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陈宁,茶陵人。元末为镇江小吏,从军至集庆,馆于军帅...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陈宁,茶陵人。元末为镇江小吏,从军至集庆,馆于军帅家,代军帅上书言事。太祖览之称善,召试檄文,词意雄伟,乃用为行省掾吏。时方四征,羽书帝午,宁酬答整暇,事无留滞,太祖益才之。淮安纳款,奉命征其兵,抵高邮,为吴人所获。宁抗论不屈,释还,擢广德知府。会大旱,乞免民租,不许。宁自诣太祖奏曰:“民饥如此,犹征租不已,是为张士诚驱民也。”太祖壮而听之。

辛丑除枢密院都事癸卯迁提刑按察司佥事明年改浙东按察使有小隶讼其隐过宁已擢中书参议太祖亲鞫之宁首服系应天狱一岁吴元年冬尽将决太祖惜其才命诸将数其罪而宥之用为太仓市舶提举。                            

洪武元年召拜司农卿,迁兵部尚书。明年出为松江知府。用严为治,积岁蠹弊,多所厘革。寻改山西行省参政。召拜参知政事,知吏、户、礼三部事。宁,初名亮,至是赐名宁。

三年,坐事出知苏州。寻改浙江行省参政,未行,用胡惟庸荐,召为御史中丞。太祖尝御东阁,免冠而栉。宁与侍御史商暠入奏事,太祖见之,遂移入便殿,遣人止宁毋入。栉已,整冠出阁,始命入见。六年命兼领国子监事。俄拜右御史大夫。八月遣释奠先师。丞相胡惟庸、参政冯冕、诚意伯刘基不陪祀而受胙,太祖以宁不举奏,亦停俸半月。自是,不预祭者不颁胙。久之,进左御史大夫。

宁有才气,而性特严刻。其在苏州征赋苛急,尝烧铁烙人肌肤。吏民苦之,号为陈烙铁。及居宪台,益务威严。太祖尝责之,宁不能改。其子孟麟亦数谏,宁怒,捶之数百,竟死。太祖深恶其不情,曰:“宁于其子如此,奚有于君父耶!”宁闻之惧,遂与惟庸通谋。十三年正月,惟庸事发,宁亦伏诛。

(节选自《明史·奸臣列传·一九六卷》)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馆于军帅家               馆:寄居

B. 太祖益才之。             才:认为……有才干

C. 多所厘革。               厘:治理

D. 免冠而栉                 栉:洗头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召试檄文,词意雄伟,乃用为行省掾吏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B. 丞相胡惟庸、参政冯冕、诚意伯刘基不陪祀而受胙     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

C. 太祖以宁不举奏,亦停俸半月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D. 久之,进左御史大夫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3.以下六句话,编为四组,全都能表明陈宁有才无德的一组是(3分)

① 太祖览之称善,召试檄文,词意雄伟。

② 宁酬答整暇,事无留滞,太祖益才之。

③ 奉命征其兵,抵高邮,为吴人所获。                                    

④ 自是,不预祭者不颁胙。

⑤ 其在苏州征赋苛急,尝烧铁烙人肌肤。                                    

⑥ 宁闻之惧,遂与惟庸通谋。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陈宁向太祖进谏,善于变通陈情。一次他乞免民租,未得到允许,就向太祖面奏,以征租不止会把百姓赶跑为由,说服了太祖。

B. 陈宁虽有才气,但性情严酷刻薄。他在苏州做知府时,征赋苛急,曾烧红了铁烙人肌肤。官居高位后,仍不听太祖的指责,也不听儿子的多次劝阻,反而恼怒,将儿子捶打数百至死。

C. 太祖对陈宁虽爱其才,但恨其恶,不姑息。陈宁在提拔为中书参议后,因隐过被揭发,坐了一年牢。因为没举奏丞相胡惟庸等不陪祀而受胙,被停了半个月薪水。终因与胡惟庸勾结,二人一同被杀。

D. 陈宁是一个奸臣,有才无德。他在广德任知府时,乞免民租,而在苏州知府任上时,却征赋苛急;虽以严为治,取得一点政绩,但严刻之中丧失人性,致使官民苦不堪言,乃至太祖恨恶之极。

5.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4分)

