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0分) 上海社科院表少所公布的一份《青少年闲暇时间调...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0分)

     上海社科院表少所公布的一份《青少年闲暇时间调查报告》显示,45.4%的青少年每天有3小时以上的闲暇时间。那么,青少年的闲暇时间都用来干什么呢?数据显示,排在第一位的活动是“上网”(占49.9%)。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的调查结论。(3分)

2.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150字左右)(7分)

 

1.半数学生休闲娱乐首选上网。/网络已成为青少年闲暇生活的重要内容。 2.观点一:青少年上网应有良性的引导。     观点二:休闲娱乐不该首选上网     【示例】青少年上网应有良性的引导。首先青少年缺乏一定的自制力,容易沉迷于网络。近年来网瘾问题目益凸现,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不利影响。其次,网络空间良莠不齐,一些青少年容易受网络负面因素的危害。总之,对青少年应做好理性上网、科学上网的教育。 【解析】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杂交水稻之父

    1982年的一个秋日,马尼拉洛斯巴洛斯镇国际水稻研究所的学术报告厅里,正在举行国际水稻科技界的盛会座无虚席。会议开始,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印度农业部前部长斯瓦米纳森博士庄重地引领袁隆平走上主席台。这时,屏幕上赫然打出袁隆平的巨幅头像,下方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行特大黑体英文字。报告厅里顿时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国际同行的推崇,确实使袁隆平感受到了心智与汗水的价值,以及来自光明正大的竞争对手的真诚友谊和温暖。想到国内学术界某些权威至今仍然把自己看作湘西泥巴地里滚出来的土老冒,把杂交水稻技术视为不值一提的雕虫小技,袁隆平内心不由得黯然掠过一丝淡淡的悲哀。

    会后,袁隆平跟斯瓦米纳森博士开玩笑说:“您今天这样‘突然袭击’,大张旗鼓地‘贩卖’我,可真叫我有点措手不及呀。”“我就是特意要给您一个惊喜呀!”“可我1980年第一次应邀来合作研究时,您竟然给我定了个每月800美元的实习研究生工资!”袁隆平笑着说。那一次他曾向斯瓦米纳森提出严正抗议,准备拂袖而去。经斯瓦米纳森反复道歉,极力挽留,并把他重新定为特别研究员,每月工资提到1750美元,他才留了下来。

    “哈哈,您还记得那件事哪!说实话,那时候我们看您在国内地位也很低似的,这里给您待遇太高,反而使我们丢份。加上那时我们毕竟还没有亲眼见过成功的三系配套杂交水稻,所以给您定工资估计为您在国内的10倍,想来您该可以接受。没想到您还很有气派!而第二年我们就看到中国政府给您颁发了科技特等发明奖,而且您的伟大成果也让我们亲眼看到了。所以我们后来一直为那件事感到惭愧。今天,也算是我们正式为您正名吧!”

    “哈哈,原来阁下您也曾亲自参与歧视我的‘勾当’啊!坦率地说,我们在国内是从来不争经济利益的。可是,到了您这里,拿多少钱可就关系到中国科学家的尊严了,所以我一定要跟您‘斗争’到底啊。不过,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不打不相识’。这就像我们国际科技界的朋友们,实际都是同一阵地上的竞争对手。但是也正因为在同一阵地上竞争,才有机会成为朋友啊!我和您一见面就 ‘打了一仗’,所以我们的友谊也将更加长久。是不是?”袁隆平说。

    袁隆平发明的杂交水稻技术,使水稻平均亩产比原先增加20%以上。这项世界领先的科技成果,不仅有助于中国已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而且惠及全世界。为此,他被美国科学院选聘为外籍院士,院长西瑟罗纳先生介绍袁隆平当选的理由是:“袁隆平先生发明杂交水稻技术,为全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增产的粮食每年为世界解决了7000万人的吃饭问题。”湖南郴州农民曹宏球说“邓小平送来了好政策,袁隆平送来了好种子”,他专门花钱雕了一尊汉白玉的袁隆平石像 供在家里。

    袁隆平把他的研究生介绍到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攻读博士学位,这些研究生学成后都选择留在外国工作。有人便跟袁隆平开玩笑说:“您老人家送出的人才都飞了,您可是白费心血了!”袁隆平则认真地回答说:“你们不要见识短浅。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未来,需要大量超过袁隆平的人才。优秀的人才的成长需要广阔的自由天地,让他们通通窝到我的手下莱,受着我的思想束缚,而且我还无法给他们提供一流的研究条件。怎么能使他们成长为超过我的杰出学者呢?一旦祖国有条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他们随时都会回来的。相反,如果他们回来而又无用武之地,那又叫人家回来干什么呢?”

