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3分) 一位诗人曾经在他的诗作中写下如下诗句:蝗虫...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3分)
一位诗人曾经在他的诗作中写下如下诗句:蝗虫若想翻身成为麻雀,必须在心中装着鹰一样的翅膀;狗尾草若想成为谷穗,必须在根部积   ①(zǎn)杨树一样的冲动;蒲公英若想成为向日葵,必须要在晴天和黑夜晒满两轮太阳……
永远没有可以预计的成功,永远没有可以等待的收获。命运从不给人打包票,他     ②给人一张白纸,所有的一切都需要我们从当下开始,饱蘸梦想的激情来书写。
生活的成功法则告诉我们③要想成为花朵。必须迈着果实般的步子;要想成为蜂蜜,必须心里酝酿着白砂糖一样的赤诚。我们永远都不要忘记④把成功的目标定得远一些,再远一些。
梦想有多远⑤心灵的疆域就越宽广⑥热爱有多深,成就就有多深。
(1)在①处,根据拼音填写汉字。(1分)
(2)在②处,填写一个恰当的虚词。(1分)
(3)文中③~⑥处的标点符号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1分)
答:第      处(只填序号),改为      

 

(1)(1分)攒(2) (1分)总是(或“只是”) (3)(1分)③改为“:”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考点,能力层次为E,侧重“表达应用”能力的考查。解答这类题,注意理清各句之间内在逻辑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        ,金块珠砾,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赋》)
2.小楼昨夜又东风,                             。(李煜《虞美人》)
3.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范仲淹《岳阳楼记》)
6.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7.                    ,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8.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安乐窝
[北宋] 邵雍
半记不记梦觉后,似愁无愁情倦时。
拥衾侧卧未欲起,帘外落花撩乱飞。
【注】①安乐窝:邵雍的隐居之所。安乐:可解释为安闲乐道。
1.前两句“半记”与“不记”、“似愁”与“无愁”是否矛盾,为什么?请简要分析。(3分)
2.从景与情的角度,简要分析诗的尾句“帘外落花撩乱飞”。(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周起元传
周起元,字仲先,海澄人。万历二十八年乡试第一,明年成进士。历知浮梁、南昌,以廉惠称。
行取入都,注湖广道御史。方候命,值京察。……居二年,御史命始下。
会太仆少卿徐兆魁以攻东林为御史钱春所劾,起元亦疏劾之。奸人刘荩臣,疏诋顾宪成。起元愤,力斥其谬。荩臣遂讦起元,益诋宪成。起元再疏极论,其同官翟凤翀、余懋衡、徐良彦、魏云中、李邦华、王时熙亦交章论列。……吏部侍郎方从哲由中旨起官,起元力言不可。吏部尚书赵焕出云中、时熙于外,起元劾其背旨擅权,坐停俸。
寻巡按陕西,风采甚著。卒以东林故,出为广西参议,分守右江道。柳州大饥,群盗蜂起,起元单骑招剧贼,而振恤饥民甚至。移四川副使,未上。会辽阳破,廷议通州重地,宜设监司,乃命起元以参政莅之。
天启三年入为太仆少卿。旋擢右佥都御史,巡抚苏、松十府。公廉爱民,丝粟无所取。遇大水,百方拯恤,民忘其困。织造中官李实素贪横,妄增定额。苏州同知杨姜署府事,实恶其不屈,摭他事劾之。起元至,即为姜辨冤,且上去蠹七事,语多侵实。实欲姜行属吏礼,再疏诬逮之。起元再疏雪姜。魏忠贤庇实,取严旨责起元,令速上姜贪劣状。起元益颂姜廉谨,诋实诬毁。忠贤大怒,矫旨斥姜为民。实以此敛威。
六年二月,忠贤欲杀高攀龙、周顺昌六人,令其党李永贞、李朝钦诬起元为巡抚时乾没帑金十余万。矫旨逮起元,缇使至漳州,士民大惊,又传闻退赃即可赎身,于是父老在四城门设了木柜,号召投钱。不数日钱满,缇使也为之感动。周起元被押解至京,落于都指挥佥事许显纯之手。许“略晓文墨,性残酷”,杨涟等十余人皆死其手。周起元身受严刑,屈打成招,九月毙之狱中,吴士民及其乡人无不垂涕者。后人称周起元、高攀龙等七人为“后七君子”。
(选自《明史·周起元传》,有删节)
【注】①行取:明制,地方官知县、推官,科目出身三年考满者,经地方高级官员保举和考选,由吏部、都察院协同注拟授职,称为行取。清初沿袭。②顾宪成:东林党领袖。③中旨:唐、宋皇帝自宫廷发出亲笔命令或诏令不正常通过中书门下,直接交付有关机构执行,称为中旨。④乾没:侵吞公家或别人的财物。⑤缇:指逮捕犯人的骑兵。
1.下列句子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疏顾宪成诋:毁谤

