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9分) 不读文化大散文的理由 谢有顺 “文化大散文”盛行了多年。...

阅读下面文字。(9分)

不读文化大散文的理由    谢有顺

“文化大散文”盛行了多年。这种散文的普遍特点是,大规模地涉足历史的后花园,力图通过对旧文化、旧人物的缅怀和追思,建立起一种豪放的、有史学力度的、比较大气的新散文路径。这个潮流的倡导者,以前有余秋雨,以后有王充间、卞毓方、费振钟、朱鸿等人,他们所出示的话语风度,满足了许多人的文化期待,也使许多人觉得在散文中建构大话语模式的梦想正在实现——或者说,已经初步实现。

“文化大散文”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它的遗留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必要的清理。我愿意在这个问题上提出自己的看法。据我有限的阅读,我发现,文化大散文有一个普遍而深刻的匮乏,那就是在自己的心灵和精神触角无法到达的地方,作家们几乎无一例外地请求历史史料的援助。甚至,在一些人的笔下,那些本应是背景的史料,因着作者的转述,反而成了文章的主体,留给个人的想像空间就显得非常狭窄,自由心性的抒发和心灵力度的展示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我不说这些历史史料许多都有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的局限,我只想探讨,作为一个文化历史散文作者,如何能够不像历史学家那样忙于对史料下结论,而尽可能多地去发现历史中的人性和精神碎片。也就是说,对于散文而言,历史这个阔大命题的诱人之处,并不在于诉诸史料的历史传奇和历史苦难的演义,而是在于那些长年沉潜在民间的独特段落和瞬间。这些段落和瞬间里面所蕴含的精神消息,往往才是巨大的、震撼人心的,它与在野的文明、异质的文化、民间的传统一脉相承。我以为,如何更多地发现这些段落和瞬间,并为这些段落和瞬间找到合适的心灵形式,使之被缝合到一个大的精神气场之中,是历史文化散文作者急需共同解决的难题。

历史是什么?对于历史学家来说,历史是知识和材料,是铁的事实,所以他们有理由寻求历史的正解;而如果一个散文作者也像历史学家那样试图以史料说话、并求历史的正解的话,那除了留下一堆漏洞和笑柄之外,我想不会有其他的收获。

因此,我认为,历史的力量,对于散文作者来说,恰恰是以非历史的方式达到的;它不是为了寻求历史的正解,而是为了接通历史中秘密的心灵通道。可是,当下的文化散文作者在进入历史的时候,往往表露出一种试图纠正历史的文化态度,他们的行文中,似乎总是在辩白,在澄清,在告诉读者历史是这样的,不是那样的,而恰恰忘记了他们手中那些有限的材料,并不足以做这样正统的事情。结果,多数的历史文化散文,都落到了整体主义和社会公论的旧话语制度中,它无非是专注于王朝、权力、知识分子、气节、人格、忠诚与反抗、悲情与沧桑之类,并无多少新鲜的发现。

这样的历史文化散文可以休矣!散文是个人的,独立的,它最怕落入整体主义和社会公论之中。可困境恰恰就在这里,当历史在为散文作者提供有力的支援的同时,也为他们设下了陷阱:由于历史的阴影过于强大,作家往往无法挣脱它的圈套和逻辑,最终只好臣服于它。在最需要作家发表史识,最需要作家表现出人性的洞察力的时候,作家的身影却淹没在历史那阔大的阴影里,这与文学所需要的独立和创造的品质显然是背道而驰的。因此,我以为只有历史文化散文作者的写作不是受制于历史(更不是简单地转述历史),而是以非历史的方式来面对历史本身,他的写作才会贯彻出真正有价值的个人眼光和精神敏感。

如果说,历史研究主要是材料发现,那么,散文写作则应该是一种精神发现;这种精神发现又往往是非历史的,是在野的、异质的、民间的——只有它能有效地联结历史和作家之间的精神通道,也只有它能到达历史的人性深处。

