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 ,谁得而族灭也...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      ,谁得而族灭也?     (杜牧《阿房宫赋》)
(2)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    ,用之不竭……     (苏轼《赤壁赋》)
(3) 朝搴阰之木兰兮,         ▲          。               (屈原 《离骚》)
(4)      ▲     ,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 《琵琶行》)
(5) 定乎内外之分,       ▲      ,斯已矣。                  (庄子《逍遥游》)
(6) 曾子曰:     ▲       ,任重而道远。                    (《论语·泰伯》)
(7)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        ,劳其筋骨……             (《孟子》)
(8)       ▲      ,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诸葛亮《出师表》)
(9) 多歧路,今安在?      ▲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10)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     ▲       。 (苏轼《水调歌头》)
(1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都护在燕然。   (王维《使至塞上》)
(12)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                          (《论语》)
(13) 桃李不言,    ▲   。                                      (《史记》)
(14) 纸上得来终觉浅,        ▲       。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15) 苟利国家生死以,       ▲       。                           (林则徐)

 

(1)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2) 取之无禁(3)夕揽洲之宿莽 (4)  别有幽愁暗恨生 (5)辩乎荣辱之境(6)士不可以不弘毅(7)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8) 受任于败军之际 (9)长风破浪会有时 (10)何事长向别时圆(11) 萧关逢候骑(12)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3)下自成蹊。(14)绝知此事要躬行 (15)岂因祸福避趋之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通讯
银牌,重似金牌
在2006年冬季奥运会昨晚(北京时间今天凌晨)的花样滑冰比赛中,俄罗斯名将托特米安尼娜/马列宁以总成绩204.48分夺得双人滑冠军,中国选手张丹/张昊受伤获得银牌,申雪/赵宏博获得铜牌。
意大利都灵时间13日21时21分。意大利著名的《蝴蝶夫人》乐曲在都灵帕拉维拉体育馆响起,分别身穿黑白衣服的赵宏博、申雪深情对望,顺畅滑行、有力的起跳、优美的螺旋线……在短暂的动作稍紧后,赵宏博和申雪完全进入了状态。在一道完美的弧线后,赵宏博腾空而起,如一道黑色闪电,转体三周,稳稳地落到冰面——令人担心的后外点冰三周跳就这样轻松地成功了。之后的一切都是那么完美。五次热烈的掌声响起,为的是这个脚腱断裂后才半年就站立在冰面上的刚强汉子。音乐终止,掌声、欢呼声长达数十秒。
“124.59!”自由滑分列在已经出场的15位选手的首位,加上短节目的62.32分,他们的总分也排到了首位。不过十几分钟后,最后的决斗开始了。短节目中成绩最好的四对选手依次上场,倒数第二个出场的俄罗斯王牌组合托特米安尼娜/马列宁顶住压力 ,以近乎完美的表演得到高于赵/申组合的分数。中国队花样滑冰金牌的突破希望,寄托在了三对中国选手中最年轻的张丹/张昊身上。
22岁的张昊轻松地微笑出场,21岁的张丹则神情有些严肃。表演开始不久,意外发生了:张丹在完成被认为唯一可以击败强大对手的秘密武器——抛四周跳时失败,她重重地摔在冰面上,再飞速滑行撞向挡板。张丹想站起来,又重重地倒了下去,她左腿内侧已经严重拉伤。
音乐突然停止,观众哗然。张昊轻轻拉起张丹,“还能滑吗?”这位清秀的哈尔滨姑娘点了点头,然而刚站起来又疼得蹲了下去。张昊把她扶到出口处,他已经不打算再上场比赛了。体育馆很静,观众都在关切地注视着张丹,掌声一阵响过一阵。两分钟后,张丹对拍档再次点头:我行!
音乐再次响起。那是《龙的传人》。张丹忍着剧痛滑向场中央。他们开始只是慢慢地滑,慢慢地做动作。顷刻,张丹加速了!张昊跟上,节奏又回来了!重新开始的表演是那么完美,那三周接两周跳、抛三周跳,张丹都完成得那样精彩出色。他们就在没有停过的掌声中完成了也许是一生中最难以忘怀的表演。
张丹在张昊的搀扶下滑到打分区,一直咬牙完成比赛的姑娘一见到教练姚滨,眼泪才簌簌淌下来:“对不起!”等候比分时,张丹的左腿已被队医包扎得严严实实。
“189.74分”,张丹/张昊超越了申雪/赵宏博夺得银牌!一旁的托特米安妮娜/马列宁如释重负地拥抱在一起,观众却把更热烈的掌声给了张丹和一旁的赵宏博。因为那一刻,他们感动了全世界。
(2006年2月14日《羊城晚报》,记者周方平)
1.选出对本文的章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