辛丑除枢密院都事癸卯迁提刑按察司佥事明年改浙东按察使有小隶讼其隐过宁已擢中书参议太祖亲鞫之宁首服系应天狱一岁吴元年冬尽将决太祖惜其才命诸将数其罪而宥之用为太仓市舶提举。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宁自诣太祖奏曰:“民饥如此,犹征租不已,是为张士诚驱民也。”太祖壮而听之。

 

②三年,坐事出知苏州。

 

1.D 2.C 3.A 4.C 5.(1)辛丑除枢密院都事/癸卯迁提刑按察司佥事/明年改浙东按察使/有小隶讼其隐过/宁已擢中书参议/太祖亲鞫之/宁首服/系应天狱一岁/吴元年/冬尽将决/太祖惜其才/命诸将数其罪而宥之/用为太仓市舶提举。(每错断、漏断3处扣一分,扣完为止。)(2)①陈宁自己到太祖那儿报告说:“老百姓遇上像这样的饥荒,朝廷还征租不止,这是替张士诚那儿驱赶百姓啊。”太祖认为他勇敢眼光远大,听从了他的意见。(诣:到……去。壮:认为勇敢、有眼光。“诣”、“壮”各1分,文意1分。) ②洪武三年,因犯错受罚离开京城做苏州知府。(坐:因犯……罪或错误。知:做……的知府。“坐”、“知”各1分,文意1分。) 【解析】 1.D(栉:梳头) 2.C(A.副词,于是,就/副词,却,竟然。B.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顺接,就。C.都是介词,因,因为。D.衬音助词,用来调节音节,不译/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3.A(③是写陈宁被抓获。④是写发放祭肉的一条规定。均与德才无关。) 4.C(原文基本如此,但也有姑息情节。陈宁坐了一年牢后,本应处决,太祖过爱其才,还是免了他死罪,并用他做太仓市舶提举。对陈宁严酷行为也未处治。) 5. 参考译文: 陈宁是茶陵人。元朝末年做了镇江的低级军官,跟随军队到了集庆。寄居在军队首领家,代军队首领起草报告说明军情。太祖看了报告说好,召入让他写讨敌文告,言词大气,就任用他做了行省掾吏。当时正四面征讨,调兵文告纷繁,陈宁处理起来严谨从容,工作没有耽搁,太祖更认为他有才干。到淮安收款,奉命征调那里的部队,到达高邮时,被张士诚抓获。陈宁直言不屈,被放回,朝廷提拔他为广德知府。正碰上大旱,陈宁请求免除百姓田租,未得同意。陈宁自己到太祖那儿报告说:“老百姓遇上像这样的饥荒,朝廷还征租不止,这是替张士诚那儿驱赶百姓啊。”太祖认为他勇敢眼光远大,听从了他的意见。 辛丑年任枢密院都事。癸卯年升为提刑按察司检事。第二年改任浙东按察使。有个差役揭发了他未暴露的过错,当时陈宁已被提拔为中书参议,太祖亲自审问了他,陈宁坦白了,被囚在应天监狱一年。吴元年,冬天过了将要处决他,太祖爱惜他的才干,命各将领列举他的罪过,免了死罪,用他做太仓市舶提举。 洪武元年下令封他为司农卿,升兵部尚书。第二年出京任松江知府。从严理政,多年弊政,有很多改变。不久改任山西行省参政。朝廷下令封为参知政事,掌管吏、户、礼三部政事。陈宁,原名亮,到这时皇上赐名宁。 洪武三年,因犯错受罚离开京城做苏州知府。不久改任浙江行省参政,未出发,因胡惟庸举荐,朝廷召他为御使中丞。太祖曾到东阁,脱下帽子梳头。陈宁跟御使商暠进阁报告工作,太祖看到他俩,就移步进便殿,叫人阻止陈宁不要进来。梳头完毕,整理好帽子出了东阁,才命令进见。洪武六年,命他兼管国子监的工作。不久做了御史大夫。八月派他祭奠先圣先师。丞相胡惟庸、参政冯冕、诚意伯刘基不陪同祭祀却领了祭肉,太祖因陈宁不检举报告,也停了他半个月的薪水。从这以后,不参加祭祀的人不发放祭肉。很久以后,升任左御史大夫。 陈宁有才能魄力,但性情严酷刻薄。他在苏州征收赋税烦细严峻,曾烧红了铁烙人皮肤。官民深受其苦,称他为陈烙铁。等到处在高级官吏的位子上,更加追求威严。太祖曾批评过他,陈宁不改。他的儿子孟麟也多次劝诫,陈宁恼怒了,捶打儿子几百下,打死了。太祖十分不满他不讲人性,说“陈宁对自己的儿子都这样,对于君父会有什么心肠呢!”陈宁听说后很害怕,就跟胡惟庸串通密谋。洪武十三年正月,胡惟庸案发,陈宁也被处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把下面的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 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统治更为颓败,开平人民迫于生计,开始大批出洋谋生,经过一辈乃至数辈人的艰苦拼搏渐渐有些产业。

