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翡 翠 立 夏 翡翠看完信,搁到一边,桌上几只蚕正...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翡 翠
立 夏
翡翠看完信,搁到一边,桌上几只蚕正窸窸窣窣啃着桑叶。翡翠想起信上提到的一个词:蚕食。真形象啊!翡翠看着它们贪婪的样子,突然觉得厌恶。
信是超逸写来的。信上说:我们已到达陕北。虽然这里的生活很艰苦,但每个人都充满了信心。可惜你不能与我们同行,如果你来了,会觉得中国还是大有希望的。
翡翠想起和超逸他们一起上学、办报、演话剧的日子,现在只剩下咀嚼和回味。他们都走了,独独丢下我一个。翡翠想象着他们在黄土高坡上的狂放自由和意气风发,不由得怅然若失。
带信的是一个陌生人,他踏着嘎吱嘎吱响的木楼梯,找到翡翠家。现在,他就坐在翡翠的对面,等着翡翠的回话。
“翡翠,给客人倒杯茶啊。”里屋传来苍老的声音伴着拉风箱一般吃力的喘息。翡翠应了一声,起身从锡罐里拿了一撮茶,放在瓷杯里泡上。茶汤有些发黄,叶片在水中起起伏伏,就像翡翠现在的心情。
奶奶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所以翡翠无法跟着超逸他们一走了之。当然,还有一个原因翡翠没说。翡翠喜欢上海,她不喜欢黄土高坡。黄土高坡的风沙会让她如雪的肌肤迅速开裂、起皱,多可怕!
现在的翡翠除了照顾奶奶,就是烹茶养蚕,这曾是翡翠向往的生活。可如今为什么让她觉得那么空虚呢?仅仅是因为超逸没在身边吗?好像也不全是。她觉得自己就像那些蚕,浑浑噩噩地活着,没有白天,也没有黑夜。
那人啜了口茶,轻声说:“超逸同志说你非常可靠,我们现在很需要你的帮助。”
翡翠想了想,又想了想,她扭头看到有风从窗口跑过,吹皱了她的翡翠绿旗袍,然后她说:“好吧。”
翡翠出门时穿了一身小碎花的旗袍,嫩嫩的细藕样的手臂上,挎着一袋点心。那人说:“我们观察过,那个岗亭每天经过的百姓比较多,对带着良民证的,他们盘查得并不严,你只要把点心带过去,再把对方交给你的东西带回来就可以了。”
电车开到桥头停下来,车上的人都要下车鞠躬并接受检查。翡翠努力想象着她正在演一场话剧,而她只是一个戴着面具的角色,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两个日本兵挨个儿看了他们的艮民证,放他们过了桥。
天赐茶室在闹市区,翡翠曾和超逸来喝过茶,她忘了当时喝的是什么茶,只记得超逸坐在她对面,眼睛亮亮的,像暗夜里的星。现在对面没有超逸,坐着一个剪着短发的女子,她们交换了点心和茶叶,说了会儿闲话。那女子说:“这茶很不错。”翡翠说:“嗯,很不错。”回来的时候,翡翠已经不那么害怕了。
翡翠把一盆花放到窗台上。约摸过了一个时辰,那人就来了。打开茶叶包,仔细从里面摸索出几张绿色的纸条,对着翡翠说:“太好了!你相信吗,你现在所做的事,甚至比超逸他们所做的更有意义。”
那人走后,翡翠小心地将茶叶收到锡罐里,又拿了一小撮在瓷杯里泡开。茶是好茶,有着翡翠一样鲜亮的颜色,泡到水中,叶梗朝下,芽尖朝上,竞如同一朵含苞欲放的兰花立在水里。
翡翠狂热地爱上了喝茶。把那些翡翠绿的叶片放进洁白的瓷杯,冲入滚烫的开水,叶片如同一朵朵兰花舒展,然后啜一口,清香扑鼻,真是美好的享受。至于那些泡过的茶叶,她也不忍丢弃,晒干后做成枕芯,每天伴着茶香入眠。她觉得心里特别安宁。   
事情发生在回来的时候。那个岗亭除了平时把守的两个日本兵和伪军外,又多了几个日本军官。那是翡翠第五次出门,此前的几次都很顺利,所以翡翠并未在意。她下了车,像往常一样,手里拿着良民证跟着排队的人流慢慢往前挪,却发现今天的盘查比往日严格得多,每人手里的东西都要打开来检查。翡翠突然就慌了。
再过五六个人就轮到翡翠了,翡翠看着手里的茶叶包,脑子里仍然空空的。队伍停下来,正在过岗亭的人大概因为害怕,愣愣地攥着手里的大袋子,没有及时打开,日本兵哇里哇啦叫着,猛地拿刺刀一挑,袋子里的东西霎时滚落一地。
翡翠突然尖叫一声,攥着手里的茶叶就往桥头跑。
那天,很多人看到,一个身穿淡绿色旗袍的女子,轻盈地跃过桥栏,飘进了苏州河。她落在水中的样子,像极了一朵含苞欲放的兰花。随着她飘进河里的,还有撒得纷纷扬扬的茶叶。
很多年以后,一个男人坐在苏州河边,那里不再有岗亭,不再有日本兵。男人将一把把茶叶撒入河中,嘴里喃喃地说:“好茶,翡翠。”
(选自《天池小小说》,有删改)
1.小说开头写翡翠对桌上的几只蚕的观感,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2.小说中有两处“一朵含苞欲放的兰花”,请分别说明其含义,并分析这样写的作用。(6分) 
3.阅读全文,请简要回答小说为何以“翡翠”为题。(4分)
4.有人说小说结尾为败笔,应当删除,请联系全文,谈谈你对此的看法。(6分)