A.这是一篇新闻报道,第一自然段是全文的导言,作用是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B.文中对赵宏博与张丹的报道都比较详细,先后形成了情节上的主高潮与次高潮。

C.第④节写张丹出场时“神情有些严肃”,这为下文写张丹摔倒受伤埋下了伏笔。

D.文章的最后一句,具有四两拨千金的作用,蕴含着文章的主旨,堪称豹尾之笔。

2.选出对本文的音乐描写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

A.作者刻意说明赵宏博、申雪比赛时响起的音乐是《蝴蝶夫人》,是因为他们的动作如蝴蝶般美丽轻盈。

B.作者没有说明俄罗斯选手比赛时用的是哪一支乐曲,那是因为他们的比赛不是报道的重点。

C.“音乐突然停止”一句一方面说明比赛中途停止了,而另一方面又为下文“音乐再次响起”一句作了铺垫。

D.张丹再次出场时,作者特意说明赛场响起的音乐是《龙的传人》,这种写法具有含义深刻的暗示作用。

3.本文为塑造两对中国选手的形象,不仅刻画了他们精彩感人的动作,而且反复写到观众们的反应,这分别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分别有什么作用?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

A.前者运用了正面描写的表现手法,后者运用了侧面描写的表现手法。

B.前者为直接描写,属实写;后者为间接描写,属虚写。

C.前者有利于客观理性的报道,后者有利于主观感性的抒情。

D.前者让读者对选手的表现有直观的感知,后者使读者对现场的气氛有真切的感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小令
[黄钟] 人月圆 山中书事
张可久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1.对作品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全诗结构严谨,虚实结合,意境阔大,余韵耐人寻味。

B.首句表达了对历代王朝的繁华只是瞬间一梦的感慨。

C.“孔林”、“吴宫”、“楚庙”三句意在赞颂圣贤与英雄豪杰。

D.末尾紧扣“山中何事”的设问,描写酿酒饮茶的隐逸生活。

2.对“诗眼倦天涯”中的“倦”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概括作者饱尝风尘奔波之苦,落拓不遇之怨。

