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东岗晚步 李弥逊① 饭饱东岗晚杖藜,石梁横渡绿秧畦...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东岗晚步
李弥逊
饭饱东岗晚杖藜,石梁横渡绿秧畦。深行径险从牛后,小立台高出鸟栖。
问舍谁人村远近,唤船别浦水东西。自怜头白江山里,回首中原正鼓鼙。
[注]①李弥逊是南宋初年主张抗金、反对议和的一位重要人物,因反对秦桧向金人求和,被罢黜归田,隐居连江西山。
1.这首诗围绕“晚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和人物构成的?请简要概括。(5分)
答:                                                                            
                                                                                
2.在诗歌的尾联中,诗人为何“自怜”?从整首诗来看,诗人用了什么手法结尾?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6分)
答:                                                                            
                                                                                

 

1.第一问:这首诗围绕“晚步”,描绘了一幅清新淡雅、别具田园情调的画面。 第二问:画面构成:石梁秧畦、谷深道狭、栖鸟归林、行人问路、渡者唤船等。 2.第一问:眼前江山如画,使诗人联想到中原故土战火纷飞,国土沦丧,深感自己人近暮年,闲居田园,无法挽救国家命运,不由感伤自怜。 第二问:从整首诗来看,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结尾,前六句所写的优美的田园景象与结尾两句所写的中原战火纷飞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第三问:鲜明地突出了诗人身处江湖而心系国事的胸襟。 【解析】 1.第一问2分,第二问3分。 2.第一问3分,第二问2分,第三问1分,意思答对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刘福,徐州下邳人。少倜傥,魁岸有膂力。周显德中,世宗征淮南,福徒步谒见于寿春。世宗奇之,因留麾下。每出战,则令福率卫士为先锋,与破紫金山砦。淮南平,录功授怀德指挥使。
  宋初,迁横海指挥使,率所部隶步帅刘光毅,由峡路征蜀。比至成都,孟昶已降。大将王全斌部送降卒归京师,至绵州,降卒盗库兵,劫蜀旧将全师雄以叛,焚庐舍,剽财货以去。刺史成彦饶以同、华兵百余人守其城,全斌遣米光绪将七百骑及福所部以屯护之。光绪尽杀师雄妻孥,师雄领叛卒,益聚村民十余万众,攻城益急。会龙捷指挥使田绍斌率精锐百骑,由东山西北行,福领所部由山南行,出贼不意,夹击之。贼众大溃,斩首及溺江死者以万计,以功授虎捷都虞候。继隶曹彬麾下,平江南。还,授指挥使,领蔚州刺史。从太宗克并、汾,迁马步都军头、武州团练使。端拱初,出为洺州防御使。二年,改雄州防御使兼本州兵马部署。雄州地控边塞,常屯重兵。福至部,按行城垒,调镇兵以给缮完,出私钱以资宴犒,寇虽大至,而恃以无恐矣。淳化初,迁凉州观察使、判雄州事。二年,卒,年六十四。赠太傅。
福虽不学,而御下有方略,为政简易,人甚德之。领雄州五年,郡境宁谧。福既贵,诸子尝劝起大第,福怒曰:“我受禄厚,足以僦舍以庇。汝曹既无尺寸功以报朝廷,岂可营度居室,为自安计乎?”卒不许。既死,上闻其言,赐其子白金五千两,使市第宅。
(选自《宋史·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比至成都,孟昶已降比:邻近

B.为政简易,人甚德之德:感激

C.我受禄厚,足以僦舍以庇僦:租赁

D.赐其子白金五千两,使市第宅市:购买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刘福“御下有方略,为政简易”的一组是(  )(3分)
①每出战,则令福率卫士为先锋,与破紫金山砦。
②福领所部由山南行,出贼不意,夹击之。
③从太宗克并、汾,迁马步都军头、武州团练使。
④出私钱以资宴犒,寇虽大至,而恃以无恐矣。
⑤领雄州五年,郡境宁谧。
⑥福既贵,诸子尝劝起大第,福怒曰:“我受禄厚,足以僦舍以庇。”

A.①②⑥

B.②④⑤

C.③④⑥

D.①③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刘福年轻时身材高大魁梧又很有力气,因此世宗认为此人很有特点,于是他留作部下。

