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2007年11月9日,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草案)公布,调整方案中重要一条是:...

2007年11月9日,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草案)公布,调整方案中重要一条是:五一假期减为1天,清明、端午、中秋各放假1天。此举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并在11月9日~15日期间征求民意。以下是调查的数据统计,请阅读分析后回答问题。(6分)

6ec8aac122bd4f6e调查对象

统计结果

调查内容

青少年

中老年

城镇居民

乡村居民

城镇居民

乡村居民

支持调整方案

 86.5%

68.7%

76.6%

68.1%

反对调整方案

13.5%

31.3%

23.4%

31.9%

 

 

根据上表的调查结果,你得出什么结论,请分条列出:

                                                                               

                                                                  

 

①大多数人支持“调整方案”。②青少年比中老年更支持“调整方案”。③城镇居民比乡村居民更支持“调整方案”。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某县教育局丁局长在欢迎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x x x的大会上致辞说:“x老师是现代伟大的语文改革家,是我们崇敬的导师和偶像,我代表全县人民十分虔诚地欢迎他的到来……”x老师听了很不自在,在场的语文老师都议论纷纷。

丁局长的欢迎词确实让人“不自在”,让人“议论纷纷”,试指出3点不得体的地方并改正。(分)

答:错误:               ,改正:              

错误:               ,改正:              

错误:               ,改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

 

那些柔软的或坚硬的时光

徐怀谦

    ①“柔软时光”四个字,大约是属于丽江古城的专利。漫步在商铺林立、灯红酒绿的丽江古城,不时会有“柔软时光”、“一米阳光”之类的客栈、酒吧,懒洋洋地探出幌子,挽留你的脚步。幌子上的广告语有点特别,多是“聊天、偶遇、看书、发呆、晒太阳、赏月、恍惚、游离、做梦、睡觉”之类的词汇,让都市人看了,不免立马恍惚起来。

②想起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为了告别的聚会》。书中写美国富翁巴特里弗对捷克人的生活有这样一番评价:“在这个国家,人们不会欣赏早晨。闹钟打破了他们的美梦,他们突然醒来,就像是被斧头砍了一下。他们立刻使自己投入一种毫无乐趣的奔忙之中,请问,这样一种不适宜的紧张的早晨,怎么可能会有一个像样的白天!那些每天早晨伴着他们恰当地称为‘闹钟’的一阵铃声开始生活的人,他们发生了什么呢?他们一天天变得习惯于紧张,而不习惯于快活。相信我,人的性格是由他们的早晨决定的。”

    ③巴特里弗的话有点“饱汉不知饿汉饥”的味道。为了生计,都市里的人有几个不是伴随着闹钟开始一天忙碌的?可是从人的本性来说,谁不想好好地睡个懒觉,让自己的早晨乃至一生都过得从容一些?

    ④所以当都市人真的抽身出来,来到丽江古城,沿光滑的石板街寻觅当年马帮的足迹;在粉墙黛瓦的古屋前倾听岁月的诉说,看清澈的小溪水流走昔日的繁华与衰落,或者,踅进茶馆或酒吧,在一壶茶或一杯酒中品味友情的绵长,从街上陌生行人的面孔上阅读人世的沧桑,这一刻,你才会卸下生命中的很多重负,感觉到一份从未有过的闲适与从容。

    ⑤这就是所谓的柔软时光吧?可它只属于有钱和有闲的人。

    ⑥在丽江木王府驿栈小住一晚,淅淅沥沥的雨声安谧了我漂泊的心。睡得奇好,醒来得就早,心想太阳是晒不到了,那就出去淋淋雨吧。推门出去,是黎明前的黑暗,灯光是有的,一副睡眼惺忪的样子,行人也是有的,三三两两,步履匆匆。是些什么人呢?看清了,主要有三类:一是上学的小孩子,二是环卫工人,三是赶早买菜或上货的人。孩子是怕人的,见了我的相机,全都躲着镜头跑开去,硕大的书包在他们屁股后晃呀晃的,让我想起正上小学的女儿。这个点儿,是女儿起床的时间,可是丽江的孩子已经奔跑在石板街上了。国学大师南怀瑾说现代教育把小孩子弄得都架着眼镜,国家一旦有事,这些人出来当兵打仗,先要报告敌人慢点放炮,说我眼镜还没戴好呢。最近媒体报道成都有个12岁的女孩,每天清晨四五点钟就在成都街头替生病的姨妈打扫卫生。时光对于这些孩子和大人来说,是柔软还是坚硬呢?

