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各小题。 留侯论 苏轼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各小题。

留侯论

苏轼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获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危矣!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迎。庄王曰:“其主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帝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选自《古文观止》)

    【注】:①贲、育:古代两位著名的勇士。②张良为韩国贵族,秦灭韩后,良倾家产收买刺客,始皇巡游武阳,良与能使120斤铁椎的力士在路上狙击。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卒然临之而不惊               卒:通“猝”,突然

    B.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       特:特别

    C.子房不忍忿忿之心             忿忿:愤怒、怨恨

    D.其身之可爱                   爱:怜惜

2.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无故加之而不怒           油然而不怪者

    B.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       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C.非子房其谁全之           其事甚怪

    D.子房之不死者             而忧其度量之不足

3.下列语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语句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

    A.而世不察,以(老人)为鬼物,亦已过矣

    B.是故(张良)倨傲鲜腆而深折之

    C.(老人与张良)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

    D.由此观之,(高祖)犹有刚强不忍之气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论述的主要对象是留侯张良,文章分析他能够成就大业,是因为他能够忍住小愤怒。

    B.文章认为高祖胜利和项羽失败的原因就在于忍与不忍之间,而汉高祖的忍耐,正是张良授意的结果。

    C.桥上老人用傲慢无礼的态度对待张良,是想教训张良,因为他虽才能有余,却有着脾气暴躁的缺点。

    D.司马迁认为张良的如妇人女子的长相与他的胸怀气度不相符,苏轼不同意这种看法。

5.第二大题文言文中,作者认为“忍”是成就大事的关键,请从文中举一例加以说明,并结合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谈谈自己的认识。不少于200字。(10分)

 

1.B 2.D 3.B 4.C 5.要点: ①举例一:楚庄王攻打郑国,郑襄公脱去上衣裸露身体、牵了羊来迎接。庄王因此放弃对郑国的进攻。郑襄公以一种极低的姿态,最终保全了自己的国家,这是“忍”带来的结果。 举例二:越王勾践在会稽陷于困境,他选择了“忍”,到吴国去做奴仆,忍受卑贱之役,最终越吞吴,成就了霸业。可见“忍”是成就大事的关键。 ②结合自身经历和阅读经验谈。(略) 【解析】 1.特:只是 2.A.而:连词,表转折/连词,表修饰;B.所以:表手段/表原因;C.副词,表反问/代词,这;D都是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3.根据上文,此处应该补充的是“老人”。 4.原因错误,老人是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 5.评分参考:1.从原文中找到例子并加以说明:3分,举出一例加以说明即可。 2.结合自身经历或阅读体验谈认识:5分,言之成理,观点鲜明,分析深刻给满分,其余酌情扣分。 3.语言表达:2分,准确、流畅、无病句、无错字即給2分。 4.字数要求:每缺25字(一行)扣1分,扣满2分为止 【译文】     古时候被人称作豪杰的志士,一定具有胜人的节操,(有着)一般人在常情下所无法忍受的度量。普通人受到侮辱,拔剑而起,挺身上前搏斗,这不值得算作勇敢。天下有一种真正勇敢的人,遇到突发的情形毫不惊慌,无缘无故地对他施加侮辱也不动怒。(为什么能够这样呢?)这是因为他胸怀大志,目标高远(的缘故)啊。     张良被桥上老人授给兵书,这件事很古怪。但是,又怎么知道那不是秦代的一位隐居君子出来考验张良呢?看那老人用以含蓄地表达他的意见的方式,都具有圣贤相互提醒告诫的意义,一般人不明白,把(那老人)当作神仙,也太荒谬了。再说桥上老人的真正用意并不在于授给张良兵书,(而在于使张良能有所忍,以就大事)。在韩国灭亡、秦朝正强盛时,(秦王政)用刀锯、油锅、汤镬对付天下的志士,那种住在家里平白无故被抓去杀头灭族的人,数也数不清。即使有孟贲、夏育那样的勇士,(也)没有施展本领的机会。那执法过分严厉的君王,他的刀锋是不好硬碰的,他在锋芒之势上,(杀他)是没有可乘之机的。张良压不住他对秦王愤怒的情感,以他个人的力量,在一次狙击中求得一时的痛快。在那时他没有被捕被杀,那间隙连一根头发也容纳不下(的情形),也太危险了!富贵人家的子弟,是不肯死在盗贼手里的。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生命可贵,死在盗贼手里不值得。张良有超过世上一切人的才能,不去作伊尹、姜尚那样深谋远虑的事,反只学荆轲、聂政(行刺)的下策,侥幸没有死掉,这必定是桥上老人为他深深感到惋惜的地方。所以那老人故意态度傲慢无理、言语粗恶地深深羞辱他,他如果能忍受得住,方才可以凭藉这点而成就大功业,所以到最后,老人说:“这个年青人可以教育了。”     楚庄王攻打郑国,郑襄公脱去上衣裸露身体、牵了羊来迎接。庄王说:“国君能够对人谦下,一定能得到自己老百姓的信任和效力。”就此放弃对郑国的进攻。越王勾践在会稽陷于困境,他到吴国去做奴仆,好几年都不懈怠。再说,有向人报仇的心愿,却不能做下人的事,是普通人的刚强而已。那老人,认为张良才智有余,而担心他的度量不够,因此深深挫折他年轻人刚强锐利的脾气,使他能忍得住小怨愤去成就远大的谋略。为什么(这样说)呢?(老人和张良)没有一直以来的交情,突然在郊野之间相遇,却拿奴仆的低贱之事来让张良做,(张良)很自然而不觉得怪异,这自然是秦始皇不能使他惊恐,项羽不能使他发怒(的原因啊)。     看那汉高祖之所以成功,项羽之所以失败,原因就在于一个能忍耐、一个不能忍耐罢了。项羽不能忍耐,因此战争中是百战百胜,因此随随便使用他的刀锋(不懂得珍惜和保存自己的实力)。汉高祖能忍耐,保养那完整的刀锋(把自己的精锐实力保养得很好,等待对方的衰敝),这是张良教他的。当淮阴侯韩信攻破齐国要自立为王,高祖为此发怒了,语气脸色都显露出来。从此可看出,他还有刚强不能忍耐的气度,不是张良,谁能成全他?     司马迁本来猜想张良的形貌一定是魁梧奇伟的,谁料到他的长相竟然像妇人女子,与他的志气和度量不相称。啊!这就是张良之所以成为张良(的原因)吧(言外之意:正因为张良有能忍之大度,所以,尽管他状貌如妇人,却能成就大业,远比外表魁梧的人奇伟万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史记》《资治通鉴》《战国策》的体裁分别是纪传体、编年体、国别体,它们的编著者分别是司马迁、司马光、刘向。