B.在王全斌押送降卒回京的路上,降部中的盗贼劫持了全师雄并且烧毁房屋,抢夺财物。

C.刘福跟随太宗攻下并州、汾州后先升后降,在被贬为洺州防御使两年后,又一次改任。

D.刘福最终也没有答应建造气派府第的请求,因为他认为依靠俸禄所住的地方已经足够。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福至部,按行城垒,调镇兵以给缮完,出私钱以资宴犒,寇虽大至,而恃以无恐矣。(5分)
译文:                                                                      
                                                                            
(2)汝曹既无尺寸功以报朝廷,岂可营度居室,为自安计乎?(5分)
译文: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灾难新闻的积极作用
西方媒体重视负面报道,其新闻主题多由“反常”和“冲突”构成,因而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享有重要地位。另外,西方记者对灾难事件的报道往往反映迅速、事实准确,不仅不隐瞒负面因素,而且还充分展示灾难细节,纵观普利策新闻奖历年获奖作品不难发现灾难新闻占有相当比重。
我国新闻媒体历来把正面报道作为新闻传播内容的主流。今天,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受新闻事业、新闻报道规律的支配以及政府支持、受众需要的推动,负面报道包括灾难新闻开始较多地出现在大众媒体的视野中。隐瞒数字和拖延时间的做法已经被多数记者抛弃。
不可否认,时至今日,国内新闻机构对灾难新闻的报道仍抱有很强的畏惧态度,至少有很深的戒备心理。其实,灾难新闻也有其多方面的积极作用,从中我们也可看出对灾难新闻应持的态度,应如何通过灾难新闻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等。
具体来说,灾难新闻有如下几方面的积极作用。
首先,灾难新闻能减少谣言的传播机会。新闻反映现实,灾难新闻在报道内容与规模上与灾难现实发生的频率、影响是一致的。但是,媒介议程与真实世界是有差异的。作为客观报道的灾难新闻,也是与真实世界有差异的。但它不等于无根无据的谣言,相反,它与谣言是针锋相对的。
消除对灾难新闻的阻碍因素,能化解众多非常矛盾,而使灾难新闻在一定程度上向常规新闻转化。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对灾难事件的采访活动并非毫无限制,但主要的方面是合作和服务,争取新闻舆论上的主动权,减少谣言传播的机会,这种方式值得借鉴。如,瑞士航空公司1998年9月9日凌晨4时30分发生麦道——11大型客机坠毁死难229人的特大空难事故后,公司于清晨8时30分即主动举行记者招待会予以公布,而后连续两个星期,公司有关部门每天24小时都有人回答记者的问题,协助记者了解情况。公司妥善处理了公司历史上这起最大的空难事故,这种明智的做法也得到了新闻界的善意合作。后来的事实表明,瑞士航空公司仍保持了良好的声誉,并未因此事故而使公司发生信誉危机,这主要应得益于公司在灾难事件发生后,与媒体的主动合作。
其次,灾难新闻对媒体影响力的提升。灾难新闻具有很强的广告效应,是展示媒体实力、提高影响力的难得机遇。如在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中,香港凤凰卫视切断其他节目乃至广告,连续长时间进行现场直播和相关报道,使自己赢得了广泛声誉。内地一些地方电视台甚至直接转播凤凰卫视的画面。在“9·11”事件发生后,《纽约时报》迅速推出了题为“国家受到挑战”的特刊,通过新闻报道、评论、照片、漫画等形式,对纽约、华盛顿的恐怖袭击进行了全景式的连续报道,并就此事对全球安全局势的影响进行了综合性的阐述,反响强烈。在86届普利策新闻奖(美国传媒的最高荣誉奖)中,《纽约时报》成为了最大的赢家,夺得了公众服务贡献奖、深度报道奖、国际报道奖、新闻评论奖、独家报道奖、突发新闻摄影奖和专题新闻摄影奖等7个奖项,这也是史无前例的。传媒如果在这些事件上保持沉默,就会被受众视为“无用”,将失去公信力和威信,丧失报道的权威性。
第三,灾难新闻成为衡量政府及传媒是否文明开放与诚信的试金石。从根本上说,文明社会、公民社会的政府要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它是公众利益的执行者。一个国家的媒体对灾难事件进行不全面、不充分甚至不真实的报道,很可能会造成该国在世界舆论上的被动。因此,要提升国家形象,改变传媒的形象,必须消除对灾难新闻的种种阻碍,实现开放。况且在现代条件下,要封锁消息已显得困难而被动。据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的抽样调查,上海市民第一次获知美国“9·11”事件的渠道依次为:电视57.3%、人际传播21.1%、广播13.3%、报纸6.3%、网络2.1%。传播的多元化、国际化显而易见。
天灾,不可抗拒。人祸,重在防范。灾难新闻能唤起人们去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因而要将它提到应有的地位,让它发挥更多的作用。我们的新闻是意识形态上层建筑,理应在政治和民众之间建立沟通的渠道,真实客观地去报道真相,反思人们的行为,发挥社会守望者的功能。
(文章有删改,题目是编者加的)
1.下列关于我国媒体与西方媒体对“灾难新闻”的态度所做的比较,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我国新闻媒体历来把正面报道作为新闻传播内容的主流;西方媒体则重视负面报道,其新闻主题多由“反常”和“冲突”构成,

