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委蛇(yí)拂晓(fú)犯罪...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委(yí)晓(fú)犯罪未(suí)落不羁(tuò)

B.记(zhā)雪(xiàn)气凝神(bǐng)而不舍(qiè)

C.豆(jiāng)躯(ké)火积薪(cù)有尽有(yīng)

D.披(mǐ)赫(xuān)吹毛求(cī)编三绝(wéi)

 

D 【解析】A遂suì; B札zhá;C壳qiào厝cuò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在中国园林的布置或中国绘画的布局中,有稀疏浅淡处,也有茂密浓重处,各有情趣。苏东坡更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中用“淡妆浓抹总相宜”来描写西子湖。可见,浓和淡都是一种至美的境界。

    人生亦是如此。“浓”是一种生活方式,“淡”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浓淡相宜”亦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的多彩可能就源于此等丰富的情致吧。

请从“浓之美”“淡之美”“浓淡相宜”中任选一个作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

  (2)数罟不入洿池,                       ,材木不可胜用也。(《寡人之于国也》)

  (3)弦弦掩抑声声思,         ;低眉信手续续弹,            。(白居易《琵琶行》)

  (4)独上高楼,            。欲寄彩笺兼尺素,               ?(晏殊《蝶恋花》)

  (5)早岁那知世事艰,                          ,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三段文字(5分)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①。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论语·颜渊》)

圣贤书辞,总称文章,非采而何?夫水性②虚而沦漪③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虎豹无文,则鞟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资④丹漆,质待文也。(刘勰《文心雕龙·情采》

【注】①史:虚浮。②性:性质,特征。③沦漪(lúnyī):水的波纹。④资:凭借。

1.关于“文”“质”的关系,二三两段都采用了比喻说理,请写出比喻的喻体。(2分,每个本体对应的喻体至少写出三个)

文:                                     质:                                                                                         

2.根据这三段文字,比较孔子和刘勰在“文”“质”关系上观点的异同。(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7分)

半山春晚即事

                                                王安石

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

床敷每小息,杖屦或幽寻。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

【注】①此诗写于诗人罢相后退居江宁时期。②翳翳(yì):树荫浓暗的样子。陂(bēi):池塘。③交交:树枝交接覆盖的样子。④床敷:安置卧具。⑤杖屦(jù):扶杖漫步。

1.简析此诗尾联的手法。(3分)

                                                                               

2.近人高步瀛《唐宋诗举要》评此诗云:“寓感奋于冲夷(冲和平易)之中,令人不觉”,请结合全诗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理解。(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19分)

说居庸关

                                  清·龚自珍

居庸关者,古之谭守者之言也。龚子曰:“疑若可守然。”“何以疑若可守然?”曰:“出昌平州,山东西远相望,俄然而相辏相赴,以至相蹙。居庸置其间,如因两山以为之门,故曰:‘疑若可守然。’”

关凡四重,南口者,下关也,为之城,城南门至北门一里。出北门十五里,曰中关,又为之城,城南门至北门一里。出北门又十五里,曰上关,又为之城,城南门至北门一里。出北门又十五里,曰八达岭,又为之城,城南门至北门一里。盖自南口之南门,至于八达岭之北门,凡四十八里,关之首尾具制如是,故曰:“疑若可守然。”

下关最下,中关高倍之,八达岭之俯南口也,如窥井形然,故曰:“疑若可守然。”

自入南口,城甃有天竺字、蒙古字。上关之北门,大书曰:“居庸关,景泰二年修。”八达岭之北门,大书曰:“北门锁钥,景泰三年建。”

自入南口,流水啮吾马蹄,涉之瑽然鸣,弄之则忽涌忽洑而尽态,迹之则至乎八达岭而穷。八达岭者,古隰余水之源也。

自入南口,木多文杏、柿、苹婆、棠梨,皆怒华。

自入南口,或容十骑,或容两骑,或容一骑。蒙古自北来鞭橐驼与余摩肩行时时橐驼冲余骑颠余亦挝蒙古帽堕于橐驼前蒙古大笑。余乃私叹曰:“若蒙古,古者建置居庸关之所以然,非以若耶?余,江左士也,使余生赵宋世,目尚不得睹燕赵,安得与反毳者相挝戏乎万山间?生我圣清中外一家之世,岂不傲古人哉!”蒙古来者,是岁克西克腾、苏尼特,皆入京诣理藩院交马云。

自入南口,多雾,若小雨。过中关,见税亭焉。问其吏曰:“今法网宽大,税有漏乎?”曰:“大筐小筐,大偷橐驼小偷羊。”余叹曰:“信若是,是有间道矣!”

自入南口,四山之陂陀之隙有护边墙数十处,问其民,皆言是明时修。微税吏言,吾固知有间道出没于此护边墙之间。承平之世,漏税而已。设生昔之世,与凡守关以为险之世,有不大骇北兵自天而降者哉!

降自八达岭,地遂平。又五里,曰坌道。

(选自《续古文观止》)

【注】①谭:即“谈”。②甃:指城墙。③苹婆:苹果。④橐驼:骆驼。⑤反毳:蒙古人衣皮,多反穿,故曰“反毳”。

1.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凡四重                  凡:总共,一共  

B.流水啮吾马蹄              啮:侵蚀

C.迹之则至乎八达岭而穷      穷:到尽头      

D.微税吏言                  微:如果没有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如因两山以为之门     因人之力而敝之

B.八达岭之俯南口也     均之二策

C.非以若耶             谈笑以死

D.余乃私叹曰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3.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提出中心观点“疑若可守然”,然后从各个角度进行论说,突出居庸关的险要地势。

B.本文通过记述作者与蒙古人打闹嬉戏和蒙古人到理藩院进贡马匹之事,说明大清国威加海内,天下承平。

C.文章开头提出个“疑”字,发人深省,耐人寻味;后面讲到护墙之间有小路出没的事实,便与之遥相呼应,暗扣玄机。

D.这是一篇说理性的游记,以记游居庸关之事为由头,借题发挥,含蓄地表达了“江山险固,不在关隘,而在人心”的观点。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蒙 古 自 北 来 鞭 橐 驼 与 余 摩 肩 行 时 时 橐 驼 冲 余 骑 颠 余 亦 挝 蒙 古 帽 堕 于 橐 驼 前 蒙 古 大 笑。

5.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⑴使余生赵宋世,目尚不得睹燕赵,安得与反毳者相挝戏乎万山间?(4分)

译文:                                                           

⑵余叹曰:“信若是,是有间道矣!”(3分)

译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