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11分) 1.题为《初到黄州》,诗中哪一联紧扣...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11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题为《初到黄州》,诗中哪一联紧扣“初到”题意?请简要分析。(5分)

2.这首诗的语言有何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分)

 

1.(4分)颔联“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描写初到所见。苏轼于初到之际,风尘仆仆之中,见江波而思鱼美,望修竹而羡笋香。(2分)其中“知”和“觉”二字,以想象之辞入实见之景,描写对即将到来的生活的憧憬,紧扣初到题意。(2分) 2.(4分)全诗语言平实清浅,诙谐幽默,显示了高超的技巧。(2分)这首诗深刻地刻画了苏轼初到黄州时的复杂矛盾的心绪。有自嘲自伤,有对权势者的嘲笑,却又以超旷的胸襟对待自己的遭遇,在自然中发现美,在逆境中寻求生活的乐趣,表现了诗人一贯的豁达、乐观。(2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 每小题3分)

袁安,字邵公,汝南汝阳人也。安为人严重有威,见敬于州里。初为县功曹,奉檄诣从事,从事因安致书于令。安曰:“公事自有邮驿,私请则非功曹所持。”辞不肯受,从事惧然而止。

    永平十三年,楚王英谋为逆,事下郡复考。明年,三府举安拜楚郡太守。是时英辞所连及系者数千人,显宗怒甚,吏按之急,迫痛自诬,死者甚众。安到郡,不入府,先往按狱,理其无明验者,条上出之。府丞掾史皆叩头争,以为阿附反虏,法与同罪,不可。安曰:“如有不合,太守自当坐之,不以相及也。”遂分别具奏。帝感悟,即报许,得出者四百余家。

    建初八年,迁太仆。元和二年,武威太守孟云上书:“北虏既已和亲,宜还其生口,以安慰之。”诏百官议朝堂。公卿皆言夷狄谲诈,求欲无厌,既得生口,当复妄自夸大,不可开许。安独曰:“北虏遣使奉献和亲,有得边生口者,辄以归汉,此明其畏威,而非先违约也。不宜负信于戎狄,还之足示中国优贷,而使边人得安,诚便。”司徒桓虞改议从安。太尉郑弘恨之,曰:“诸言当还生口者,皆为不忠。”司隶校尉举奏,安等皆上印绶谢。肃宗诏报曰:“久议沉滞,各有所志。盖策由众定,君何尤而深谢?”帝竟从安议。

    章和元年,代桓虞为司徒。和帝即位,窦太后临朝,后兄车骑将军宪北击匈奴,安与九卿诣朝堂上书谏,以为匈奴不犯边塞,而无故劳师远涉,损费国用,徼功万里,非社稷之计。书连上辄寝。诸卿稍自引止,惟安独守正不移,至免冠朝堂固争者十上。太后不听,众皆为之危惧,安正色自若。

窦宪既出,而弟执金吾景专威权,公于京师使客遮道夺人财物。有司畏惮,莫敢言者。安乃劾景惊惑吏人,当伏显诛。寝不报。窦氏大恨。但安素行高,亦未有以害之。

(节选自《后汉书?袁张韩周列传》,有改动)

[注]①生口:指俘虏。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帝竟从安议                     竟:竟然

B.书连上辄寝                     寝:搁置

C.公于京师使客遮道夺人财物       遮:拦阻

D.安乃劾景惊惑吏人,当伏显诛     诛:诛杀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袁安严肃正直的一组是  (      )(3分)

①公事自有邮驿,私请则非功曹所持   ②太后不听,众皆为之危惧,安正色自若

③安到郡,不入府,先往按狱         ④至免冠朝堂固争者十上

⑤如有不合,太守自当坐之           ⑥安乃劾景惊惑吏人,当伏显诛

A.①③⑥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楚王刘英阴谋叛乱,朝廷先交给楚郡审理,刘英供词牵连获罪的人很多。袁安到任后深入调查,严加审理,掌握了大量证据,力排众议,当即释放了四百多家无罪的人。

B.武威太守孟云和袁安都主张对已和亲的匈奴,应当归还俘虏以示抚慰。但(其他)公卿最初都反对,太尉郑弘甚至指责主张归还俘虏的都是不忠之人。

C.窦宪为求取功劳,北击匈奴。袁安认为匈奴不犯边塞,却兴师远征,不是为国考虑的上策,他多次上书力谏,甚至摘下官帽在朝廷上争论了十多次。

D.袁安平素行为高尚,守正不移,直言敢谏,不怕得罪贵戚。窦景专掌大权,指使门客公然夺百姓财物,袁安弹劾窦景,窦氏家族对他十分忌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初为县功曹,奉檄诣从事,从事因安致书于令。(3分)

译文:              

(2)安到郡,不入府,先往按狱,理其无明验者,条上出之。(3分)

译文:               

(3)不宜负信于戎狄,还之足示中国优贷,而使边人得安,诚便。(4分)