② 开平市地势低洼,河网密布,而过去水利失修,每遇台风暴雨,常有洪涝之忧。

③ 因此,清初即有乡民建筑碉楼作为防涝防匪之用。

④ 广东开平碉楼的兴起与开平市的地理环境和过去的社会治安密切相关。

⑤ 到了民国战乱更为频仍,匪患尤为猖獗,而开平因山水交融,水陆交通方便,一些华侨为了家眷安全,财产不受损失,在回乡建新屋时,纷纷建成各式各样碉楼式的楼宇。

⑥ 加上其所辖之境,原为新会、台山、恩平、新兴四县边远交界之地,向来有“四不管”之称,社会秩序较为混乱。

A. ②⑥③①⑤④        B. ④②⑥③①⑤        C. ②③①⑥⑤④        D. ④①②⑤⑥③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2011夏季达沃斯论坛9月16日在大连落下帷幕。在3天的会期内,全球政商界精英围绕“关注增长质量,掌控经济格局”这一主题,就低碳增长、变革性创新、移动经济、城市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热议全球经济形势及其发生的变化,把脉世界经济走势。

B. 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吴德林则在“深港合作论坛”上透露,国务院批复成立了国务院24个部委和广东省、香港、深圳组成的《前海建设部级联席会议制度》,“前海建设部级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将于9月27日在北京举行。

C. 这一次亚锦赛上中华台北队的表现或许并不能成为一个衡量的标准,但毋庸置疑,宝岛篮球和内地篮球越来越多的交流带来的必定是一种促进。看看在本届亚锦赛中取得巨大成功的约旦,中华台北CBA的取经之路会走得更坚实,韬光养晦,收获在未来。

D. 俏江南餐饮集团一直在野心勃勃的宣传它的上市计划,但是今年3月份提交给证监会的上市申请一直到现在仍然了无音讯。有分析人士认为:这是由于近期频出食品安全事件,证监会已经暂缓了餐饮行业的上市所造成的。

 

查看答案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已经被反对派三面合围,持续近半年的内战也进入了倒计时。一代枭雄卡扎菲叱咤风云四十余年最终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令人喟叹。卡扎菲并非毫无政治手腕,他曾在大国之间折冲樽俎,并屡次躲过对手的暗杀。但是,面对民众的群起反抗,卡扎菲一直不能接受现实并且被动应付。在国际上,他被西方世界视为“独裁者”,盟友江河日下;在国内,他被挥舞旧王朝旗帜的民众看做“暴君”,昔日同袍战友也渐渐地离他而去。

A. 叱咤风云        B. 四面楚歌      C. 折冲樽俎        D. 江河日下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应届/应聘              滂沱/磅礴             炮制/越俎代庖

B.悄悄/悄然              调羹/调包             辎重/锱铢必较

C.谥号/裨益               跬步/傀儡             拒载/载歌载舞

D.铺板/铺张               骨髓/绥靖             匝道/砸锅卖铁

 

