素的整合。整合的模式是以华夏文明为核心,核心向周围扩散,周围向核心趋同,核心与周围互相补充、互相吸收、互相融合。汉族和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都为中华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例如:我们引为骄傲的山西应县木塔那样精美的建筑,便是契丹族所建立的辽代的杰作;蒙古族所建立的元朝,首次开辟了我国南北海运航线;满族所建立的清朝,出现了康乾盛世。这些都为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增添了精彩的一页。

  ④我们还可以以战国和唐代为例进一步说明中华文明的包容性。战国时代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等不同的学说和流派多元共存,自由争辩,这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我想强调的是,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不只体现在统治者的包容性上,也体现在整个社会的包容性上。孔子有弟子三千,“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滕文公章句下》),其它各家也各有自己的信徒或同道,这说明社会的包容度很大。包容,也是唐代文明鼎盛的一个重要标志,这表现在许多方面,例如儒、释、道三家并用;政府机构中各民族的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以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使大量出身庶族的士人进入仕途;文学艺术的题材和风格多种多样,等等。仅以政府的将军为例,如哥舒翰、高仙芝、李光弼等都是少数民族。而日本的阿倍仲麻吕(晁衡)、新罗的崔致远都曾远离故国在唐朝任职。

⑤中华文明的历史告诉我们:文明的发展需要包容,“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唯包容才能百川汇海,唯包容才能不断壮大。

(节选自《新华文摘》,略有改动)

1.下列与“中华文明中统治者的包容性”没有关系的一项是(   )(3分)

A.《尚书》中的“有容,徳乃大”,《老子》中的“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都是告诫统治者要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来统治天下。

B.蒙古族所建立的元朝,首次开辟了我国南北海运航线;满族所建立的清朝,出现了康乾盛世: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C.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唐朝统治者比较注重通过科举考试使大量出身庶族的士人进入仕途、建立功业。

D.唐朝政府机构中各民族的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唐朝政府的军队中就有哥舒翰、高仙芝、李光弼等少数民族的人做了将军。

2.下列对“中华文明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文明”的解说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证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不只是黄河流域,还包括长江流域;中华文明的许多文化遗存除了散布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外,还散布在全国各地。

B.除定居于黄河、长江流域,较早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华夏民族创造的文明外,若干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少数民族创造的文明,也是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

C.中华文明的演进是多种文明因素按照“以华夏文明为核心向周围扩散,周围向核

心趋同,核心与周围相互作用”的模式进行整合的过程。

D.契丹族建立了精美的山西应县木塔,日本的阿倍仲麻吕(晁衡)、新罗的崔致远曾在唐朝任职,这些分别证明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以及外国人为中华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

3.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我国社会包容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因为战国时代出现了儒家、墨家、道家等不同学说和流派多元共存、自由争辩的局面。

B.孔子有弟子三千,同时“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而且其它各家也各有自己的信徒或同道,致使当时社会的包容度很小。

C.唐代儒、释、道三家并用,文学艺术的题材和风格多种多样,说明唐朝文明的包容性在思想、艺术等很多领域中都有所体现。例如,在唐代诗歌中就可见一斑。

D.作者认为,包容是中华文明固有的思想,唯有包容文明才能不断壮大。由此可见,华夏文明发展史上所有鼎盛阶段都具有很大的包容性。

 

1.B 2.D 3.C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今年3月份,电视剧《老大的幸福》在央视播出后迅速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并引发了一场关于“幸福观”的大讨论。

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在我国GDP不断增长,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不禁反思,在物质生活可能有了很大提高的情况下,“幸福感”是否也在不断增加。

请以“幸福”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以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800个字。⑤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请欣赏下面这幅漫画,给它拟一个恰当的标题(10字以内,不得以“无题”为标题),并写出这幅漫画的寓意(30字以内)。(6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⑴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⑵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查看答案

今年春天,我国西南五省市遭受百年一遇的旱灾,全国各地人民伸出援手,帮助受灾群众。请你为我校的抗旱救灾爱心募捐活动拟一条宣传语。

要求:至少包含两种以上修辞,字数在30字以内。(5分)

宣传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冰城哈尔滨那鹅毛般飘飞的雪真让人喜欢。                      

因为           

①朔风裹挟着雪花,交织成一片白色的网,扑朔迷离,让人眼花缭乱

②它们忽上忽下交织成一片白色的网,扑朔迷离,让人眼花缭乱

③雪花常常冰丝丝凉津津地落在我的头上、脸上,寒气袭人

④这时,我常常走出去,任它凉津津甜丝丝地在脸上亲吻

⑤哈尔滨的雪美却可畏,片大而茂密,让人望而却步

⑥哈尔滨的雪特别可爱,片大而茂密,让人愿意和她亲近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孟姜女哭长城”这个凄婉的传奇故事,流传年代久远,流传地域很广,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B.央行负责人表示,可以通过保持存款利率不变而增加贷款利率的方法来缓解外汇储备增长过快而带来的升值负担。

C.朝韩双方能够重新回到谈判桌前,靠的是两国政府的共同努力,中、俄、美三国政府从中积极不懈的斡旋取得的。

D.当今时代,名著还是要认真去读的,只是选择什么样的作品是个关键,否则选择不当,不但影响读书的效果,还会耽误宝贵的时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