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临,京兆长安人。临少与兄皎俱有令名,出为万泉丞。县有轻囚十数人,会春暮时雨,临白令请出之,令不许。临曰:“明公若有所疑,临请自当其罪。”令因请假,临召囚悉令归家耕种,与之约,令归系所。囚等皆感恩贷,至时毕集诣狱,临因是知名。
再迁侍御史,奉使岭外。累转黄门侍郎。俭薄寡欲,不治第宅,服用简素,宽于待物。尝欲吊丧,令家僮自归家取白衫,家僮误将余衣,惧未敢进。临察知之,使召谓曰:“今日气逆,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之也。”又尝令人煮药失制,潜知其故,谓曰:“阴暗不宜服药,宜即弃之。”竟不扬言其过,其宽恕如此。
高宗即位,检校吏部侍郎。其年,迁大理卿。高宗尝问临在狱系囚之数,临对诏称旨,帝喜曰:“为国之要,在于刑法,法急则人残,法宽则失罪,务令折中,称朕意焉。”高宗又尝亲录死囚,前卿所断者号叫称冤,临所入者独无言。帝怪其状,囚曰:“罪实自犯,唐卿所断,既非冤滥,所以绝意耳。”帝叹息良久曰:“为狱者不当如此耶!”
永徽元年,为御史大夫。明年,华州刺史萧龄之以前任广州都督赃事发,制付群官集议。乃议奏,帝怒,令于朝堂处置。临奏曰:“比来有司多行重法,叙勋必须刻削,论罪务从重科,非是憎恶前人,止欲自为身计。今议萧龄之事,有轻有重,重者流死,轻者请除名。以龄之受委大藩,赃罪狼藉,原情取事,死有余辜。然既遣详议,终须近法。窃惟议事群官,未尽识议刑本意。今既许议,而加重刑,是与尧舜相反,不可为万代法。”高宗从其奏,龄之竟得流放岭外。
(《旧唐书·唐临传》)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临少与兄皎俱有令名 县令 |
B.囚等皆感恩贷宽恕 |
C.原情取事,死有余辜 推究 |
D.比来有司多行重法 近来 |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都相同的一组是
A.与之约,令归系所 |
B.法宽则失罪,务令折中 |
C.临请自当其罪 |
D.临对诏称旨 |
为狱者不当如此耶 前卿所断者号叫称冤
3.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红词语解释、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竟不扬言其过 |
B.临白令请出之 |
C.既非冤滥,所以绝意耳 |
D.令因请假 |
然既遣详议,终须近法 临因是知名
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是否放轻罪囚犯回家耕种问题上,唐临与县令有着尖锐的矛盾冲突。 |
B.下人无意犯错时,唐临总是找借口为他们开脱责任,减轻他们心理压力。 |
C.因唐临执法公正,连死囚犯都口服心服,没有怨言,这受到皇帝的称赞。 |
D.在讨论对萧龄之如何处置时,唐临坚持要依照尧舜大法严加处置,不得枉法。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每有风起,这片洋槐组成的小森林便欢腾起来, , 。是的, ,发出低吟响起长啸以至呐喊, 。我的小森林,就这样,在我写作疲惫时给我生理的和心理的调节。
① 绿色的树冠在空中舞摆
② 绿色的波涛汹涌回旋千姿百态
③ 使我总是和那海波海涛联系起来
④ 都使我陷入一种温馨一种激励之中
A.①③②④ |
B.②③①④ |
C.①④②③ |
D.②④①③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分风、雅、颂三个部分,其常用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
B.陶渊明是东晋著名诗人,自号“五柳先生”。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园田居》等,被人们称为“山水诗人” 。 |
C.李白的诗热情浪漫,想象力丰富,人们称其为“诗仙”。杜甫的诗表现了崇高的爱国爱民的思想,人们称其为“诗圣”。 |
D.宋词有豪放派和婉约派两个流派。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苏轼、辛弃疾;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晏殊、晏几道、李清照等。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作为学生会主席,你把同学们提出来的建议应该认真考虑一遍,怎么能看也不看就束之高阁呢? |
B.面对国内目前的就业环境不容乐观而国外一些国家又缺少劳动力的情况,境外就业成为部分高校毕业生不错的选择。 |
C.以损人利己手段牟取财富的,无论多少,都是肮脏的,可耻的;而损人利己的致富者,应被视为“社会公害”。 |
D.苯污染已经危害到人们的健康。记者从中国室内环境监测中心获悉,节日期间北京发生了两起通过装修造成的苯中毒。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小明的父母都下岗了,家里十分困难。我们几个好朋友便鼎力相助,帮他凑了新学期的学费,渡过了难关。 |
B.李华写文章十分马虎,经常文不加点,字迹潦草。读他的文章,真叫人头疼。 |
C.在校足球联赛中,我们班的杨军同学首当其冲,在开场三分钟的时候就攻破对方球门,最终使我们班1:0赢得比赛。 |
D.面对那些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的孩子,政府绝不能虚与委蛇,做表面文章,而应真诚地拿出解决方案。 |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红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冗杂 噱头 滂沱(pāng) 戛然而止(jiá) |
B.戡乱 煤碳 不啻(dì) 遒劲有力(qiú) |
C.脉膊 身分证 应当(yīng) 莘莘学子(shēn) |
D.毗邻 度假村 炽热(zhì) 强词夺理(qiá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