译文: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9分,每小题3分)

信仰是个性心灵深层的隐密,具有相当的抽象性和神秘色彩,是一个不易交流的话题。然而,信仰作为人类精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却备受人们的关注。

信仰是指人们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某人极其相信和尊敬的,并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或榜样。信仰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性选择和追求,“是在不确定性中寻求确定性的努力”。诚如康德所言:“信仰是客观的不确定而主观上确定。”以此看来,信仰是一种价值预设,是信仰者相信其正确或有意义,而不在于其是否真实或能否实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黎巴嫩诗人哈·纪伯伦说:“信仰是心中的绿洲,思想的骆驼队是永远走不到的。”

  信仰是一种奇妙的精神现象,具有复杂的内在结构。从认知角度看,信仰表现为正确和认同;从情感角度看,信仰表现为敬畏和尊重;从意志角度看,信仰表现为坚守和追求。人的信仰具有多样性,如宗教信仰、哲学信仰、政治信仰、道德信仰、科学信仰等,这种多样性是由人的精神生活的丰富性和价值观念的多元性等因素所决定的。

长期以来被信奉、被坚守的信仰突然被人们普遍质疑或放弃时,则表明信仰危机的出现。信仰危机不是偶然的,在其背后有复杂的社会原因和深刻的思想根源。信仰危机固然会给人的生活与社会发展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但也不完全是一件坏事,它至少说明人不盲从迷信,而且在危机中还会孕育出新的信仰。罗曼·罗兰说得好:“怀疑和信仰两者都是必需的。怀疑能把昨天的信仰摧毁,替明天的信仰开路。”我们应当坚信,信仰的发展自有其内在机理,社会能瓦解人的信仰,必能帮助人确立新的信仰。多元的、充满理性光芒的信仰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对于人类来说,信仰问题是普遍而永恒的,需要信仰且能够具有信仰,是人之为人的重要条件。人为什么需要信仰?从哲学层面看,信仰关乎人的价值追求。人不会满足于既有的生命状态,向往崇高与尊严,期待延续与永恒,追求价值与意义。人来自于物,人原本就是物,信仰的确立使人获得了尊严,升华了境界;人是有限的生命存在,信仰(尤其是宗教信仰)的确立使人超越了死亡,满足了追求永恒的愿望;人生是不断寻求价值和意义的,信仰的确立使人获得价值目标和生活信念。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看,信仰源于人的精神需要。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人会产生诸多心理需要,信仰无疑是满足这些需要的基础:信仰使人有了精神寄托,从而满足了归宿感;信仰使人的精神有了确定性,从而产生了安全感;信仰克服了灾难和死亡所带来的紧张和恐惧,从而获得了平和与慰藉感。

信仰关乎人类生活的根本,赋予人生以意义,为生命赢得了尊严。愿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圣洁的信仰星空,愿我们每个人对心中的信仰都能保持一种深深的虔敬!

(选自2010年第21期《记者观察》中的《话说信仰》,有删节)

1.有关信仰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信仰具有相当的抽象性和神秘色彩,是不易交流的话题,它备受人们的关注。

B.信仰是人们行动的指南或榜样,人们对其信仰的对象是极其相信和尊重的。

C.信仰的多样性,必然决定了人的精神生活的丰富性和价值观念的的多元性。

D.信仰具有复杂的内在结构,从认知、情感、意志等角度看,表现各有不同。

2.在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需要信仰”的原因的一项是  (     )(3分)

 A.人不满足于既有的生命状态,向往崇高与尊严,期待延续与永恒,追求价值与意义。

 B.信仰问题是普遍而永恒的,人们需要信仰且能够具有信仰,是人之为人的重要条件。

 C.信仰能使人有精神寄托,使人精神有了确定性,克服灾难和死亡带来的紧张和恐惧。

 D.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人会产生诸多心理需要,而信仰使人们有了归宿感和安全感。

3.有关作者的观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信仰是心中的绿洲,思想的骆驼是永远走不到的”,是说信仰是正确的、有意义的,不在于其是否真实或能否实现。

B.信仰危机会给人的生活与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但不是一件坏事,其背后有复杂的社会原因和深刻的思想根源。

C.信仰的发展自有其内在机理,社会能瓦解人的信仰,必能帮助人确立新的信仰,信仰危机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D.信仰关乎人类生活的根本,赋予人生以意义,为生命赢得了尊严,所以作者希望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信仰。

 

查看答案

作文(60分)

看下面这幅漫画,根据要求作文。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请你根据上面这幅漫画,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定角度。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全文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仿照下面的示例,另选一位历史人物作点评。(6分)

[示例]屈原:哀民生之多艰,虽九死尤未悔。挫折在他的人生征程上左右相伴,但他在挫折中实现了生命的涅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表格按要求答题:(6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1)、从上表可看出大学毕业生求职去向有如下特点:(对比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此情况令人担忧,你的建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