查看答案

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
看护父亲的孩子        [意] 亚米契斯
一个春雨绵绵的早晨,一个满身泥水的乡下孩子,来到那不勒斯市一家著名的医院门口,递了一封信给看门人说要找他入院不久的父亲。看门人瞥了一眼信的大致内容就叫了一个护士领孩子过去。
看着病人的样子,孩子哭起来。病人很瘦,头发变白了,胡须变长了,肿胀的脸又青又暗,皮肤像要破裂似的发亮,眼睛变小了,嘴唇变厚了,全然不像父亲平日的模样,只有额头轮廓和眉毛还有点像父亲。孩子叫着:
“父亲!父亲!认得我吗?我是西西洛!母亲不能来,叫我来照顾你。请看看我,跟我说句话吧!”
病人看了孩子一会儿,又闭上眼睛。
“父亲!父亲!你怎么了?我是你的儿子西西洛啊!”
西西洛正焦急地呼唤着,有人用手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抬头一看,原来是医生。“不要担心,他脸上发丹毒了。虽然病情很厉害,但还有希望。你要细心照顾他,你在这里真是再好不过了。”医生说。
从此,西西洛就细心地照顾起父亲来。病人常常看着西西洛,好像不很清醒,不过注视他的时间慢慢变长了。当西西洛用手帕捂着眼睛哭的时候,病人总是凝视着他,有一次嘴唇微动,好像要说什么。经常昏睡的他每当清醒一点儿的时候,总是睁开眼睛寻找看护他的人。每当这时西西洛也很高兴,就把母亲、妹妹们的事情以及平时盼父亲回国的情形都说给他听,又用深情的话劝慰病人。
到了第五天,病人的病情忽然加重,护士送来的药和食品,只有西西洛喂他才肯吃。
下午四点钟,守在病床边的西西洛正独自流泪,忽然听见屋外有人说话:“护士小姐,再见!”
熟悉的声音使西西洛跳了起来,他冲出了病房。
一个胳膊上缠着绷带的人站在那里,——“父亲”!那人回头一看,也叫起来:“西西洛!”
“啊!西西洛,这是怎么回事?你母亲来信说你已经来到医院了,快把我担心死了!西西洛!怎么这样憔悴?我已经好了,母亲、孔赛德拉、小宝宝都好吗?我正要出院。天呀!竟有这样阴差阳错的事!”
西西洛想说家里的情况,可说不出话来。
“走吧!我们今晚还能赶到家。”父亲拉他走,可西西洛一动不动,却回头看着那病人。病人也睁大眼睛注视着西西洛。 “请等一等,父亲!我现在还不能回去。我在这里住了5天,已经把他当作你了。我那么爱他,你看他看我的眼神!他不能没有我。父亲!请暂时让我留在这里吧!”
父亲犹豫不决,看看儿子,又看看病人,问周围的人:“他是谁?”
“跟你一样,也是个农村人,刚从国外做工回来,恰好跟你同一天住进医院。进来的时候不省人事,话也不能说了。家里人好像不在附近。他准是把你的儿子当成自己的儿子了。”
病人仍看着西西洛。
“那么你留在这里吧,善良的孩子。我先回去让你母亲放心。这几块钱你当作零用。”父亲说完,吻了吻儿子的额头就走了。
西西洛回到病床旁边,病人似乎安心了,西西洛不离病人半步,病人也紧紧盯着西西洛,吃力地动着嘴唇想要说些什么,眼神很和善,只是瞳孔渐渐缩小而且渐渐昏暗起来。西西洛紧紧握住病人的手,病人睁开眼,看了看西西洛就闭上了。
“他去了!”西西洛叫着。
“回去吧,善良的孩子。神会保佑你这样的人的,你将来会得到幸福的!”
护士把窗台上养着的花取来一束交给西西洛:“没什么可送你的,请收下这花当作纪念吧!”
“谢谢!”西西洛收下花,擦着眼泪。“但是我要走远路,花会枯萎的。”说完将花撒在病床四周,“把这花留下当作纪念吧,谢谢医生和护士小姐!谢谢大家!”
西西洛忽然不知道该如何叫他,想了一下,就用几天来已经习惯的称呼说:“再见,父亲!”说着背起衣服包,缓缓向外走去。
外面天亮了。                          (摘自《精品小说》,有删改)
1.小说首尾都有一段精短的景物描写,说说它们在文中的作用。(6分)
                                                                                                                                                                                                      
2.明明是西西洛认错了父亲,作品为什么还以“看护父亲的孩子”为题?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4分)
                                                                                                                                                                                                           
3.文中对病人有两处关于嘴唇的动作描写:①“有一次嘴唇微动,好像要说什么。”②“吃力地动着嘴唇想要说些什么。”病人到底要说什么?试作探究。(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