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共9分) 。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共9分) 。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B.为仲卿母所遣。

C.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D.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2.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不违农时,谷不可食也:尽

B.狗彘食人食而不知:反省

C.斧斤时入山林:按

D.百亩之田,勿其时:错过,耽误

3.下面对文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用比喻说理,用“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的荒唐,说明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

B.“不可……也”的句式,给人以吃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强了说服力和感染力。

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和“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形成鲜明的对比,是孟子对梁惠王的直接批评。

D.选文从实行王道谈起,层层深入,有力地阐明了使民归附的原因、道理和措施。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5分)
                                                                                                                                                                      
②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5分)
5.

 

1.D宾语前置 2.B 3.C 4.①认真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道路上背着或者顶着东西了。() ②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 【解析】 1.A判断句, B被动句, C定语后置句 2.检,约束,制止 3.C项是对整个统治者的批评,并非只指梁惠王. 4.“谨”“ 申”“ 于”各1分,大意2分 , “是”“ 兵”“何异于”句式各1分,大意2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毋庸置疑,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温室气体的无节制排放,森林的过度砍伐,使全球气温急剧上升,导致了许多灾难性的后果,冰川退缩,海平面上升……形势相当严峻。
也许人们会觉得这一切离我们很遥远,但气候变化带来的一系列恶劣后果正在走向我们。前几天今生罕见的特大沙尘暴将整个燕大,整个秦皇岛,整个华北地区湮没在漫天橘黄之中,天空黄的可怕.秦皇岛已经接近东北了,可以想象得到生态问题是多么的严峻……
多种研究结果证实,过去50年观测到的全球平均温度的升高是人为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引起的。必须将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一定的水平内,才能避免发生极端气候变化后果。低碳经济正是在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产生的新概念,并被视作解决气候问题的根本出路。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形态,其实质是通过能源技术和制度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构造清洁能源结构,改变以化石燃料为主的现有能源消费格局。
气候变化如此恶劣,低碳经济全面实施迫在眉睫。
由于人们不顾环境破坏盲目追求高额利润,使得气候变化问题成为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问题,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注意和高度重视,世界各国呼吁要共同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但必须要认识到,由于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各国在共同承担气候变化问题的同时,要有区别的对待;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为目标的低碳经济是解决当前气候变化问题的有效方式,低碳经济主要发生在实体经济中,需要通过技术手段才能实现;在市场经济框架下,必须借助金融市场,充分发挥资本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才能更好的带动资金和技术向低碳领域发展,因此,必须要认识到构建区域碳交易市场在发展低碳经济、缓解气候变化问题上的重大作用。
我们必须立刻采取有效行动,否则气候变化将更剧烈,更难以处理。联合国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其目标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减少人为活动对气候系统的危害,减缓气候变化,增强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确保粮食生产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气候变化问题会越来越热,尤其2009年年底的哥本哈根会议。低碳经济是“后危机时代”的实体经济的方向与出路。低碳金融的首要目标,是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持。气候变化危机归根到底是人类过度耗费自然资源而导致的危机,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气候变化危机,就必须从改变人们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入手。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危机方面作出了自己的努力。但是,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中国生态失衡的危机并没有停止。这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从身边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1.下列有关“低碳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低碳经济是在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产生的,并被当作解决气候问题的根本出路。

B.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形态,实施低碳经济迫在眉睫。

C.低碳经济的实质是通过能源技术和制度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构造清洁能源结构,改变以化石燃料为主的现有能源消费格局。

D.低碳经济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为唯一目标,是解决当前气候变化问题的最有效方式。

2.依据原文,下列语句与原文内容不一致的一项是(   )

A.全球气候变化已经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威胁,而且形势相当严峻。

B.前几天今生罕见的特大沙尘暴将整个华北地区湮没在漫天橘黄之中,这表明气候变化带来的恶劣后果正在走向我们。

C.研究成果证实,人为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引起了过去50年观测到的全球平均温度的升高。

D.构建区域碳交易市场在发展低碳经济、缓解气候变化问题上具有重大作用,因此必须凭借金融市场。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气候变化问题之所以成为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问题,是因为人们不顾环境破坏盲目追求高额利润。

B.解决气候变化危机,唯一的方法是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发展低碳经济。

C.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需要很高的技术,才能实现能源技术和制度创新。

D.《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施行,已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人为活动对气候系统的危害,减缓气候变化。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们走不上二三十步远,忽听得背后“哑……”的一声大叫;两个人都悚然的回过头,只见那乌鸦张开两翅,一挫身,直向着远处的天空,箭也似的飞去了。

B.生命就这么沉浮在有讲究的一汪死水里。是呀,以大姐的公公来说吧,他为官如何?和会不会冲锋陷阵?倒似乎都是次要的。

C.他摇摇头,说:“这太是吃的故事了。首先得有饭,才能吃,这家子有一囤一囤的粮食。可光穷吃不行,得记着断顿的时候,每顿都要欠一点。老话说‘半饥半饱日子长嘛’。”

D.……第三件,需用过费,滥支冒领;第四件,任无大小,苦乐不均;第五件,家人豪纵,有脸者不服钤束,无脸者不能上进。此五件实是宁国府中风俗,不知风姐如何处治。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据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初步鉴定,这头金色牦牛是新发现的世界上一种野生动物,并命名为“金丝牦牛”。

B.青少年是上网人群中的主力军,但最近几年,在发达国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也纷纷“触网”,老年人“网虫”的人数激增。

C.疫苗的研制是工程浩大的项目,耗时数年的潜心研究,而且绝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一场指向整个人类的战斗。

D.朝夕相处,谁也不能保证不会不发生矛盾,但一旦发生矛盾,就不能各执己见,争吵不休,互不通融,而应该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化解矛盾。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农妇邱玉春正准备走进猪舍喂食,大猪小猪顿时乱作一团,沸反盈天,发出一阵阵嘈杂的“嗷嗷”的吼叫声。

B.目前,在个别地方街头巷尾的地摊上,摆着一种看手相的书,这种书装帧粗糙,里面的内容大都是些不经之谈

C.他的事业如日中天,管理着一个拥有好几万员工的大企业,还准备做大做强,很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D.在中国达人秀半决赛上,无臂钢琴师刘伟自弹自唱的一首《爱的代价》让全场一片感动,许多观众甚至泪湿司马青衫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惫懒寒喧尘芥堆雕梁画栋

B.纳罕纨绔捐门槛顾盼神飞

C.杜撰草巢罥烟眉峥嵘崔嵬

D.潦倒宵柝碧纱厨孽根祸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