——(摘编自庄志霞《袁隆平传》)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斯瓦米纳森博士在他主持召开的一次国际水稻科技界会议上的隆重推介,使袁隆平作为世界著名水稻专家而广为人知。

    B.袁隆平因为发明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杂交水稻技术,为全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被美国科学院选聘为外籍院士。

    C.湖南郴州农民曹宏球为了感谢袁隆平给他送来了好种子,专门花钱请人雕了一尊汉白玉的袁隆平石像供在家里。

    D.袁隆平的研究生经他介绍到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攻读博士学位,为了成为超过老师的杰出学者,学成后都选择留在外国工作。

    E.本文通过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相关事迹的描述,表现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的博大胸怀以及勇于探索、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

2.有人说袁隆平送出的人才“都飞了”,他是“白费心血”,袁隆平却认为这种看法是“见识短浅”。为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3.袁隆平和斯瓦米纳森是同行,可他们一见面就为尊严“打了一仗”,最终又成为朋友,而且认为彼此的友谊“将更加长久”。请你就对“同行”、“尊严”、“友谊”三个方面的理解,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查看答案

作文(70分)

在下列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1)知识有来自书本的,也有来自经验的;力量有外在的,也有内在的;知识有时赋予我们一往无前的动力;有时却让我们停下脚步,感受沉思的重量……  

请以“知识与力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请以“隔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10分)

近期,一位复旦附中高二男生关于“男孩危机”问题的研究论文《一个男孩眼中的“男孩危机”》,引起人们对“男孩危机”的警惕。男孩危机是一个提出已久的课题,在中小学时期班里的尖子基本都是女生,班干部名额也基本被女生所占。

俗话说,“穷养儿,富养女”,而今在发达城市,许多经济条件好的家庭,无论对男孩还是女孩,都一样地“富养”,这不利于男孩的成长。但也有不少家长认为,“穷养儿,富养女”已不符合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当今社会,女孩和男孩一样,都要有自立能力和开拓精神,而刻意给男孩的成长制造“磨难”,似乎也没必要。

(1)划线句有两处语病,应将划线句改为:(2分)

答:                                                                                            (2)请用一个成语概括“男孩危机”这种状况。(1分)              

(3)你认为该“富养儿”还是“穷养儿”?请结合材料说说你的看法。(150字左右)

(7分)

答:                                                                      

 

查看答案

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指出“鲶鱼效应”所蕴含的道理(不超过50个字)。(3分)

活的沙丁鱼价钱比死的高出很多倍。但绝大部分沙丁鱼会在返港途中因静静呆在死水中而窒息死亡。有一位船长在装满沙丁鱼的鱼槽里放进一条鲶鱼。鲶鱼好动,进入鱼槽后,便四处游动。沙丁鱼见了鲶鱼十分紧张,也加速游动,缺氧问题也就迎刃而解,船长因此大发其财。这就是著名的“鲶鱼效应”。

所谓“鲶鱼效应”是指: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吕叔湘

叶兆言

吕叔湘先生是苏南丹阳人,与苏州人放在一起谈,是忘不了他的一口吴侬软语。他属于那种长期在北方工作的南方人,不知道公众场合说不说普通话,反正几次见到他和祖父聊天,腔调都很接近苏州话。或许因为他曾在苏州生活过,或许因为治语言学,有很强的语言能力,我一直误以为他是苏州人。