B.荩臣遂起元讦:攻击

C.且上去蠹七事,语多实侵:侵犯

D.旨斥姜为民矫:矫情

2.下列句子中,全部直接表现周起元“敢于直言”的一组是(3分)
①起元愤,力斥其谬 ②而振恤饥民甚至 ③实以此敛威 ④起元再疏雪姜 ⑤吴士民及其乡人无不垂涕者   ⑥起元益颂姜廉谨,诋实诬毁

A.①③④

B.①④⑥

C.②④⑥

D.②⑤⑥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起元按行取制度赴京待命,拟任湖广道御史,但由于无端被卷入党派之争,两年后才正式任职。

B.周起元同情并支持东林党,多次上奏疏弹劾那些诋毁东林党的朝中大臣,他也因此而被贬官。

C.周起元廉洁爱民,巡抚苏、松十府,不取百姓一丝一物,并与贪婪蛮横的李实直接展开斗争。

D.周起元被诬告后,漳州的父老百姓在四个城门设了木柜,号召人们为他凑足钱,想为他赎身。

4.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寻巡按陕西,风采甚著。(3分)
(2)乃命起元以参政莅之。(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孔子贤之。颜子当乱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孔子贤之。孟子曰:“禹、稷、颜回同道。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禹、稷、颜子易地则皆然。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披发缨冠救之,可也。乡邻有斗者,披发缨冠而往救之,则惑也,虽闭户可也。”
(《孟子·离娄下》)
1.对以上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孟子在该文段中主要是阐述了什么样的人才是贤者。

B.“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这一句体现出大禹、稷以拯救天下百姓为己任,所以得到孔子的尊崇。

C.“乡邻有斗者,被发缨冠而往救之,则惑也,虽闭户可也。”孟子的意思是说,应正好衣冠,然后“往救之”,方不失君子风范。

D.因为颜回不追求物质享受,所以孔子认为他是贤者。

2.为什么孟子说“禹稷颜回同道”,请结合原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查看答案

文学名著阅读(10分)
1.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A.妻子一命呜呼,葛朗台未及穿上衣服,就逼迫女儿放弃继承权,得逞之后,便忘了亡人,欣喜若狂地拥抱女儿说:“你给了我生路,我有命啦……”

B.1827年10月葛朗台患上疯瘫,不久便告别了人世。弥留之际,他吩咐女儿看住金钱,“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

C.欧也妮把自己的私房钱全部送给了查理,她的母亲发现这件事之后,就把她幽禁在房里。欧也妮没有火取暖,只有面包和冷水度日。查理给欧也妮做点好吃的,只能在夜里送给她。

D.葛朗台软禁女儿的事在城里传开后,引起了公愤。德·篷风所长自告奋勇要去打官司,欧也妮谢绝了他的好意。公证人克罗旭告诉葛朗台,根据法律,如果太太死了,他的财产就要和女儿共有,葛朗台这才饶恕了女儿。

E.拿侬由于身材粗壮,相貌丑陋,没人愿意娶她。早先,在一家农庄里放牛,农庄失火,她丢了饭碗,便进城来找事做。葛朗台虽然嫌弃这个到处吃闭门羹的姑娘,但出于同情心,便用极少的酬劳雇佣了她。
2.请简述葛朗台向女儿传授持家诀窍的过程。
3.“倘若无儿女,则夫妻双方的财产,包括动产与不动产,毫无例外,均不予保留,悉数以互赠形式合在一起;如一方去世,免除遗产登记手续,因为免除该手续才不至于损害继承人或权益持有者,须知该财产互赠实为……等等,等等。”德·篷风这样做的目的何在?事情发展的结果如何?请简要叙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