因此,历史文化散文的困境,不在于作家们缺乏历史知识,而在于他们缺乏史识,缺乏深邃的精神识见。没有“史识”,作家就无法超越材料,获得洞见;没有“史识”,作家就不可能真正地与历史、文化发生精神对话,反而容易被史料所左右和蒙蔽。

1.下列对“文化大散文”的解说不符合文意的一项(    )

A.文化大散文在内容上大规模地涉足历史的后花园,缅怀和追思旧文化、旧人物。

B.文化大散文力图建立起一种豪放的、有史学力度的比较大气的新散文路径。

C.余秋雨、王充间、卞毓方、费振钟、朱鸿等人是文化大散文这一潮流的倡导者。

D.在文化大散文中,原本枯燥的史实,一经作者转述,就充满了文学性,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2.下列对本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留下一堆漏洞和笑柄”这句话讽刺了某些历史文化大散文作者越俎代庖,只能贻笑大方。

B.本文批评了文化大散文作者“试图用史料说话并求历史的正确”的做法,落到了整体主义和社会公论的旧话语制度中。

C.这篇文章不否认文化大散文成就,并指出文化大散文的成就在于作家获得丰富的历史材料,获得洞见,从而具有独立创造的品质。

D.文章认为文学需要的独立和创造的品质,文化散文作者的写作应该以非历史的方式来面对历史本身。

3.联系全文,概括“不读文化大散文”的理由。

 

1.D 2.C 3. 【解析】 1.(“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错) 2.(“成就在于作家获得丰富的历史材料,获得洞见,从而从而具有独立创造的品质” 错) 3.因为不值得一读的文化大散文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以史料代替自己的深刻见解;②把背景的史料当作文章的主体;③寻求历史的正解;④落到整体主义和社会公论的旧话语制度中。(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只要答出3点即可,每点1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下列要求为漫画《收获的父子》。要求:①简要说明漫画的主要内容;②点明漫画寓意;(5分)

(1)说明内容:                          

                                           (3分)

(2)揭示寓意:                            

                                           (2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查看答案

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字)(4分)

据调查,与空巢老人相比,与子女同住老年人的认知功能提高了40%,生活满意度可能性也大幅度提高了。与同父母分开居住的成年子女相比,与父母同住的成年女性就业可能性增加23%,女性就业者每周工作时间增加9.42小时,男性就业者每周工作时间增加6.23小时;与父母同住女性自评健康良好的可能性上升为19.8%。

 

 

 

 

 

 

 

 

 

 

 

 

 

 

 

 

 

 

 

 

 

 

 

 

 

 

 

查看答案

下面四组短语,填入横线后,上下句语义衔接连贯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这位老先生头发斑白,衣着朴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给我的印象太深了。

②雄伟的山,苍郁的树,苔染的石壁,滴水的竹林,都在江中投入绿油油的倒影,                       ,就连我自己也在这闪闪的绿色之中了。

A.风趣的谈吐,渊博的知识    天空中的艳阳洒下金辉一片

B.谈吐学问,风趣渊博          大地像一块鲜艳的地毯

C.谈吐风趣,学问渊博        天空和地面整个绿成一片

D.谈吐的风趣,渊博的学问      碧绿的江水轻轻拍打着船舷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贾平凹的文学作品极富想象力,通俗中有真情,平淡中见悲悯,得到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专家学者和读者的广泛认同,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家和文学奇才。

B.很多人认为不疯狂就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这绝对是谎言,因疯狂而起的事业往往伴随着荒废和牺牲,真正伟大的事业应该是稳步推进的。

C.如何在中国真正建立“橘黄色特权”(校车特权)?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我们的孩子平安地上学、回家。

D.南方周末记者从设在公安部的 “专案集群战役”总指挥部获悉,大量假药流入药店,甚至几个城市的医院和诊所,也使用了假药。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这其实是避重就轻、图省力气的一种写法,不足为训。

B.杜正胜是历史学家,没任台湾“教育部长”时,在学界还有些口碑,一当官就常犯低级错误,被人贻笑大方。

C.李彬焚膏继晷,经过20余年的苦心经营,他的《全球新闻传播史》终于杀青问世。

D.即将过去的2011年度,有一个值得担忧的现象,那就是“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