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请仿照下面的示例续写三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但不得改变话题。(6分) 清白的良...

请仿照下面的示例续写三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但不得改变话题。(6分)
清白的良心是一个温柔的枕头。枕着这个温柔的枕头,我们得以安心入眠。

 

仿写句子示例:清白的良心是一枚珍贵的宝玉。佩着这枚珍贵的宝玉,我们能够德行高贵。清白的良心是一束雅致的花儿。伴着这束雅致的花儿,我们得以性情高雅。                 清白的良心是一股清新的春风。吹着这股清新的春风,我们可以欣然前行。 【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考点,能力层次为E,侧重“表达应用”能力的考查。解答仿写题,先明确仿写要求,后分析例句特点。未改变话题,仿写的三个句子运用比喻,构成一组排比句,符合事理逻辑,语句通顺给6分;改变话题,即使仿写三个句子构成排比句,只能给2分;未改变话题,只仿写出一个句子,给2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把下面几个短句改写成一个长句,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参会者大约有350名,他们是全球安全、外交决策者及经济界人士。会上就欧洲–大西洋安全架构、美国战略重心转移、金融危机对防卫政策的影响等话题展开了对话。会议为期3天。

 

查看答案

请在下面一段文字中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词语,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层次分明。选词要注意简洁性。(5分)
加拿大总理哈珀今天启程,开始执政以来第二次中国之旅。①      访华团队包括5名部长、6名议员和数十企业高管。哈珀出发前接受加拿大几大全国性媒体采访,加媒在上个周末②  为总理访华造足了势。《环球时报》记者从加总理新闻发言人的吹风中获知,哈珀此行③  谈人权和敦促中国制裁伊朗,④  重头戏是促经贸、开市场。英国广播公司5日评论称,在美国吃了闭门羹的加拿大急于⑤  中国卖石油。加《环球邮报》4日说,结识中国下一代领导人也是哈珀此行目标。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2分)
嘉峪关归去来
沈天鸿
明长城到此为止。
祁连山却仍一脉地西去,只扔出一座文殊山,凭着山脚下呜咽的讨赖河之险,与立于北的黑山对抗。铁青着脸的黑山山脊如马鬃微露,似有伏兵万千,隐隐腾起狰狞的杀气,逼视着扼两山之间15公里宽峡谷的嘉峪关。
孤峙于嘉峪塬上,三面临戎的灰黄色的关楼却悄无声息,漠漠平沙在铅灰色的天穹下四面辐射开去,一种铅灰色的肃穆,如重重又重重难以数清的帷幕静垂大地,夹着晚来天欲雪的沉重。远远地,几匹瘦驼啃着枯黄的塞草,在沙上悠悠晃晃,逆着西沉的夕阳看去,如黑黑的剪影,那牧驼的人也如一剪影,使人几疑那是从帷幕深处走出的历史中诱敌的兵士,一场刀光剑影,血溅枯沙的恶战爆发在即……
这儿是古战场,数百年前英雄系马磨剑之处,单于猎火照狼山,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地方。
我们的旅行车,行尽我从小学课本上知道嘉峪关后20余年的梦寐,停在关下。
双脚踏踏实实地踩上嘉峪关的土地,我深深感到自己出现在这儿纯属偶然。不论过去与未来,这一瞬间和另一瞬间都有许多选择,但偶然不容选择。偶然没有过去与未来之分,它永远是现在时。
现在的关门大开。
大开的关门也仍是关门,尽管再无士卒把守,我的思想,仍然已中重重埋伏——
罗城,瓮城,内城,道道城墙边的埋伏者中,必有一人是我未知姓名的祖先。他来自关内何处?他知道他出现在这儿也是纯属偶然吗?偶然构成人的命运。他到这儿来了,他执行了命令,他进入了阵地。通往敌楼的马道上,他和他的同伴们的脚步明明灭灭……
我轻轻移动的双脚,每一步都出其不意,踏在数不清的看不见的手上。
