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14分,选择题8分,翻译题6分) 苏绰字令绰,武功人,父协,武功郡...

文言文阅读 (14分,选择题8分,翻译题6分)

苏绰字令绰,武功人,父协,武功郡守。绰少好学,博览群书,尤善算术。从兄让为汾州刺史,上饯于都门外。临别,谓曰:“卿家子弟中,谁可任用者?”让因荐绰。文帝乃召为行台郎中。在官岁余,未见知。然诸曹疑事,皆询于绰而后定。所行公文,绰又为之条式。台中咸称其能。帝与仆射周惠达伦事,惠达不能对,请出外议之,乃召绰,告以其事,绰即为量定。惠达入呈。周文称善,谓曰:“谁与卿为此议者?”惠达以绰对,因称其有王佐才。帝曰:“吾亦闻之久矣。”寻除著作佐郎。

上与公卿往昆明池观鱼,行至城西汉故仓池,顾问左右,莫有知者,或曰:“苏绰博物多通,请问之。”乃召绰问,具以状对。上大悦,因问天地造化之始,历代兴亡之迹。绰既有口辨,应对如流。遂留绰至夜,问以政道,卧而听之。绰于是指陈帝王之道,上乃起,整衣危坐,不觉膝之前席。语遂达曙不厌。诘朝,即拜大行台左丞,参典机密。自是宠遇日隆。大统三年齐神武三道入寇诸将咸欲分兵御之独绰意与上同,遂并力拒窦泰,擒之于潼关。封美阳县伯。

绰性俭素,不事产业,家无余财。以海内未平,常以天下为已任。博求贤俊,共弘政道,凡所荐达,皆至大官,上亦推心委任,而无间言焉。或出游,常预署空纸以授绰,若须有处分,则随事施行。及还,启知而己。绰常谓为国之道,当爱人如慈父,训人如严师。每与公卿议论,自昼达夜,事无巨细,若指诸掌。积思劳倦,遂成气疾。十二年,卒于位,时年四十九。

                                           (《北史·苏绰传》)

1.对下面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寻除著作佐郎         寻:不久

B.博求贤俊,共弘政道   弘:改变

C.而无间言焉           间:嫌怨

D.上乃起,整衣危坐     危:端正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在官岁余,未见知                      谁与卿为此议者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独乐乐,与民乐乐,孰乐

A.两个“见”相同,两个“与”也相同。

B.两个“见”相同,两个“与”不同。

C.两个“见”不同,两个“与”相同。

D.两个“见”不同,两个“与”也不同。

3.给文中划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大统三年/齐神武三道入寇诸/将咸欲分兵御之/独绰意与上同。

B.大统三年/齐神武三道入/寇诸将咸欲分/兵御之/独绰意与上同。

C.大统三年/齐神武三道入寇/诸将咸欲分兵御之/独绰意与上同。

D.大统三年/齐神武三道入寇诸/将咸欲分兵御之独绰/意与上同。

4.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苏绰之所以能做官,是因为他的堂兄苏让的推荐。开始,他并没有引起皇帝的重视,后来因为许多官员找他解决疑难问题,才逐渐引起皇帝的注意。

B.苏绰非常有才学,尤其对于政治和历史有独到的见解。在随皇帝去昆明池的时候,苏绰详细陈述了帝王安帮定国的根本道理,委婉地劝谏皇帝不要享乐误国。

C.大统三年齐兵入侵,诸将都主张分兵抵挡,只有苏绰的想法得到了周文帝的认同,结果证明苏绰的计策是正确的。

D.苏绰为人俭朴,不经营私人田产,把治理天下当作自己的责任,为国家广泛寻求优秀人才,周文帝也是诚心诚意地委任他,有些事情,甚至可以先斩后奏。

5.翻译下面的句子:(每小题3分,共6分)

①  或出游,常预署空纸以授绰

                                                                      

②  绰常谓为国之道,当爱人如慈父,训人如严师

                                                                           

 