 

1.一是交代翡翠的生活环境;二是揭示翡翠进行革命事业的思想基础,突出翡翠对侵略者的憎恶,从而为人物思想性格的变化发展作了铺垫。(一点2分) 2.第一处是翡翠完成传递情报的任务后,很惬意地泡茶时,茶叶在水中的形状像兰花,含蓄形象地表达出翡翠喜悦与轻松的心情;第二处是写翡翠为保护茶叶中的情报,纵身跳入苏州河时的情景,用高洁的兰花隐喻翡翠的牺牲精神。(一点2分) 作用:侧面烘托人物心理,揭示人物性格。(2分 3.一是小说主人公的名字是翡翠,且“翡翠”贯串始终,起线索作用;二是“翡翠”暗示小说主人公思想单纯,品质高洁,揭示小说主旨。(一点2分) 4.示例一:不是败笔。小说结尾收束全文,使结构更为严谨;突显翡翠为抗日牺牲后,被人怀念的主旨。 示例二:是败笔。删除最后一段,小说仍然形象丰满,结构完整,且以景结情,收束有余味,发人深思。(看法1分,理由5分,答出2点以上理由即可。) 【解析】 1.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就本题而言,可从以下两个角度入手:一是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开头的常见作用;二是结合文章主旨。如此答案自出。 2.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词语的含义,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说明含义时要结合上下文,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分析作用时可从小说的主题及景物描写的作用入手。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标题既是小说的“眼睛”,也是小说主人公的名字,起到贯串全文、再现人物精神、揭示小说主旨的作用。 4.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就本题而言,作答时应着眼于小说的主旨、人物形象的塑造、小说结构的安排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位卑则足羞,_______________。(《师说》)
(2)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__________。(《赤壁赋》)
(3)____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
(4)日月忽其不淹兮,__________________。(《离骚》)
(5)定乎内外之分,__________________,斯已矣。(《逍遥游》)
(6)东船西舫悄无言,__________________。(《琵琶行》)
(7)______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
(8)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行路难》)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少时朴钝,未有识者。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统弱冠往见徽。徽采桑于树上,坐统在树下,共语自昼至夜,徽甚异之,称统当为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渐显。
后郡命为功曹。性好人伦,勤于长养。领南郡太守。先主见与善谭,大器之,以为治中从事。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亮留镇荆州。统随从入蜀。
益州牧刘璋与先主会涪,统进策曰:“今因此会,便可执之,则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先主曰:“初入他国,恩信未著,此不可也。”璋既还成都,先主当为璋北征汉中,统复说曰:“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杨怀、高沛,璋之名将,各仗强兵,据守关头,闻数有笺谏璋,使发遣将军还荆州。将军未至,遣与相闻,说荆州有急,欲还救之,并使装束,外作归形;此二子既服将军英名,又喜将军之去,计必乘轻骑来见,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计也。退还白帝,连引荆州,徐还图之,此下计也。若沉吟不去,将致大困,不可久矣。”先主然其中计,即斩怀、沛,还向成都,所过辄克。
于涪大会,置酒作乐,谓统曰:“今日之会,可谓乐矣。”统曰:“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先主醉,怒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邪?卿言不当,宜速起出!”于是统逡巡引退。先主寻悔,请还。统复故位,初不顾谢,饮食自若。先主谓曰:“向者之论,阿谁为失?”统对曰:“君臣俱失。”先主大笑,宴乐如初。
进围雒县,统率众攻城,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先主痛惜,言则流涕。拜统父议郎,迁谏议大夫。追赐统爵关内侯,谥曰靖侯。
(节选自《三国志·蜀书·庞统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阴选精兵,昼夜兼道阴:暗地里