汉代,在这儿设有玉石障;五代,这里设有天门关。而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征虏大将军冯胜置关首筑土城算起,至今也已有600多年了。数百年风雨,数百次血战,城墙和箭垛仍十分坚固。传说,修筑城墙用的黄土经过认真筛选后,还要放在青石板上让烈日烤干,以免草籽发芽。夯筑墙身时,更在黄土中掺入麻丝、灰浆和糯米汁,以增强黏结能力。验收也异常严格:在距墙一定距离处以箭射墙,如果箭头没入墙中,便要返工重筑。终于,城墙坚固,箭头触壁落地,攻打关城的时间之纵队,也在相持中与戍守者一起风化为齑粉,散成沙丘一片了。
唯有关城无恙,挂过号角的铁钉还在那儿,被黄昏和望归的靴子磨平的石级还在那儿,甚至,当年构筑关城,经过精心计算,完工时仅仅多出的一块砖,也仍毫无变动地,还呆在西瓮城“会极”门楼后边的狭窄檐台之上……
既往的一切,都如这块可望而不可及的砖了:多余而必须。既在当初的那儿又不在当初的那儿。呈锁的形状却根本不是锁,没有钥匙开启也无须钥匙开启。
这块砖就是历史。
历史就是人们所记得的东西。
人们记得它首先必须看到它,而能看到的砖或文字都是一种障碍,它们使我此刻立足的嘉峪关,已绝对不是历史深处那个真正的嘉峪关了。真正的历史深处的那个嘉峪关,是卡夫卡的城堡,谁都听说过,但谁都无法进入。它永远属于几百年前的那些戍守者,他们明明灭灭的脚步在我身前身后杂沓,甚至就从我身躯中穿行而过,而相互毫无知觉——对于他们,对于历史,我们是不存在的。历史是他们的,只有当代史才允许我们侧身其间。在我无法参与的那么多为历史所忽略了的夜晚,瓮城积雪盈尺,戍守者们于怔忡中冻醒,寒风扑打关门,宇墙上传来冻脆的刁斗声……春来了,而这里仍然是塞草未青,白发的戍卒于关楼的墙角下以两石相击,然后流泪听击石后发出的啾啾燕鸣——那是关中春暖的燕鸣,那是家乡吴语般的燕鸣啊!
如今,“击石燕鸣”作为一景传下来了,那些为历史所忽略的夜与昼则是永远地遗失了。
历史忽略那些昼与夜,是因为那些日子里没有发生值得记载的战事,但那些日子这儿有活生生的人,有比在紧张激烈的战斗中可能更为丰富更为立体的人在。忽略了人的历史,分明有几分假了,历史深处的嘉峪关因这遗失,更分明有几分虚幻了。
权且把它当作布景吧。
我和同行的几位诗人分别照了几张相。
离去的时候,车出关门, 我回了一下头,嘉峪关已远。
我闭上眼睛。我这次偶然的嘉峪关之行到此为止。
我的确到了嘉峪关。我确实没有到过嘉峪关。这两种说法都对。
(选自《散文》,有删改)
1.结合全文来看,二三段的景物描写有何特色?有哪些作用?(4分)
2.理解文中划线句的含义。(6分)
(1)不论过去与未来,这一瞬间和另一瞬间都有许多选择,但偶然不容选择。。(3分)
(2)我的确到了嘉峪关。我确实没有到过嘉峪关。这两种说法都对。(3分)
3.文中说“我的思想,仍然已中重重埋伏”,请结合全文,谈谈作者思想的发展过程。(6分)
4.文中多次谈到“历史”,请概括作者对历史的看法。(6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第一题计分)(5分)
1.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目遇之而成色,               
是造物主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苏轼《赤壁赋》)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2.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方正之不容也。 (司马迁《屈原列传》)
吾日三省吾身,                            ?传不习乎?(《论语》)
无可奈何花落去,             。                         (晏殊《浣溪沙》)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菊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注:①九日:指重阳节。我国民间有在该日登高、戴菊的习俗。
②瓦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没有什么用处。
1.诗歌一、二句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方法来写菊?请简要说明。(4分)
2.诗歌三、四句歌颂了菊花什么样的高贵品质?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