    ⑦不错,柔软只属于有钱和有闲的人,而坚硬总是“偏爱”那些贫穷和苦难的人。丽江有大把大把的柔软时光,可是它们是由那过着坚硬生活的人支撑起来的。至于熙来攘往的游客,丽江不过是他们释放心情的一个驿站,要他们以此为家,一辈子就那么柔软下去,也绝无可能,不是财力不济,而是人总要在创造和奉献中体会快乐,实现价值,一味柔软,就变成了颓废。

    ⑧所以,对于芸芸众生来说,得柔软时就尽情享受那片刻的柔软;处于坚硬时光时,也不气馁,不自弃,而是以坚硬的意志去改善境遇,超越自我,像贝多芬那样,“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这样的人生,才不枉过吧。

 

1.简要解释“饱汉不知饿汉饥”在文中的含义。(4分)

2.文章开头说“‘柔软时光’四个字,大约是属于丽江古城的专利”的理由有哪些?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条叙述。(6分)

3.作者用“柔软”和“坚硬”分别形容怎样的时光?这样用词有什么好处?请结合语境作简要赏析。(6分)

4.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第七段划线句子的理解。(6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⑴杜甫在《兵车行》中解释自己重女轻男的反传统观念的原因的一句是“                                           ”。

细草微风岸,                                      。(杜甫《旅夜书怀》)

(2)孔子曾对“学”与“思”二者的关系作过辩证论述,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

                               ,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客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司马迁《屈原列传》)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晚清五律,然后回答问题。(8分)

夜舟泊吴城  陈三立

夜气冥冥白,柳丝窈窈青。孤篷寒上月,微浪隐移星。

灯火喧渔港,沧桑换独腥。犹怀中兴略,听角望湖亭。

    【注释】陈三立:清末著名维新派骨干陈宝箴之子。此诗作于光绪二十七年二月,诗人回南昌西山祭扫父墓,舟行夜泊于鄱阳湖畔的吴城。

  (1)试从景与情的角度简要分析全诗。(4分)

  (2)“孤篷寒上月”一句句式上有什么特点?这样的句式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每小题3分,共9分)

 

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赵氏。秦时已并天下,略定杨越,置桂林、南海、象郡,以谪徙民,与越杂处十三岁。佗,秦时用为南海龙川令。至二世时,南海尉任嚣病且死,召龙川令赵佗语曰:“闻陈胜等作乱,秦为无道,天下苦之,项羽、刘季、陈胜、吴广等州郡各共兴军聚众,虎争天下,中国扰乱,未知所安,豪杰畔秦相立。南海僻远,吾恐盗兵侵地至此,吾欲兴兵绝道,自备,待诸侯变,会病甚。且番禺负山险,阻南海,东西数千里,颇有中国人相辅,此亦一州之主也,可以立国。郡中长吏无足与言者,故召公告之。”即被佗书,行南海尉事。嚣死,佗即移檄告横浦、阳山、湟溪关曰:“盗兵且至,急绝道聚兵自守!”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吏,以其党为假①守。秦已破灭,佗即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

    高帝已定天下,为中国劳苦,故释佗弗诛。汉十一年,遣陆贾因立佗为南越王,与剖符②通使,和集百越,毋为南边患害,与长沙接境。

高后时,有司请禁南越关市铁器。佗曰:“高帝立我,通使物,今高后听谗臣,别异蛮夷,隔绝器物,此必长沙王计也。欲倚中国,击灭南越而并王之,自为功也。”于是佗乃自尊号为南越武帝,发兵攻长沙边邑。败数县而去焉。高后遣将军隆虑侯周灶往击之。会暑湿,士卒大疫,兵不能逾岭。岁余,高后崩,即罢兵。佗因此以兵威边。财物赂遗阁越、西瓯、骆,役属焉,东西万余里。乃乘黄屋左纛,称制③,与中国侔④。                                                                                                                           

(《史记·南越列传》)

 

注:①假:代理。②剖符:皇帝分封诸侯用的符信。③称制:自称皇帝。④侔:相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郡中长吏无足与言者       足:值得

  B.秦为无道,天下苦之       苦:痛苦

  C.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吏     稍:逐渐,渐渐

  D.败数县而去焉             去:离开,离去

2.下列选项中,全部说明赵佗能够“割据自立”的原因的一组是(    )

    ①秦为无道,天下苦之    ②中国扰乱,未知所安

    ③恐盗兵侵地至此    ④番禺负山险,阻南海

    ⑤颇有中国人相辅    ⑥高后听谗臣,别异蛮夷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④    D.③⑤⑥

3.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二世时,赵佗担任南海郡龙川县县令,是任嚣的下属,后得到任嚣的信任,代任南海郡尉的职务。

  B.高后执政时期,禁止赵佗在边关设市进行铁器贸易,并派大军征讨赵佗,攻占了赵佗的好几座县城。

  C.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后,由于中原百姓困苦,无暇他顾,被迫封赵佗为南越王,以保持南方的安定。

  D.高后驾崩后,赵佗用财物收买百越各部落,使他们归附南越,进而扩展疆土,与汉朝天子分庭抗礼。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吾恐盗兵侵地至此,吾欲兴兵绝道,自备,待诸侯变,会病甚。(5分)

    译文:                                                      

    ②高帝已定天下,为中国劳苦,故释佗弗诛。(5分)

译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