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人认为:现代人处于一种“另类生存”状...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人认为:现代人处于一种“另类生存”状态,人们把思考交给了电脑,把联系交给了手机,把腿脚交给了汽车,把健康交给了药丸。

    现代人应该有怎样的生存状态?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可以谈自己的感受和看法,也可以写自己的经历、他人的故事。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限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800字。

 

范例: 换一种生存状态 连日来躺在床上,我那浮躁的心渐渐平静下来。由于长时间操作电脑,视神经充血,我不得不双眼缠上绷带,精心养病。这段时间,我经常思考,我们是不是该换一种生存状态了。 当姐姐在床头为我读川端康成的《花未眠》,读到“凌晨四点,看到海棠花未眠”时,我不禁心头一颤。为了高考,通宵熬夜是常有的事。坐在电脑前,看课件,学案,在网上搜索一大堆的资料-----这一切仿佛就是我的生活。尽管在我的书桌上我也摆有一盘海棠,可是我竟多年来没有发现它的美。也许和我一样,在信息时代的我们,过分依赖于电脑,以致电脑成为了未眠大脑的代替品,结果呢?未眠的大脑也开始数字化、格式化了,日益忽略了生活的美。我想,当我解开绷带,我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去好好看一下自然,不再对着那电脑屏幕上的数据沉思…… 当姥姥牵着我的手去晨练时,尽管我看不到,但我感觉到这个世界应有的美。走过一片草地时,我感觉到了生命的活力。我不禁疑惑,为什么平日没能感觉到泽柔软的舒适?终于,我明白了,不单是平日乘坐公交远离地面的缘故。城市的道路是水泥或柏油的,自然感觉不到啦。还有那可怜的一点绿地,旁边不也立着“严禁踩踏”吗?我终于明白梭罗为什么要搬到瓦尔登湖畔了,因为啦远离人类的所谓的文明啊!人改造了自然,很伟大。自然创造了美,更伟大。此时,我不免向往起那片“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天地。也许,是时候把我们的脚从汽车上请下来了,文明的最高境界不是脱离自然,文明应该是把文明的社会完美地镶入自然。到时候,无论完美走到哪里都可以感受到自然的美。 吃过晚饭后,朋友来看望我。给我讲当天的课程,最后,他不无遗憾的说:“你真是太可怜了,我真不感想象在这样的黑暗中你是怎样度过的?被现代文明放逐是多大的痛苦啊!” 我笑着说:“我还真是感谢这场病,它让我感受到了另一种生存方式。我真希望能将这种方式变为现实。” 朋友走后,姐对我说:“你刚才说的是什么啊?我怎么一点也听不懂?” 人应居住的世界 耳边不禁响起席慕容的那句“生命是一列疾驶的火车,仓皇而又模糊,只有在回首的刹那,才能得到一种清明的辛酸”。注目当前,的确,多少人浑浑噩噩虚度此生,只有在挥袖离开的时候留下一滴莫名的泪。形形色色,物欲充斥着的现代,人们又将以何姿态自居,人心居住的世界,生存的状态又将如何呢? 无声地来,人居住的世界应是宁静的,生存状态应是稳定祥和的! 科技迅猛发展,网络空间无所不畅,可就有人借着这方便为自己图名赢利,形形色色的“门”可谓是充斥着众人的肉眼,连环抄袭案可谓是让抄袭的教授、主任乃至校长“名利双收”,借着这网络,男朋友将对恋情的不满交给了视频,凤姐、芙蓉姐姐将自己的雷语交给了网友饭后的谈资,医生将升职愿望交给了坐享其成的抄袭论文,就这样,科技发展了,可人们却沦落了,物欲充斥的时代,人们的生存状态底线就这样被渐渐瓦解掉,最后只剩下一副求名求利求速度的无心臭皮囊。难道人们居住的世界本该这般污浊吗?历史却给了文明一个否定的答案,不然怎会有居里夫人默默耕耘于科学天地,挖到了宝物,却无视耀眼的名号?在当代人看来,这无疑是傻子的行为;可恰恰她就是爱因斯坦口中那个“在世界著名人物之中,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啊!”不难看出,科技越发展,人们不能一味地沉溺于现世的玩物之中,而应自强不息,把这种另类的生存状态瓦解掉,去迎接生命的重生与灵魂的永生;人们居住的世界本应是澄清的,生存状态本应是安稳祥和的——静静地走了,人们居住的世界应是光明的,生存状态应是充实有意义。 面对世态变迁与旁人的冷嘲热讽,多少“郑民生们”走向绝望的末路,多少富二代无情地挥霍他人的生命,多少贪官污吏视百姓为草芥——在现世的逆流之中,多少人将人性的光辉交给了血淋淋的双手,多少人将自身的人格颠覆在道德的深渊!这是人应该居住的世界吗?困窘且狭隘,岁月告诉我这是错的,不然又怎会有“英雄义工”黄福荣的悲壮事迹,不然怎会有隆重的追悼会,而他只是个普通的货车司机,何德何能能接受如此大礼?可就是他,凭着常人也都具有的步伐从香港步行到北京为中华骨髓库捐款,他的世界这样简单,他的生存状态如此紧张,为汶川、玉树大地震,他倾尽所有,静静地,他走了,兑现了那句“文明志愿者能死在为人民服务的路上,是上天给我们的幸福”。人生本应如此,文明居住的世界不求辉煌,但求光明,生存的状态不求虚华而求充实。 如陶行知所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文明应超脱那个将本属于你们的东西交给不切实际的东西的另类生存状态,忘记浮华,铭记真心,这才是文明该生存的状态,才是文明居住世界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4分,只填序号)

