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15分) 秋声起处是故乡 在所有的自然之声里,我最喜欢秋之声。在秋之...

现代文阅读(15分)
秋声起处是故乡
在所有的自然之声里,我最喜欢秋之声。在秋之声里,童年时所陶醉的故乡之秋声,为最。那或许是因为,与摇篮有关;与母亲唱给我的童谣有关;与落生的母土有关;与马头琴的悲鸣之声有关。
  秋之声,就是天籁。
  天籁,乃是音乐的最高境界。我们的古人早就说,那是从天上来的声音。中国古人有“三音”之说:古琴之音为天籁;土埙之音为地籁;昆曲之音为人籁。我以为,优美抒情具有禅意的自然之声,皆为天籁。
  我的老家,在扎鲁特草原上的阿拉坦山寺脚下。那里曾经有广袤的牧场,也有葳蕤的田园。即半农半牧之地。童年的时候,家徒四壁一无长物,有的则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春风秋雨和五谷杂粮。故乡的春夏秋冬,各有属于自己的独特声音,界定分明而音律各异。其中秋之声,给予我的启迪和遐想是无限的。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秋之声才是天籁中的天籁。
  我们那个村子,坐落在青青群山的环绕之中。秋风总是长驱直入,一荡千里。初秋的田野五彩斑斓,秋风的色泽则介于幽蓝和金黄之间。举目,田畴连绵,风吹无尽波浪于幽幽天际。包谷黄、高粱红、米色的谷地装点于天地之间, 荞麦的白色小花娇媚而散发异香,吸引无数蜜蜂,每年的下种时节,我们家的高粱地里,总要辟出一块为西瓜领地。神不知鬼不觉长成的甜甜的红瓤子西瓜,使左邻右舍啧啧称赞。而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瓜地会藏匿于此。因为初秋的高粱都长得丈把高了,是天然的绿色屏障,捂得那块宝地严严实实。唯我是家贼,经常悄没声儿地带一二要好的同学来偷吃西瓜,但不挥霍,也不留一丝儿痕迹。吃罢西瓜,我们就仰躺在瓜地里,静静地聆听起秋声来,那是上苍的赐予,也是我们这些乡下孩子,最为奢侈的享受。
  此时此刻,秋声仿佛是我们生命的唯一。
  高粱地外边是野性草地,昆虫们齐声歌唱着,像一个庞大的交响乐队。蝉的高音,在初秋是极纯正的,算是首席小提琴。蛙歌,是唯一可以与之见高低的音律,它好似从不远的湿地里突然冒出来的,此起彼伏而空洞如箫。当然,还有蝈蝈和蚂蚱们唧唧喳喳的无限度地倾诉,那只是背景音乐而已,总是在那里存在着。
  听着听着,你觉得周遭渐入万籁俱寂的氛围,有声似无声了。这便是天籁之妙处,会把你的整个心灵融化于空灵之中,因为你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彩色的无忧亦无虑的梦之乡。这时的你,是幸福的人。你是在大自然的温怀里,变成了地地道道的自然之子。你要感恩秋之声,她以深沉的诗意的祝福,抚慰着你跋涉中疲惫的灵魂。
此刻,假如你真诚而怀有敬意地去侧耳谛听的话,就能听得见一片叶子、一个花瓣、一粒松子的心灵独白,抑或能听得见小小蚂蚁们齐心协力搬动重物的呼号之声。于是,秋之声使你心怀若谷灵魂安静,远离尘嚣与无谓的争斗,这便是天籁的本来意义。所以古人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
一个人想要真心聆听天籁的话,则必须把自己看小,看淡,看轻。假如你过分攻于心计,沉溺于称雄称霸的好斗之中,便也无缘于天籁。
  陶渊明所以向往桃花源,是因为他心中藏有天籁。因为他可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古代那些隐士们,无一不是与天籁相伴的,所谓《归田园居》本来就是为了亲近天籁的。我总认为,老子骑牛出关,在狼烟与瀚海中寻寻觅觅,所寻求的也许就是一个“无”字的真正内涵吧,因为他心中怀有更为幽深的天籁。然而,天籁对于一个成日价想着告密状,唯恐天下不乱的利欲熏心者而言,不过杂音而已。他哪里顾得上去品味什么天籁呢?利欲、权欲使他五内翻腾,不由自己。
  简而言之,与天籁相伴者一定是智者。智者与天籁相伴,并非为了出世,而是为了更好地更清醒地去入世。假如我们每个人心中都珍藏有天籁,那么,光明一定多于黑暗,正义一定优于邪恶。假若你心向往之,天籁就会来与你相伴,这需要有一颗宁静而淡泊的心。
  秋声起处是故乡,只要我的故乡还在,还怕没有天籁可聆听吗?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作者描写故乡五色斑斓、荞麦花香等充满生机的秋景,营造出美妙和谐的意境,为下文写美妙的秋声作铺垫。

