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 每小题3分) 世宗之时,外事征伐,而内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 每小题3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世宗之时,外事征伐,而内修法度。朴为人明敏多材智,非独当世之务,至于阴阳律历之法,莫不通焉。朴性刚果,又见信于世宗,凡其所为,当时无敢难者,然人亦莫能加也。世宗征淮,朴留京师,广新城,通道路,壮伟宏阔,今京师之制,多其所规为。其所作乐,至今用之不可变。其陈用兵之略,非特一时之策。至言诸国兴灭次第云:“淮南可最先取,并必死之寇,最后亡。”其后宋兴,平安四方,惟并独后服,皆如朴言。

六年春,世宗遣朴行视汴口,作斗门,还,过故相李谷第,疾作,仆于坐上,舁(yú,抬)归而卒,年五十四。世宗临其丧,以玉钺叩地,大恸者数四。赠侍中。

                                           (选自《新五代史·周臣传》,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归而益治兵          治:治理        B数顾大臣问治道      顾:召集

C以谓平定僭乱        僭:超越本分    D世宗临其丧          临:面临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王朴“明敏而多材智”的一组是(    )

①知其必乱,乃去郡东归                 ②其陈用兵之略,非特一时之策

③外事征伐,而内修法度                 ④至于阴阳律历之法,莫不通焉

⑤世宗临其丧,以玉钺叩地,大恸者数四   ⑥凡其所为,当时无敢难者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④⑥    D ②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朴很有政治眼光。他最初依附枢密使杨邠,后来发现隐帝任用小人,而杨邠与将相关系不好,料知混乱必然要发生,就离开了他。

B王朴在众文士主张兴修文教的情况下,主张用武,得到世宗的赏识,并被派征伐江淮,回来后,被提拔为户部侍郎。

C王朴不仅多才多艺,精通哲学、音律、历法,还善于搞城市建设,他规划京师规制,将开封改造得大路通畅,壮伟宏阔。

D王朴视察汴河口,返回时到原来的丞相李谷家拜访,发病,倒在座位上,回家后就逝世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世宗雅已知朴,及见其议论伟然,益以为奇,引与计议天下事,无不合,遂决意用之。(5分)

(2)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   (《游褒禅山记》)(4分)

 

1.D 2.B 3.B 4. 【解析】 1.应为“凭吊” 2.③说的是世宗,与王朴无关;⑤世宗悲痛,说明两人关系密切。不能作为王朴明敏才智的证明;⑥是说人们对王朴性格刚毅果断的反映。与王朴明敏才智无关。 3.张冠李戴。征伐江淮的是世宗。王朴当时做东京留守,留守京师。 4.参考译文:王朴,字文伯,东平(今山东东平县)人。年轻时考中进士。担任校书郎,依附于汉枢密使杨邠。杨邠和王章、史弘肇等人不和,王朴见后汉建立的时间较短。后汉隐帝(刘承佑)年少软弱,任用小人,而杨邠作为大臣,和将相的是关系不和睦,料知他一定会作乱,于是离开扬邠回到家乡。  周世宗时期,对外征讨,对内修订法度。王扑聪明,才智很高,不只当世政务。就是阴阳律历巧等方面,也没有不精通的。王朴性格刚直果断,又被周世宗所信任,凡是他所做的事情,当时没有谁敢责备的,然而也没有谁能超过他;周世宗讨伐淮河地区,王朴留守京师,增广新城,开通道路,京城更加庄严宏伟。现在京师的情况,大多是他规划的。他制定的音乐,至今还采用着,无法更改。他上奏的用兵方略,也不是只能用在一时的策略。他说的各国灭亡的次序:“淮南可以最先平定,并州是一定要消灭的敌人,在最后灭亡。”后来宋朝兴起,平定天下,只有并州最后臣服。都像王朴说的一样。     显德六年春天,周世宗派王朴巡视汴河口,建造斗门,回京.到前任宰相李谷的府第拜访,疾病发作,倒在座位上,抬回去后就死了,时年五十四岁。周世宗亲临了他的丧礼凭吊,用玉馘敲门地,大声痛哭了好几次。追赠王朴为侍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对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则或咎其欲出者                          ②其孰能讥之乎

③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④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⑤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⑥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

⑦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⑧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⑨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⑩吾其还也,亦去之

A ①/②⑨/③⑦/④⑩/⑤/⑥⑧          B ①⑤/②/③⑩/④⑨/⑥⑦⑧

C ①⑥/②/③/④⑨/⑤⑦/⑧/⑩        D ①⑥⑧/②⑨/③/④/⑤⑦/⑩

 

查看答案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表转折)

B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逍遥游》(规劝)

C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孔雀东南飞》(这样)

D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论语》(知道)

 

查看答案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苏武传》(像)

B 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滕王阁序》(满)

C 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荆轲刺秦王》(好好地)

D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逍遥游》(尽)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词有不完全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②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凌万顷之茫然

③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④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       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⑤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⑥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左右既前,斩荆轲

⑦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A ①②⑤    B ③④⑥    C ②④⑦    D ④⑤⑥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①太子迟之                            ②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③又前而为歌曰                        ④吾得兄事之

⑤素善留侯张良                        ⑥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⑦齐彭殇为妄作                        ⑧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⑨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A ②③⑥       B ①⑤⑦     C ④⑧⑨     D ⑤⑦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