    ①东岸的风光不同,与西岸形成令人赞叹的对比。

    ②绿色的波浪逶迤而去,在天际同蓝天连成一片。

    ③河边,山巅,岩石上,幽谷里,各种颜色,各种芳香的树木杂处一堂,茁壮生长。

    ④西岸,草原一望无际。

    ⑤野葡萄,喇叭花,苦苹果在树下交错,在树枝上攀援。

    ⑥密西西比河岸风光旖旎。

    答案                     

 

查看答案

森马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则休闲服宣传广告语“我管不了全球变暖,只要我好看!”一出,无数网民强烈批评它的负面效应,集团负责人却大呼冤枉,认为该广告词有着较为积极的内涵。请分别站在双方的立场上,各用一句话简明准确地分析这则广告语所体现出的含义。(6分)

   (1)森马                                                          

   (2)网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话,试概括出“草根文化”的四个主要特性。(4分)

   社会学家,民俗学家艾君在《改革开放30周年解读》中对草根文化这样界定:“草根文化,属于一种在一定时期内由一些特殊的群体、在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潮流,它实际是一种‘副文化、亚文化’现象。它具有平民文化的特质,属于一种没有特定规律和标准可循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一种动态的、可变的文化现象。它有区别于阳春白雪的雅文化、上流文化、宫廷文化以及传统文化。”他认为。健康向上的“草根文化”会形成对主流文化的重要补充,但愚昧落后的“草根文化”无可否认也会对传统意义上的主流文化带来辐射、腐蚀和冲击。

    “草根文化”的特性:

    ①                              

    ③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故乡的芦花

   (1)在滩涂上看芦花,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那种骑着牛背走在湖堤上看一望无垠的芦花的感觉,至今仍然令人回味无穷。柳笛声中,那大片大片茂密的芦苇迎风招展,雪一样的芦花便如旗帜般潮涌浪卷;宁静中,仿佛有涛声隐约,忍不住牧牛进入那片芦苇花海,任由苇絮芦花轻拂脸颊,然后折一根长长的芦苇顶在头上,自己就俨然成了芦苇王子。

   (2)如今滩涂上的苇林稀了,那种飘雪的壮观景象我是难以找到了,但是一蓬一蓬的芦苇依然顽强地生长在那些肥沃的滩涂上、河床边,它们惊人的生命力,来自于那深深下扎的芦根;当芦花谢了,芦苇枯萎,那些吮吸着水乡乳汁的芦根,却已在孕育着新的生命。

   (3)我常常将芦花看作是水乡的女人,她们是我的祖母和母亲,还有更多系着围裙下河下湖的女人。水乡的湖从来不曾干涸。每到涨潮时节,纵横交错的河床满了,水会漫过岸边的芦苇。一路流淌,直到扎进湖里。而到了枯水季节,湖水会经过一孔孔涵闸,给这些河道注入生命之水,也滋润着河道两边丛生的芦苇。