B.作者写陶渊明向往桃花源,向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式的生活,是为了指出陶渊明有如天籁般宁静而淡泊的心灵,同时也暗含着作者对这种悠然生活的向往。

C.作者认为故乡的秋声神秘美妙、纯净和谐,给作者带来奢侈的美妙享受的同时,也给作者带来无限的人生启迪。

D.作者在文中写自己经常带一二个要好的同学来吃西瓜,目的是带领读者一起感受那美妙的情境,进而引发读者对他们自己童年生活的怀想。

E.本文写景状物生动形象而意趣横生,颇具感染力;发表议论语言精辟且多警策之语,见解独到又给人启迪、发人深省。
2.在作者看来,什么样的人才能真正聆听到天籁?请简要作答。(4分)
3.作者儿时在故乡倾听过哪些美妙的天籁?请列举出来,并结合你的生活经历或阅读积累,谈谈某种美妙的天籁带给你的启迪。(6分)

 

1. 2.(4分)要点:①把自己看小,看淡,看轻的人。(1分);②不利欲熏心、内心空灵的人③多有善举而无恶习的人;④有一颗宁静而淡泊的心的人。(每点1分) 3.(6分)概括作者儿时听过的天籁:故乡声势浩大的高粱叶声;美妙和谐的昆虫的鸣叫声(2分)。叙述交代自己心中的“美妙的天籁”,结合自己举例(2分);针对“美妙的天籁”谈自己获得的启迪(2分) 【解析】 1.B项中“同时也暗含着作者对这种悠然生活的向往。”有误;D项中“目的是带领读者一起感受那美妙的情境,进而引发读者对他们自己童年生活的怀想。” 有误。 2.原文“一个人想要真心聆听天籁的话,则必须把自己看小,看淡,看轻。”可得要点一,“简而言之,与天籁相伴者一定是智者。智者与天籁相伴,并非为了出世,而是为了更好地更清醒地去入世。假如我们每个人心中都珍藏有天籁,那么,光明一定多于黑暗,正义一定优于邪恶。假若你心向往之,天籁就会来与你相伴,这需要有一颗宁静而淡泊的心。”可得其他要点。 3.此题注意两点:一、请列举出来作者儿时在故乡倾听过美妙的天籁,二、并结合你的生活经历或阅读积累,缺一不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6分)
1.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       ,_______,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
2.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_________;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_______。(荀子《劝学》)
4.           ,百年多病独登台。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5.众里寻他千百度。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查看答案