吕叔湘和俞平伯一样,都是比祖父小,又为祖父敬重和钦佩的人物。

俞平伯多少还有些遗老遗少的脾气,吕叔湘绝对没有。以俗名论,他显然没有俞那种曾经家喻户晓的影响,但是在汉语言学这个范围,尤其是在汉语语法研究方面,被尊为一代宗师并不过分。我伯父叶至善,是开明书店的老编辑,写完文章喜欢请吕叔湘过目,请他提些意见。伯父常说,文章经过吕叔湘的法眼,心里踏实许多。

他的一生,都在和不健康的语句作斗争,努力维护汉语的纯洁。八十年代中期,吕叔湘发现《人民文学》上的错误实在太多,忿忿不平地写信去一一订正。杂志上于是发表了一封短信,一本正经地向吕叔湘表示谢意,可是这封短短的感谢信,竟然也是错误不断,甚至把吕叔湘的名字也写错了,写成“吕湘相”。我们全家捧着那期《人民文学》哈哈大笑,想像不出吕叔湘会气成什么模样。记得当时《人民文学》正因为某篇文章的“思想问题”吃批评,我父亲想写信告诉吕叔湘,希望他能在这种特定时刻放人一马,但是最终还是没敢,因为以吕叔湘的认真态度,就事论事,这种打招呼只会让他更生气。

吕叔湘的文字功力是第一流的。他翻译的民俗学著作,不仅在学问知识上对人有帮助,译文本身也是很好的汉语教材。我父亲谈起自己的写作,总说他最初的文笔就是受了吕叔湘译文的影响。在父亲的文学少年时代,吕叔湘翻译的萨洛扬的《我叫阿拉木》曾经风行一时。

粉碎“四人帮”以后,吕叔湘的《文言虚字》再版,第一版就印了十七万册,可见他著作的受欢迎程度。对于学术界来说,吕叔湘最重要的两部书,无疑是《汉语语法论文集》和《近代汉语指代词》;对于学术之外的人来说,他的民俗学翻译著作和《文言虚字》的影响更大。吕叔湘还把许多精力放在中学教育上,非常巧妙地把学术的象牙塔,与中学生的文化普及教育联系了起来。从吕叔湘关注的问题中获益,实在是太多太多。

九十年代初期,我的朋友朱伟在《读书》杂志上吹捧《夜泊秦淮》,吕叔湘看到文章,写信给父亲,让我寄一本小说给他。父亲很激动,受宠若惊,因为一向敬重这位父执,没想到他会关心起自己儿子的习作。父亲一生中写了什么文字,也常寄给他指正,而且称呼也容易,称“先生”就行,因为只低了一辈,用不着太客气。轮到我,这称呼就有些麻烦,叫“先生”不行,太不恭敬,毕竟隔了两代;叫“丈人”或者“大人”,又过于老派,而且有一股酸腐气,最后父亲说,删繁就简,写“吕公公教正”吧。

称呼吕公公,是因为平时就这么叫的。嘴上喊与写出来,感觉完全不一样。记得当时送的是台湾版本,那时候台湾印的书,装帧与大陆相比,要好得多,用纸也讲究,心想书是够漂亮的,只怕内容和扉页上的题款,要不入他老人家的法眼。因为敬,所以怕,既希望他能提些意见,又害怕他挑出一大堆毛病来。结果是没有任何反应,寄去也寄去了,吕叔湘当时快九十岁,能承他惦记着,已经非常感激。(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吕叔湘的语言能力很强,能够模仿各种语言,以至于作者听过他说苏州话,便一

直误认为他是苏州人。

B.作者认为称呼吕叔湘“丈人”或者“大人”有一股酸腐气,是因为他认为吕叔湘

没有遗老遗少的脾气,这么叫不好。

C.俞平伯和吕叔湘的成就不同,在学术界的影响也大不一样,作者认为吕叔湘无法同俞平伯相媲美,不能算是一代宗师。

D.吕叔湘做事认真,喜欢就事论事,《人民文学》在八十年代中期犯了思想问题,吕叔湘便写信批评该杂志。

E.吕叔湘善于将自己的专业特长与中学教育结合在一起,使高深的知识得以在基础教育得到普及。

2.作者说:“吕叔湘的文字功力是第一流的。”这“第一流”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答:                                                                          

3.作者在结尾处写到“因为敬,所以怕”,结合全文谈谈吕叔湘为何让作者如此敬畏。(6分)

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