B.为后文归隐山村、诗酒自娱作伏笔。

C.暗示诗人长期奔波劳苦,已无心作诗。

D.表现历史的沧桑感与人事易变的感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
袁随园君墓志铭
(清)姚鼐
君,钱塘袁氏,讳枚,字子才。其仕在官,有名绩矣。解官后,作园江宁西城居之,曰随园。世称随园先生,乃尤著云。祖讳锜,考讳滨,叔父鸿,皆以贫游幕四方。君之少也,为学自成。年二十一,自钱塘至广西,省叔父于巡抚幕中。巡抚金公鉷一见异之,试以《铜鼓赋》,立就,甚瑰丽。会开博学鸿词科,即举君。时举二百余人,惟君最少。及试,报罢①。中乾隆戊午科顺天乡试,次年成进士,改庶吉士。散馆,又改发江南为知县;最后调江宁知县。江宁故巨邑,难治。时尹文端公为总督,最知君才;君亦遇事尽其能,无所回避,事无不举矣。既而去职家居,再起,发陕西;甫及陕,遭父丧归,终居江宁。   君本以文章入翰林有声,而忽摈外;及为知县,著才矣,而仕卒不进。自陵归,年甫四十,遂绝意仕宦,尽其才为文辞歌诗。足迹造东南山水佳处皆遍,其瑰奇幽邈,一发于文章,以自喜其意。四方士至江南,必造随园投诗文,几无虚日。君园馆花竹水石,幽深静丽,至棂槛器具,皆精好,所以待宾客者甚盛。与人留连不倦,见人善,称之不容口。后进少年诗文一言之美,君必能举其词,为人诵焉。   君古文、四六体,皆能自发其思,通乎古法。于为诗,尤纵才力所至,世人心所欲出不能达者,悉为达之;士多仿其体。故《随园诗文集》,上自朝廷公卿,下至市井负贩,皆知贵重之。海外琉球,有来求其书者。君仕虽不显,而世谓百余年来,极山林之乐,获文章之名,盖未有及君也。   君始出,试为溧水令,其考自远来县治。疑子年少,无吏能,试匿名访诸野。皆曰:“吾邑有少年袁知县,乃大好官也。”考乃喜,入官舍。在江宁尝朝治事,夜召士饮酒赋诗,而尤多名迹,江宁市中以所判事作歌曲,刻行四方,君以不为足道,后绝不欲人述其吏治云。   君卒于嘉庆二年十一月十七日,年八十二。始,君葬父母于所居小仓山北,遗命以己祔②。桐城姚鼐以君与先世有交,而鼐居江宁,从君游最久。君殁,遂为之铭曰:“粤③有耆庞,才博以丰。出不可穷,匪雕而工。文士是宗,名越海邦。蔼如其冲,其产越中,载官倚江,以老以终。两世阡同,铭是幽宫。”                              
(选自《四部丛刊》本《惜抱轩文集》)
【注】:①报罢:未考中;②祔(fù):祔葬,合葬;③粤:助词,用于句首。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巡抚金公鉷一见异之觉得……与众不同

B.著才矣,而仕卒不进显露

C.其考自远来县治治理

D.从君游最久交往

2.下列句子中,全部能够表现袁枚文学才能出众的一项是                   (   )
①试以《铜鼓赋》,立就,甚瑰丽
②后进少年诗文一言之美,君必能举其词,为人诵焉
③古文、四六体,皆能自发其思
④世人心所欲出不能达者,悉为达之
⑤上自朝廷公卿,下至市井负贩,皆知贵重之
⑥江宁市中以所判事作歌曲,刻行四方

A.①③④⑥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尹文端任总督时,最了解袁枚的才能。袁枚也尽自己的能力办事,没有什么避忌,因此办事没有不成功的。

B.袁枚的古文、骈文,都能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通晓古人的作文之法。至于写作诗歌,更能充分发挥他的才气。

C.文章注意前后照应,比如第四段“在江宁尝朝治事……后绝不欲人述其吏治云”写他在江宁为官的情况,这和第一段的”调江宁知县”相呼应。

D.袁枚刚入仕途的时候,曾任溧水县令。上级考官从远方来到溧水,怀疑袁枚年轻,缺乏吏治的能力,曾隐瞒自己的姓名到民间察访。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为了更好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我们一定要做好考核教师的教学成绩,对于贡献突出和甘于奉献的教师要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

B.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靠政府的力量,同时也不能不发挥民间力量在舆论动员、监督检查等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C.许多高中毕业生填报志愿时,是优先考虑专业还是优先考虑学校,很大程度上是受市场需求、社会动向、父母意愿、个人喜好等因素的影响。

D.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不仅诚信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由于栖息地的缩减以及遍布亚洲的偷猎行为,使得野生虎的数量急剧减少,将来老虎能否在大自然中继续生存取决于人类的实际行动。

B.专业人士提醒留学者,不要等遇到了纠纷,权益受到伤害时才想起律师,应事先处理好有关事宜。

C.你可知道,要出版这样一本畅销书是要经过许多人的努力之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

D.此次事件引发了社会对政府如何处理突发事件、信息透明化的重要性以及商界的社会责任等各方面问题的广泛反思与讨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