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炮兽》的片段,完成小题。(共11分) 老头儿转向布瓦斯贝特洛伯爵,把他...

阅读下面《炮兽》的片段,完成小题。(共11分)

老头儿转向布瓦斯贝特洛伯爵,把他身上的圣路易十字勋章取下来,系在炮手的短衫上。

    “乌拉!”水手们欢呼起来。

    海军陆战队的兵士们举枪致敬。

    那个年老的乘客用手指指着受宠若惊的炮手,继续说:

    “现在,把这个人拉去枪毙。”

    惊惶代替了欢呼。

    于是在坟墓般的静寂中,老人抬高了嗓音。他说:

    “一个疏忽危害了这只船。到了现在,这只船也许已经没法挽救。在海上,就是面对着敌人。一只渡海的船就是一支作战的军队。风暴隐藏着,可是并没有消失。整个大海就是一个陷阱。面对着敌人的时候,犯了任何过失都要处以死刑。没有任何过失是可以补救的。勇敢必须奖励,疏忽必须惩罚。”

    这些话,一句一句说出来,缓慢地,严肃地,带着一种毫不变动的节奏,仿佛斧子砍在橡树上。

老头儿望着兵士们,加上一句:

“执行。”

那个胸前闪耀着圣路易十字勋章的汉字低下了头。

布瓦斯贝特洛伯爵做了一个手势,两个水手走下中甲板,然后带着裹尸布回来。船上的随军神甫从开船起一直在军官们的饭厅里祈祷,也跟着两个水手来了。一个曹长从排列着的海军陆战队中喊出了十二个兵士,把他们排成两行,六个一行。炮手一句话也不说,走到两行兵士中间。随军神甫手里拿着十字架,走上前,战在炮手旁边。“开步走。”曹长说。两排兵士用慢步向船头走去,两个水手拿着裹尸布跟在后面。

一种阴郁的静寂笼罩着全船。远远的飓风在呼啸。

过了几分钟,黑暗中响起了枪声,闪过一道亮光,然后一切复归静寂,再听见尸首跌落海里的声音。

那个年老的乘客始终靠着主桅杆立着,他双手交叉在胸前,沉思着。

布瓦斯贝特洛用左手食指指着他,低声对拉·维厄维尔说:

“旺代有领袖了。”

1.“这些话,一句一句说出来,缓慢地,严肃地,带着一种毫不变动的节奏,仿佛斧子砍在橡树上。”联系前文来看,老人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说话?作者详细描写老人说话的方式有何作用?(4分)

2.布瓦斯贝特洛伯爵说“旺代有领袖了”,联系课文内容,你认为他有什么根据吗?(4分)

3.多用“对照法”使雨果的场景创作十分成功,显示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瑰丽特色,凸显了人物的性格特征。试从所选片段中选出一处加以分析。(3分)

 

1.(1)因为当时突然宣布要枪毙这个有功之人,处在欢呼中的人们是不能接受的,老人采用这种缓慢、严肃而斩钉截铁的说话方式,他要让在场的人信服他的决定并能清楚地意识到错误造成的危急情况。(2分) (2)详细描写他的说话方式,既能表现老人冷峻、严厉的性格特征以及对在场人的震慑力,又能渲染出当时紧张、肃穆的氛围。(2分) 2.他看到了老人应对危机时的勇敢冷静和富有谋略,也看到了对炮手赏功罚过时的果断严正,以及对在场人的威慑力,这些都是作为一个领导人的应该具备的品质、能力,所以他们认为“旺代有领袖了” 3.比如老人在短时间内对同一个人的赏罚,凸显了一个冷峻、严厉、赏罚分明的铁腕将军形象。再如写炮手、在场人们前后反应的对比,侧面衬托出老人的冷峻以及对他人的震慑力。 【解析】 1.语言描写要体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及说话时的气氛。 2.从课文内容看,就不能忽略老人制伏炮兽时的细节,老人在两个场景中的表现各1分,对在场人的“震慑力”1分,表达流畅1分,共4分。 3.指出对比处1分,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2分,共3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选择题每题3分,共8分)

