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打夯(hāng) 稽(jī)首 河...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打夯(hāng)     稽(jī)首      河埠(bù)      按捺(nài)不住

B.跛(pǒ)脚       愧怍(zhà)     攻讦(jié)       未雨绸缪(móu)

C.赡(shàn)养     漩(xuàn)涡    称(chèng)心   掎(jī)角之势       

D.哄(hǒng)弄     横(hèng)祸    铁砧(zhēn)      悄(qiǎo)无声息

 

D 【解析】A.稽qǐ,捺nà;B. 跛bǒ, 怍zuò; C掎jǐ, 称chèn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内容,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说:“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而甜,一些人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拿到甜的又会抱怨小。而我拿到了小橘子会庆幸它是甜的,拿到酸橘子会感谢它是大的。”

请全面理解材料,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可以选择一个侧面或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定,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6分)

(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白《蜀道难》)

(2)             ,佳木葱茏而可悦;             ,木遭之而叶脱。(欧阳修《秋声赋》

(3)闾阎扑地,             ;舸舰弥津,             。(王勃《滕王阁序》)

(4)饭疏食,饮水,             ,乐亦在其中矣。             ,于我如浮云。(孔子《论语》)

(5)             ,荒于嬉;             ,毁于随。   (韩愈《进学解》)

 

查看答案

阅读甲、乙两则文字(7分)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论语·里仁》)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论语·颜渊》)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他善于因材施教,无论是谁,只要肯来求教,他就进行教育;无论谁做他的弟子,他都要亲自作调查研究,了解到每一个人的特点,然后进行教育。

1.(1)上述文字着重体现了孔子怎样的“交往”原则?(1分)

(2)结合上述话语,具体阐述孔子“交往观”的要求。(3分)

2.上面这段文字对孔子因材施教教育思想的理解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

 

查看答案

浣  溪  沙①

姜 夔

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②西。打头风浪恶禁持③。  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

[注] ①离除夕还有五日时,作者返家,途中过苏州,

 

 
经吴松,遂作此词。②石塘:苏州之小长桥。③头:指船头。恶:猛,厉害。禁持:摆布。

1.作者说“画船愁过石塘西”似乎此一画船,是载了满船清愁而行。既是归家,你认为作者为何而“愁”?(2分)

 

2.上片和下片的写景基调有什么不同?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18分)

上梅直讲书

苏 轼

轼每读《诗》至《鸱鸮》,读《书》至《君奭》,常窃悲周公之不遇。及观史,见孔子厄于陈蔡之间,而弦歌之声不绝;颜渊、仲由之徒,相与问答。夫子曰:“‘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耶?吾何为于此?”颜渊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子油然而笑曰:“回,使尔多财,吾为尔宰。”夫天下虽不能容,而其徒自足以相乐如此。乃今知周公之富贵,有不如夫子之贫贱。夫以召公之贤,以管、蔡之亲,而不知其心,则周公谁与乐其富贵?而夫子之所与共贫贱者,皆天下之贤才,则亦足以乐乎此矣!

  轼七八岁时,始知读书。闻今天下有欧阳公者,其为人如古孟轲、韩愈之徒;而又有梅公者,从之游,而与之上下其议论。其后益壮,始能读其文词,想见其为人,意其飘然脱去世俗之乐,而自乐其乐也。方学为对偶声律之文,求升斗之禄,自度无以进见于诸公之间。来京师逾年,未尝窥其门。

  今年春,天下之士,群至于礼部,执事与欧阳公实亲试之。轼不自意,获在第二。既而闻之,执事爱其文,以为有孟轲之风;而欧阳公亦以其能不为世俗之文也而取,是以在此。非左右为之先容,非亲旧为之请属,而向之十余年间,闻其名而不得见者,一朝为知己。退而思之,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有大贤焉而为其徒,则亦足恃矣。苟其侥一时之幸,从车骑数十人,使闾巷小民,聚观而赞叹之,亦何以易此乐也!

 《传》曰:“不怨天,不尤人。”盖“优哉游哉,可以卒岁”。执事名满天下而位不过五品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此必有所乐乎斯道也轼愿与闻焉!

                                          (选自《苏轼文集》卷四十八)

    【注】梅直讲,即梅尧臣,字圣俞,北宋诗人。他曾任国子监直讲。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回,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宰:掌管

B.而又有梅公者,从之游          游:出游

C.非左右为之先容                容:介绍,推荐

D.从车骑数十人                  从:带领

2.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    )

(1)夫天下虽不能容,而其徒自足以相乐如此

(2)使闾巷小民,聚观而赞叹之

(3)夫以召公之贤,以管、蔡之亲

(4)而欧阳公亦以其能不为世俗之文也而取

A.(1)和(2)相同,(3)和(4)不同

B.(1)和(2)相同,(3)和(4)也相同

C.(1)和(2)不同,(3)和(4)相同

D.(1)和(2)不同,(3)和(4)也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是苏轼应礼部试考取第二名之后写给梅尧臣的一封信,作者在信中畅谈了士遇知己的快乐,也含蓄地表达了希望得到进一步培养的愿望。

B.苏轼在这封信中用孔子和他学生的故事来比照自己与欧阳修、梅尧臣的关系,这样写,表明对欧阳修与梅尧臣二人学识与人品的高度推崇。

C.苏轼在这封信中认为周公的富贵实在比不上孔子的贫贱,因为周公的心思连召公这样的贤人,管叔、蔡叔这样的亲属都不能够了解。

D.苏轼在这封信中认为人不能苟且追求富贵,也不能空守着贫贱,而如果自己能和大贤人一样也成为贤人,那就十分快乐了。

4.翻译和断句。(9分)

(1)用“/”给本文最后一段划波浪线的文字断句。(3分)

执事名满天下而位不过五品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此必有所乐乎斯道也轼愿与闻焉!

5.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3分)

 

②夫以召公之贤,以管、蔡之亲,而不知其心,则周公谁与乐其富贵。(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