B.大军卒至,一举便定卒:通“猝”,突然

C.闻数有笺谏璋数:多次

D.统复故位,初不顾谢谢:推辞

2.下列各句,都能表现庞统足智多谋的一组是(3分)       ( ) 
①性好人伦,勤于长养       ②今因此会,便可执之
③并使装束,外作归形       ④先主痛惜,言则流涕
⑤阴选精兵,昼夜兼道       ⑥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庞统年少时老实憨钝,20岁时去拜见司马徽,司马徽说庞统应该是南州读书人中最好的,从此他渐渐出了名。

B.庞统足智多谋,在攻取益州的策略上,早就成竹在胸,一口气给了刘备上中下三条计策,由其选择。

C.杨怀、高沛是刘璋的著名将领,倚仗自己兵强马壮,又占据着重要关隘,曾多次劝谏刘璋攻打荆州。

D.庞统大度耿直,面对刘备做得不对的事情,他能直言不讳地指出来,事后仍然坚持原则,不向刘备道歉。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徽采桑于树上,坐统在树下,共语自昼至夜,徽甚异之。(3分)
(2)今因此会,便可执之,则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3分)
(3)先主然其中计,即斩怀、沛, 还向成都,所过辄克。(4分)

 

查看答案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这是唐宣宗挽唐代某诗人的诗。请仔细阅读此挽诗,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5分)
(1).写出这位诗人的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这句挽诗体现了这位诗人诗歌语言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仿照此挽诗,任选一位古代诗人,为他写一副挽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话,提取出四个关键词。(4分)
中国首届微博开发者大会剖析了整个产业的发展趋势,指出开放是微博市场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新浪首席执行官兼总裁曹国伟表示,新浪微博从诞生伊始,就始终不渝地坚持开放原则。开放和共赢不仅仅是互联网长远发展的趋势,也应该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共同精神。随着用户的不断增加,新浪微博的社会化和平台化特色越来越明显。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3分)              (  )

A.我国应加快铁路投资体制改革,修改铁路法、担保法等相关法律,制定详细的优惠政策,扫除民间资本参与铁路建设的诸多法律空白。

B.对王先生捐给村小学的十万元钱,村委委员中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

C.预计于2015年建成的粤港澳大桥,将从根本上解决阻碍粤港澳三地的交通问题,成为深化粤港澳合作,促进三地繁荣稳定的“金桥”。

D.在中国组装生产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空中客车”,这不仅将改变世界客运飞机制造的市场格局,而且也会提高中国民族飞机制造业的整体水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