   (4)芦苇拔节的季节,正是麦地出苗的时候,这时候的水乡是清闲的,河边往往是最热闹的地方。男人们会光着膀子修理渔具,将那些终年漂在水上的船抬到岸上,晒干后,顶着日头,一遍遍地给船体上桐油。织网是女人的活计,树阴下,那些穿花似的巧手忽上忽下,令人眼花缭乱。一级一级的石板台阶,一个一个的水埠头,女人的嬉闹声里,常常掺杂着汉子粗粗的嗓门。泥土一样朴实。间或有水鸟扑愣愣地从岸边的芦苇丛中飞出,引起一串更响亮的笑声。当此起彼伏的棒槌声渐渐停息下来,女人们会就着河水洗发,会将清清的水面当作妆镜,欣赏一番自己的容颜,一朵红云会腾上脸来。

   (5)当湖风温暖地沿着苇荡穿行的日子,芦花开始出穗,男人们开始下湖忙活。这时候的女人也忙碌起来,她们像莲花一样开放在近湖和堰塘里,一个个小小的木桶,一根根细长的竹篙,让女人们融入到一片诗意之中。草帽下,那些淌着汗水的脸,总是笑意嫣然,挥手问,沾满菱角叶。在我的水乡,采菱一般是女人的专利,说笑之间,她们的纤纤十指飞快地摘着水面上的菱角,熟练得就像在做纳鞋底一样的针线活,不一会儿,木桶就满了,女人们将木桶划到岸边,麻利地用筐篓装好,然后舀干木桶里的水,又轻盈地划进菱花丛中。一趟趟下来,岸边的菱角成了小山,女人的衣服开始湿透,会显出好看的曲线。偶尔有汉子心疼婆娘,也划着木桶采菱,他们笨拙的姿势往往引来女人的笑声,有时木桶翻了,男人和菱角一起滑落到水里,这时候,女人的笑声会更加恣意。

   (6)芦苇长得更高的时候,芦花开始在风中怒放,秋风中,那银白如絮的芦花飘逸柔情。男人们开始频繁地出湖,而女人们的扁舟会像蜜蜂一样轻灵地穿行在荷叶林中。那些莲花凋谢的荷杆上,已挂满熟透的莲蓬。每当扁舟划过,女人唇边的渔歌,夹杂着莲蓬与荷梗断裂的脆响,这时候的女人,就像迎风飘拂的芦花一样美丽动人。

   (7)和家乡众多的女人一样,母亲的那双勤劳的手,除了摘菱采莲和忙她那永远也做不完的针线活外,还会用芦苇编织很多东西。夕阳下,母亲坐在院子里,用锋利的篾刀将芦苇去皮,劈成蔑条,编织成苇帘、苇席、苇篮和苇篓等用品,连圈养鸭子的篱笆和菜地的栅栏都是用一根根的芦苇夹成。有时候坐在小凳上,看着母亲那双灵巧的手上下翻飞,每每出神。

   (8)等到我上中学时,一个外地商人在当地办起苇编厂,那些取之不尽的芦苇被水乡的女人编成果篮、笔筒等精美的工艺品,竟成了一项创收的渠道。再后来,镇上办起了造纸厂。芦苇被大量收购,水乡的芦苇面积开始减少,那种芦花如海的景象不多见了。如今,祖母早已过世。母亲也已不再是当年的采莲女,但家乡的芦花仍然一年又一年地花开花谢,牵动着我的一抹乡愁,一抹遥远的记忆。让我再一次徜徉在芦苇花海,走进那种难得的宁静淡泊之中。(李笙清)

1.作者突出描写了水乡女子哪些动人的生活场景?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4分)

 

 

 

2.从标题看,文章应着重写故乡的芦苇,实际上,文章更多地回忆了故乡的人和事。作者是如何将芦苇与人事巧妙地联系起来的?(6分)

 

 

 

 

 

3.文章结尾说故乡的芦花“牵动着我的一抹乡愁,一抹遥远的记忆”,这句话包含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条概括。(6分)

 

 

 

 

4.这篇散文富有诗意美、人情美,请结合五、六两段,就其表现手法方面的特色,作简要的赏析。(4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8分)

   (1)飞湍瀑流争豗,                  。(李白《蜀道难》)

   (2)杜甫在《登岳阳楼》中写出了洞庭湖雄浑气象的二句是“                           。”

   (3)孟子在《齐桓晋文之事》中阐述在满足物质条件之后还需要有精神文明,实施精神上的教化的具体措施是“                               ”。

   (4)“立片言而居要”,杜甫《兵车行》中写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锋芒指向统治者的二句是“                                   。”

   (5)                 ,举类迩而见义远。(司马迁《屈原列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