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小题。(5分)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1.15)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论语》13.5)
【注】①专对:独立应对。
1.从上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的教育观。(2分)
甲:                                  乙:                 
2.上面的两种教育观之间有什么联系,试作简要分析。(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7分)
留春令·咏梅花
史达祖
故人溪上,挂愁无奈,烟梢月树。一涓春月点黄昏,便没顿、相思处。
曾把芳心深相许。故梦劳诗苦。闻说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
1.这首词题为《咏梅花》,但却很少从正面着墨,请从上片内容简析本词是怎样写梅花的。(3分)
2.“故梦劳诗苦”中的“苦”含义丰富,耐人寻味,请结合下片加以分析。(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20分)
按揭一份关爱
孙建勇
他第十九次面试失败。
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这个打工者举目无亲,口袋里已经连乘车的钱都没有了。将近四十个小时的饥饿,让他眼冒金星。
他走到街边柏树下的长椅旁想歇息一会儿。正要坐下去的时候,他的眼睛一亮,长椅上躺着一只黑色的皮包。他不由得本能环视四周,夜色里空无一人,只有寒风吹着柏树哗哗地飘落着枯黄的叶子。
迟疑了片刻,他还是鼓足了勇气,拿起皮包,将它打开。
皮包里有现金以及证件。打工者数了数现金,三千元整,不多不少。他又翻看了证件,身份证上的这个人叫钱柏,家庭住址清清楚楚。
这一刻,他觉得眼前的一切,是对他严峻的考验。
犹豫了好久,打工者终于下定了决心。他把现金装进了自己的口袋。在装钱的一刹那,他很痛苦地问自己:这难道是我吗
稳定了一下情绪后,他从身上掏出纸和笔。想了一会儿,提笔写道:
尊敬的钱先生:
您好!
我感到非常非常地抱歉!我拾到了您的皮包,目前,我处在困难中,急需要用钱,所以我把您的三千元钱留下了,算是我借您的。请相信,我一定会还您的,真的!其他的证件和钥匙都还给您,保证不少。我再次向您保证,我一定有能力还您的钱。其实,我很想很想做一个好人,但现在,我的确非常困难,只有请您原谅了!
一个失败者  丁小兴
XX年X月X日
第二天上午,他将信郑重地放进钱包,按照证件上的地址把皮包用特快专递寄给了钱柏。
转眼五年过去了。在这些年里,每当遇到困难而想退缩的时候,打工者总会想到自己所欠下的一份人情,就逼迫自己不懈地努力。终于,打工者成了一家网络公司的老总。
选定一个晴好的日子,打工者怀揣着三万元,开着私家车直奔钱先生的住处,这个地址,他一刻都不曾忘记过。
当打工者敲开一扇防盗门时,门里出现一位中年女人。打工者说明了来意,中年女人把他让进了屋。屋里躺椅上坐着一个银发的老奶奶。
他再次说明了来意,老奶奶颤巍巍地说:“丁先生,你要找的那位钱先生早在两年前已经移民美国了。临走的时候,他把一个包裹托付给我,让我转交给一位姓丁的来访者。我想这位来访者肯定就是你了。”
老人让中年女人从屋里拿出一个包裹。
他郑重地接过来,打开,是一只他非常熟悉的皮包。捧着皮包,他的手不禁有些颤抖。
他拉开皮包的拉链,里面空空的,只有一封信:
丁先生:
当您再次见到这只皮包的时候,我想,你已经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所以,我应该祝贺你!
我相信你一定会来的,这是我从未怀疑过的!但是,我要说:如果当初我那一个月的薪水能够助你战胜厄运,走向成功,赢来一生的辉煌,我以为,那是非常值得的!
如果你为了心灵的解脱而定要兑现自己的诺言,决计偿还那一笔钱的话,那就请你交给这个房子的新主人——老奶奶吧.老人家是我从敬老院里接出来照看房子的,我为她请了一个护工赵阿姨。老人没有亲人,唯一的儿子在外打工,死在一次意外的事故中。
好了,我会在大洋彼岸遥祝你们的:愿幸福与你们同在!
你的未曾谋面的朋友 钱柏
XX年X月X日
读罢,他怅惘地望着面前银发苍苍的老奶奶,他忽然觉得面前的这个老人极像自己的母亲。
(选自2011年第4期《微型小说选刊》)
1.请用简洁的语言梳理出本文的线索。(3分)
2.文中画线句子在刻画人物时,各主要运用了哪种描写手法?有何作用?(6分)
(1)犹豫了好久,他终于下定了决心将现金装进了自己的口袋。在装钱的一刹那,他很痛苦地问自己:这难道是我吗?
(2)第二天上午,他将信郑重地放进钱包,按照证件上的地址把皮包用特快专递寄给了钱柏。
3.试简析两封信的主要内容和作用。(6分)
4.文章的标题是“按揭一份关爱”,请结合全文探究其深刻意蕴。(5分)

 

查看答案

浏览下面一则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日前,网友“秋潭水月”在网上发帖表示愤怒,并配发了三张图片。其中一张图片显示,在一中学运动会开幕式上,“高三·十一班”方阵中,举牌者为一名装扮成猪八戒模样的男生,尾随其后的同学分别着侵华日军军服、汉奸服以及红军服装,显得格外刺眼。
这组图片旋即引来众多网友的围观与争议,网友们纷纷以“脑残”、“无知”等字眼予以谴责,并认为此举有失民族气节。而部分网友对此表达了不同的观点,认为此举跟民族气节没有关系。还有网友猜测此举可能是同学们在运动会上的一个表演,希望不要断章取义。
请就上面材料中这些同学的表现发表你自己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评价客观,分析深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