1.B 2.B 3.C 4.D 5. (1)有时外出巡游,常预先在空白纸上签署自己的名号交给苏绰。 (2) 苏绰常认为治理国家的基本做法是爱护民众就象一位慈祥的父亲,教导民众就像一位严格的老师。 【解析】 文言文参考译文 : 苏绰字令绰,武功郡人,父亲名协,官任武功郡太守。苏绰年轻时很爱学习,博览群书,尤其精于计算之法。他的堂兄苏让由京官出任汾州刺史,周文帝在长安城外为他饯行。临别之时,周文帝问苏让:“您家子弟之中,谁可任用?”苏让于是推荐了苏绰。周文帝就把苏绰召来,任命他为行台郎中。在位一年多,还没得到周文帝的常识,但行台各部门的官员遇到疑难不决的事情,总是向他求教才作决定。对各部门发送的公文,苏绰又分门别类地为他们拟定行款格式。行台官员都称赞他的才干。一次周文帝与仆射周惠达讨论政事,惠达答不上来,请求允许出外找人商议,于是召来苏绰,把所讲座的事情告诉他,苏绰即刻为他酌情裁定。惠达入内呈报。周文帝连声叫绝,并向他说:“是谁替你出这个主意的呢?”惠达以苏绰作答,接着称赞他有辅佐帝王的才能。周文帝说:“我也听说很久了呢。”不久他就任命苏绰为著作佐郎。 周文帝与公卿去昆明池观光打鱼,走到城西的汉代仓池故地时,周文帝环顾问询左右的人,没有一个知道的。这时有人说:“苏绰见多识广,请问他吧。”周文帝于是召来苏绰苏绰将有关情况全部作了回答。苏绰既有口才,应对如流。于是留住苏绰在府里一直到夜里,继续询问治理国家的方略。周文帝整理衣裳端正地跪着,不觉膝行到了前席。就这样一直谈论到天亮也不觉得厌倦。第二天一早,周文帝对周惠达说:“ 苏绰真是个奇才,我现在要任命他处理政事。”立即授予苏绰大行台左丞职位,参与主管机要事务。从此对苏绰的宠信日益深厚。 大统三年,齐神武帝兵分三路入侵,诸将都主张分兵抵抗,只有苏绰的想法和周文帝相同 ,于是 集中兵力抵御窦泰,在潼关将他生擒了。朝廷封苏绰为美阳县伯。  苏绰生性节俭朴素,不经营产业,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因为四海还没有平定,常把治理天下当作自己的责任。他广泛地寻求优秀人才,共同拓展为政之道,凡经他推荐的人,都做了高官。周文帝也诚心诚意地委任他,而没有闲话。有时外出巡游,常预先在白纸上签署自己的名字而交给苏绰,如果有需要处理的事,就及时安排施行。等到周文帝回来,禀告他知道就可以了。苏绰常认为治理国家的基本做法是爱护民众就象一位慈祥的父亲,教导民众就像一位严格的老师。苏绰常常和公卿讨论,从白天到黑夜,事情无论大小,都像是筹划掌握在手掌之中。长期思虑劳累,使他疲惫不堪,于是得了气血不通的疾病。大统十二年,苏绰死在任上,时年49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选出画线文句翻译正确的一项(   )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A、大学的根本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亲近;在于使人停止 “至善”。                 

B、大学的根本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在于使人知道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至善”。 

C、大学的根本宗旨在于明白德育;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在于使人知道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至善”。 

D 、大学的根本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在于到达善良之地。

 

查看答案

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

①这种病是有症状的。

②在最初的症状过去之后,可能会出现一个短暂的无症状期,但数周后就会出现新的、更严重的症状。

③几小时内你就会感到恶心呕吐,随后会出现腹泻、头痛或发烧等症状。

④暴露在核辐射中,如果能采取适当的措施,辐射病是可以预防的。

⑤同时,核辐射会对人体内脏造成广泛的,很多时候甚至是致命的伤害。

⑥当你暴露于核辐射环境下,你可能会得辐射病。

A.④⑥①③②⑤             B.⑥①③②④⑤

C.④③②⑤⑥①             D.⑥①③②⑤④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亚运会的发展历程清晰地告诉我们,每一届亚运会不仅是简单的体育赛事,而且举办城市乃至全亚洲都给它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精神财富。

B.台风“莫拉克”使台湾遭受了五十年来最严重的水灾,已导致五百余人死亡或失踪,大陆人民积极捐款捐物,表达了中华民族血浓于水、扶贫济弱、大爱无疆。

C.在去年召开的“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10年度工作会议”上,质检总局科技司司长武津生坦言,2200多种食品添加剂中,有检验方法标准的只占总数的近4成以上。

D.民俗专家说,中秋、国庆两节同庆丰富了节日的内容,拓展了两节的文化内涵,同时也为如何传承、弘扬和发展传统节日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日本大地震后福岛核电站发生爆炸,坊间传言核辐射会污染海水,海水盐也会受到核辐射污染,于是人们杯弓蛇影,我国许多地方发生了疯狂抢购碘盐的现象。

B.秘鲁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创作的小说《城市与狗》《绿房子》后来都成为脍炙人口的作品。实至名归,他于2010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C.用冰雪盖出独一无二的冰雪旅馆,这是遥远的北欧小镇巧妙运用资源创造出的微型标本,它以具体而微的方式向我们揭示了近年来众多源自北欧诸国的品牌红透世界半边天的渊源。

D.抢抓机遇谋发展,各地干部普遍有一种计日以待的紧迫感,许多人用“五加二”“白加黑”的连轴转来形容自己的工作状态。

 

查看答案

下列词的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掊击    玉玺     轩冕     格物致知

B   朴鄙    倒戟     衮职     中庸之道

C   邪曲    哀矜     置畚     靡不有初

D   单食    厌然     假寐     无所不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