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课内文段(9分)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阅读下面的课内文段(9分)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使负栋之柱支负

B.使天下之人致使

C.使六国各爱其人爱护

D.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依次

2.下列各句中“而”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A.倚歌而和之

B.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C.客逾庖而宴

D.某所,而母立于兹

3.对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例:秦人不暇自哀

A.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B.妪,先大母婢也

C.戍卒叫,函谷举

D.而今安在哉?

 

1.C 2.B 3.D 【解析】 1.【A支撑;B让;D、传递。】 2.【A、连词,表修饰;B、连词,表转折;C、连词,表承接;D、代词,你的。】 3.【A、省略,状语后置;B、判断;C、被动;D、宾语前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据茨城县渔业协会通报,4月4日在北茨城市附近海域捕捞的玉筋鱼幼鱼体内检测出放射性铯超标,这是首次日本震后从鱼类体内检出放射物质超标。

B.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长期问题和短期问题相互交织,尤其是一些社会矛盾比较突
出,再加上腐败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产生叠加效应,就会阻碍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

C.记者统计发现,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的省份中,以东部地区居多。从最低工资金额上
看,东部地区的浙江超过了一直高居榜首的上海,成为目前全国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省份。

D.2010年11月9日,亚运火炬在广州市区传递,广州警方共出动了民警、辅警和警车等上万人的安保力量开展保卫工作,确保活动顺利完成。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我们不能忽略的是,既称为小品文,它必须短小精悍言简意赅。相对地说,篇幅不宜太长。乐毅的《报燕惠王书》和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以及诸葛亮的《出师表》和李密的《陈情表》,不能不说是肺腑之言和性灵之作,但由于它们的篇幅长,就不能算作小品文。有的文章虽短,而且具有一孔之见,如柳宗元的《读论语》和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可是作者在篇中毕竟过多地诉诸理性而不是感情的自然流露,当然也不能居于小品之列。

A.短小精悍

B.言简意赅

C.肺腑之言

D.一孔之见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造诣/逃逸 砧板/粘贴落枕/落花流水

B.滋润/蕴藉迁徙/歼灭角色/群雄角逐

C.缜密/瞠目栈道/饯行边塞/闭目塞听

D.熨帖/驭车堤岸/提拔中肯/中流砥柱

 

查看答案

作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俗语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歌曲唱到: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还有好多格言、谚语、名言等都在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种下什么种子,你就可能收获什么结果。

请你以“种下”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文题自拟,文体自选,立意自定,不得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忽悠”本是东北的方言,它是一个多义词。此词在春晚中走红之后,迅速流行,它不仅经常用在口语中,也频频出现在网络、报刊、新闻等媒体的文章或标题中。请根据它在下列句子中的意思,分别用一个词或短语置换。

1、风真大,把旗杆吹得直忽悠。      置换为:             

2、忽悠消费者,某商场“买一送一”。    置换为:               

3、你别忽悠我了,我的那点成绩不算什么。 置换为:               

4、我晕船,上了岸,头脑还在忽悠。    置换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