    B.清代蒲松龄创作的长篇章回体小说《聊斋志异》,形象鲜明生动,情节曲折离奇,结构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中国古典小说之巅峰。

    C.《少年维特的烦恼》《约翰·克里斯朵夫》《警察与赞美诗》,分别是德国诗人歌德、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的作品。

    D.以“标举新感觉,写出传统美”著称于世的川端康成,因《雪国》《千鹤》《古都》三部小说而获诺贝尔文学奖,他以敏锐的感受、高超的叙事技巧,表现了日本人的精神实质。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钢筋混凝土的发明者既不只是著名的建筑师,也不只是卓越的力学家,而是一位整天摆弄花草的法国园艺家约瑟夫·莫尼埃。

    B.文学的复杂性在于它试图从感性和艺术的角度去实现文本世界和外部世界的整合,文本世界与外部世界之间先天地存在着一种同构关系。

    C.在上海世博会期间,由“中华龙鸟”、“辽宁古果”、“赫氏近鸟龙”为代表的古生物化石珍品,成为辽宁馆的一大特色和抢眼招牌,接待观众突破130万人次左右。

    D.在人们研究物质结构的过程中,知道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构成,原子又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中子又由夸克组成。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来此旅游的人们,面对太湖的水光山色,怎能不惊叹于大自然巧夺天工的造化呢!

    B.就球迷的个性、风采而言,吹喇叭、敲鼓、喊破嗓子远不如特制的装扮显得头角峥嵘。

    C.金融海啸发生后,日本制造业受到了影响,大部分企业要裁员,外来劳工首当其冲。

    D.北京CBD区域的房地产价格持续飙升,其中炙手可热的酒店式公寓,每平米价格高达三千美元。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     

    ②组织部门作为党组织的重要       ,如能借用“望闻问切”四法,对于解决自身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问题,会有很好的帮助。

    ③北大在长期发展和斗争      中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学风,生动地体现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

    A.摸索    肌体    历程         B.摸索    机体    里程

    C.探索    机体    里程         D.探索    肌体    历程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破天荒    融汇贯通     札(zhā)记       敷衍塞(sè)责

    B.文绉绉    仓皇失措     偌(ruò)大       呱呱(gū)坠地

    C.影牒机    轻歌曼舞     拙劣(liè)       汗流浃(jiá)背

    D.挖墙脚    严惩不怠     悄(qiǎo)然      吹毛求疵(cì)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