B.今天,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灾难新闻开始较多地出现在我国大众媒体的视野中;
在西方媒体中,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享有重要地位,这已经由来已久。

C.今天,我国记者都已经抛弃对灾难新闻隐瞒数字和拖延时间的做法;西方记者对灾难事件的报道往往反映迅速、事实准确。

D.时至今日,国内新闻机构对灾难新闻的报道仍抱有很强的畏惧态度;而西方媒体报道灾难新闻不仅不隐瞒负面因素,而且还充分展示灾难细节。

2.下列关于“灾难新闻”的作用的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首先,灾难新闻能减少谣言的传播机会,化解众多非常矛盾,从而使灾难新闻转化为常规新闻。

B.其次,灾难新闻能提升媒体的影响力。因为灾难新闻具有很强的广告效应,是展示媒体实力、提高其自身影响力的难得机遇。

C.第三,灾难新闻可以衡量政府及传媒是否文明开放与诚信。一个国家的媒体对灾难事件进行的全面、充分而真实的报道,定会使该国在世界舆论上占据主动。

D.其实,灾难新闻也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灾难新闻所持的不同态度,看到灾难新闻对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起到的积极促进作用。

3.下列推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瑞士航空公司在遇到了公司历史上最大的空难事故后,仍能保持良好的声誉,主要是由于他们得到了新闻界积极主动而充满善意的合作。

B.在第86届普利策新闻奖评奖中,《纽约时报》因深度报道“9·11”恐怖袭击事件,而成为了最大的赢家,这说明他们的实力高于同样报道此事的香港凤凰卫视。

C.要提升国家形象,必须消除对灾难新闻的种种阻碍,实现开放。因为一旦媒体在灾难事件上保持沉默,就会被公众视为“无用”,从而使国家在舆论上丧失主动权。

D.灾难新闻能唤起人们去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因而要给予它应有的地位。我们的新闻媒体理应真实客观地去报道真相,反思人们的行为,充当好社会守望者的角色。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有句话大家很熟悉“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有人说这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也有人说这是一种投入专注的境界。
(2)和这句话相反的对联更有名: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是明末东林党领袖顾宪成给东林书院撰写的对联。
(3)一位大学生的理想:我的胳膊太短,只能拥抱我的爱人和我的孩子;国家的胸怀很宽广,尽管让她拥抱我吧!
(4)专注于物理学的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你在读书,在这一前提下,母亲的身体、物价的涨落、节能与减排……这些似乎真的不用你去关心,可是,你真的不用关心吗?
请全面理解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受或看法。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大致相同。(6分)
上帝如果爱上一个人,                     上帝如果爱上一个人
就叫他流浪,东跑西奔,                                       
溪流、田野、高山和林莽,                                     
苍穹下随处可以安身。                                         

 

查看答案

请根据上下文,补写画线处的内容。要求:紧扣主题,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0个字。(5分)
积苦力学的经历给了曾国藩独特的启示。他发现。笨拙的人没有智力资本,因此。笨拙的人,因此抗打击能力特别强。笨拙的人不懂取巧,遇到问题只知硬钻过去,因此不留死角。相反,那些有小聪明的人不愿意下“困勉之功”,,基础打得松松垮垮。所以,,其实却是最快的,因为这是扎扎实实的成功,不留遗弊。
答: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