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之道

①“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未来发展方向,也是中国赶超世界的契机。”日前,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与中国企业家探讨中国低碳型经济的发展之道时如此认为。

②近年来,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转变传统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为标志的“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正在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选择。

③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能源环境方面的问题尤其突出。有资料显示,作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耗国,美国以世界6%的人口消耗了世界30%的能源。而中国的单位GDP能耗是日本的8倍,人口是美国的好几倍,按照这种发展模式,我们缺乏持久的创新能力,环境恶化和能源短缺将是今后50年我国发展过程中最大的瓶颈。实行节能节排,实现低碳发展,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操作性诠释,是建立节约型社会的综合创新与实践,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球性革命。

④斯特恩指出,走向低碳经济可以有各种发展方向,如开放风能、潮汐能、太阳能和核能等,或者发展碳搜集和埋藏技术,具体选择可以由各国根据国情做出。目前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尚未有可资借鉴的成熟模式,但也为中国提供了一个跨越式赶超世界的契机。他建议,提高能效、对电力等能源部门“去碳”,同时建立强有力的价格机制,如对碳排放征税和进行碳排放交易,以及全球联合对高新去碳技术进行研发和部署等。

⑤斯特恩称,估计减少排放只需花费占全球GDP1%的成本,但不行动导致的损失将达到全球GDP的5%-20%。因此需要全球各国共同完成温室气体的减排行动。他同时呼吁,中国应在发展中国家的温室气体减排方面起到大国表率作用。他预测,中国要在2050年之前削减50%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年经济增长率(GDP)可能下降2%-3%个百分点。但是,这不会削弱中国经济的竞争力。

⑥总之,发展低碳经济,是我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的重要途径,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低碳导向型社会,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             (摘自《中国信息报》,有删改)

1.下列不属于发展“低碳经济”具体措施的一项是(   )

A.开发包括风能、潮汐能、太阳能和核能等在内的新能源。

B.建立对碳排征税、进行碳排放交易等强有力的价格机制。

C.根据各国国情选择合适的低碳经济发展方向。

D.联合全球力量研发部署碳搜集和埋藏等高新去碳技术。

2.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斯特恩在与中国企业家探讨低碳经济济问题时,不仅指出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同时也指明了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

B.按照原有的发展模式,我们缺乏持久的创新能力,环境恶化和能源短缺将是今后50年我国发展过程中最大的瓶颈。

C.发展低碳经济是建立节约型社会的综合创新与实践,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操作性诠释。

D.斯特恩呼吁中国应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起大国表率作用,应勇敢担当起因此可能造成的年经济增长率(GDP)下降以及经济竞争力削弱的压力。

3.结合第三段内容,简述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原因。(2分)

 

查看答案

语言运用题(3分)
小王明天要去接一个上海来嘉兴的旅游团。这个旅游团将在嘉兴玩三天,主要游览:嘉兴南湖、一大纪念馆等;去海宁观潮,去海宁皮革城购物;最后去海盐,看南北湖的山和水,亲手摘梅家坞桔子。请你替小王写一个欢迎词,字数不超过70字。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屈原是杰出的政治家和诗人,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现实主义诗歌奠基人。

B.普希金是俄国伟大的民族诗人,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19世纪世界诗坛的一座高峰。代表作品有《浮士德》。

C.《指南录后序》是文天祥为自己的诗集《指南录》写的序文。

D.高尔斯华绥是法国作家,获得1932年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福尔赛世家》等。

 

查看答案

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

A.独五人之皦皦

B.扈江离与辟芷兮

C.主辱,臣死有余僇

D.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查看答案

对下面划线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于是辞相印不(拜谢)      ②得奔真州(空隙,引申为机会)
③而不在使者之(列)        ④吕师孟叔侄为逆(列举罪状)  
五人之死(看)            ⑥日月忽其不兮(淹没)

A.①⑤⑥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