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原因是暴露于高温环境过久而引起身体体温调节机制的障碍而造成的。 |
|
B.根据美国总统奥巴马确定的撤军时间表,将在8月31日之前结束在伊拉克的战斗任务,撤出所有战斗部队,剩余大约5万人的部队将负责训练伊拉克部队,并为其提供支援等。 |
|
C.野菜过去一直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的青睐,就在这白眼与青睐之间,不会言语的它们也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
|
D.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中国力学之父钱伟长、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被国人誉为“三钱”,他们为中国人在今天这个“实力决定地位”的复杂国际环境中赢得了响亮的话语权。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刹那(shà)倥偬(zǒng)拗不过(niù)翠堤春晓(dī) |
|
B.戏谑(xuè)沏茶(qī)闹别扭(biè)蓦然回首(mò) |
|
C.噱头(xué)谮言(jiàn)揪辫子(jiū)文以载道(zài)[来 |
|
D.滂沱(pāng)浸渍(zé)压轴戏(zhòu)折冲樽俎(zǔ)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个太太多年来嘲笑对面的太太很懒惰:“那个女人的衣服,永远洗不干净。看她晾在院子里的衣服,总是有斑点,我真的不知道,她怎么会把衣服洗成那个样子。”直到有一天,有个朋友到她家才发现不是对面太太衣服洗不干净。细心的朋友拿了一块抹布,把她窗户上的灰渍抹干净了,说“这不是很干净吗?”原来是她家的窗户脏了。
一个人发现别人的错误总比发现自己的错误容易,而错怪别人也比检讨自己更简单。因而,生活当中,我们不妨经常提醒他人:“擦亮你的窗子。”而我们每个人也应该经常问自己:“自己的窗子擦亮了吗?”
请以“擦亮你的窗子”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为记叙文或议论文,字数800字以上。
阅读下面的《论语》语段,回答问题。(6分)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已矣乎①!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②者也。”(《公冶长》)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③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张》)
【注】①已矣乎:算了吧!指孔子恐其再也见不到“能见其过而内自讼”的人而叹息。已,止也。②讼:咎责、忏悔,检讨之意。③食:通“蚀”,指日月亏蚀。
结合上面语段,谈谈你对“自省”在自己人生成长中的理解与认识。
阅读以下两则材料,完成后面题目。(6分)
材料一:简体化汉字已使用了几十年,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郁钧剑、宋祖英、黄宏、关牧村等21位文艺界的政协委员联名递交了一份关于《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的提案》,建议在小学开始设置繁体字教育,将中国文化的根传承下去。
------《南方都市报》
材料二:近日,针对全国政协委员要求“小学设置繁体字教育”、“逐步恢复繁体字”的提案,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代表教育部作出回应,称“推广简化字”是法律的规定,教育部要依法行政。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则对依法推广简化字表示支持。
------ 《潇湘晨报》
对于上述现象,你有何看法?请你就此写一则100字左右的短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20分)
如果你为四郎哭泣
龙应台
①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可能找得出100个方式来回答“文化为什么重要”这个问题,但是我可以从一场戏说起。
②有一天台北演出《四郎探母》,我特地带了85岁的父亲去听。从小听他唱“我好比笼中鸟,有翅难展;我好比虎离山,受了孤单;我好比潜水龙,困在了沙滩……”,老人想必喜欢。
③遥远的10世纪,宋朝汉人和辽国胡人在荒凉的战场上连年交战。杨四郎家人一一壮烈阵亡,自己被敌人俘虏,娶了敌人的公主,在异域苟活15年。铁镜公主聪慧而善良,异乡对儿女已是故乡,但四郎对母亲的思念无法遏止。悲剧的高潮就在四郎深夜潜回宋营探望老母的片刻。卡在“汉贼不两立”的政治斗争之间,在爱情和亲情无法两全之间,在个人处境和国家利益严重冲突之间,已是中年的四郎跪在地上对母亲痛哭失声:“千拜万拜,赎不过儿的罪来……”
④我突然觉得身边的父亲有点异样,侧头看他,发现他已是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⑤父亲16岁那年,在湖南衡山乡下,挑了两个空竹篓到市场去,准备帮母亲买菜。路上碰见国民党政府招兵,这16岁的少年放下竹篓就跟着去了。此后在战争的炮火声中辗转流离,在两岸的斗争对峙中仓皇度日,70年岁月如江水漂月,一生不曾再见到那来不及道别的母亲。
⑥他的眼泪一直流,一直流。我只好紧握着他的手,不断地递纸巾。
⑦然后我发现,流泪的不只他。斜出去前一两排一位白发老人也在拭泪,隔座陪伴的中年儿子递过纸巾后,将一只手环抱着老人瘦弱的肩膀。
⑧谢幕以后,人们纷纷站起来,我才发现,啊,四周多的是中年儿女陪伴而来的老人家,有的拄着拐杖,有的坐着轮椅。他们不说话,因为眼里还有泪花。
⑨中年的儿女们彼此不识,但是在眼光接触的时候,沉默中仿佛已经交换了一组密码。是曲终人散的时候,人们正各奔东西,但是在那个当下,在那一个空间,这些互不相识的人变成了一个关系紧密、温情脉脉的群体。
⑩在那以后,我陪父亲去听过好几次《四郎探母》,每一次都会遇见父辈们和他们的中年子女;每一次都像一场灵魂的洗涤,感情的疗伤。
从《四郎探母》,我有醍醐灌顶似的发觉,是的,我懂了为什么《伊底帕斯》能在星空下演两千年仍让人震撼,为什么《李尔王》在400年后仍让人感动。
文化,或者说,艺术,做了什么呢?
它使孤独的个人为自己说不出的痛苦找到了名字和定义。少小离家老大失乡的老兵们从四郎的命运里认出了自己不可言喻的处境,认出了处境中的残酷和荒谬,而且,四郎的语言“千拜万拜,赎不过儿的罪来”
——为他拔出了深深扎进肉里无法拔出的自责和痛苦。艺术像一块沾了药水的纱布,轻轻擦拭他灵魂深处从未愈合的伤口。
文化艺术使孤立的个人,打开深锁自己的门,走出去,找到同类。他发现,他的经验不是孤立的而是共同的集体的经验,他的痛苦和喜悦,是一个可以与人分享的痛苦和喜悦。孤立的个人因而产生归属感。
它使零散的、疏离的各个小撮团体找到连结而转型成精神相通、休戚与共的社群。《四郎探母》把本来封锁孤立的经验变成共同的经验,塑成公共的记忆,从而增进了相互的理解,凝聚了社会的文化认同。白发苍苍的老兵,若有所感的中年儿女,或者对这段历史原本漠然的外人,在经历过《四郎探母》之后,已经变成一个拥有共同情感而彼此体谅的社会。
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而公民社会,因为不依赖皇权或神权来坚固它的底座,因此文化便是公民社会最重要的黏合剂。
1.这篇文章的标题很有特色,请试加以分析。(4分)
2.为什么《四郎探母》会令“父亲”及看过的老人“泣不成声”?(6分)
3.理解文中句子的含意。(4分)
(1)沉默中仿佛已经交换了一组密码。
(2)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
4.探究思考:请结合全文,谈谈“文化为什么重要”?(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