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面是某学生向老师祝寿时发言的一个片段,其中有四处不得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下面是某学生向老师祝寿时发言的一个片段,其中有四处不得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4分)
这次我们专门从全国各地光临母校,给我们至今健在的恩师俞老师做寿。俞老师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八十高龄还在做学问。俞老师又把最近出版的大作赠送给我们几个高足,我们都感到十分欣慰……
(1)将      改为       (2)将      改为    
(3)将      改为       (4)将      改为    

 

“光临”改为“回到”;“至今健在”改为“精神矍铄”;“高足”改为“学生”;“欣慰”改为“高兴” 【解析】“光临”是敬辞,常用于“欢迎光临”;“至今健在”很明显不符合老人的心情;“高足”也是敬辞,用于对别人的学生的称呼;“欣慰”显得太不谦逊。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出林黛玉和鲁四老爷这两个人物形象的特点。(4分)

 

查看答案

默写。(8分)
1.西当太白有鸟道,                     。(李白《蜀道难》)
2.________  _    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3.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琵琶行》)
4.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___________________。(《过秦论》)
5.
6._____________________,望帝春心托杜鹃。(《锦瑟》)
7.韩愈是唐代__________的倡导者,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白居易是唐代_________  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①刘长卿:“刚而犯上,两遭迁谪”,此诗作于诗人第二次迁谪来到长沙的时候所做。
1.颔联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请简要分析。(4分)
2.这首诗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概括。(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衡,字彦平,江都人。高祖昭素仕至侍御史。衡幼善博诵,为文操笔立就。登进士第,授吴江主簿。有部使者怙势作威,侵刻下民,衡不忍以敲扑迎合,投劾于府,拂衣而归。后知溧阳县,专以诚意化民,民莫不敬。夏秋二税,以期日榜县门,乡无府吏迹,而输送先他邑办。因任历四年,狱户未尝系一重囚。
隆兴二年,金犯淮堧,人相惊曰:“寇深矣!”官沿江者多送其孥,衡独自浙右移家入县,民心大安。盗猬起旁境,而溧阳靖晏自如。帅汪澈、转运使韩元吉等列上治状,诏进一秩,寻召入为监察御史。历司封郎中、枢密院检详,出知温、婺、台三州,惟婺尝莅其治。加直秘阁,而衡引年乞身,恳恳不休,上累却其奏,除秘阁修撰致仕。上思其仆忠,旋召落致仕,除侍御史,以老固辞,不获命。差同知贡举。会外戚张说以节度使掌兵柄,衡力疏其事,谓“不当以母后肺腑为人择官”,廷争移时。改除起居郎,衡曰:“与其进而负于君,孰若退而合于道。”章五上,请老愈力,上知不可夺,仍以秘撰致仕。时给事中莫济不书敕,翰林周必大不草制,右正言王希吕亦与衡相继论奏,同时去国,士为《四贤诗》以纪之。衡后定居昆山,结茅别墅,杖屦徜徉,左右惟二苍头,聚书逾万卷,号曰“乐庵”,卒,年七十九。
                                         (节选自《宋史·李衡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老固辞固:坚决。

B.溧阳靖晏自如靖晏:安定。

C.人相惊曰:“寇深矣!”深:深入。

D.除侍御史,以老固辞,不获命除:开除。

2.以下各组句子中,表明李衡“专以诚意化民”和敢于直言进谏的一组是[来源:学。科。
①夏秋二税,以期日榜县门,乡无府吏迹    ②章五上,请老愈力
③狱户未尝系一重囚                      ④衡不忍以敲扑迎合,投劾于府,拂衣而归
⑤盗猬起旁境,而溧阳靖晏自如            ⑥衡力疏其事……廷争移时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③④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衡在任吴江主簿时,不愿迎合部使者对老百姓的残酷压榨,呈上引罪自责的辞呈,拂袖回家。
B.李衡在任溧阳县令时,用诚心教化百姓,虽然没有催促老百姓交赋税,可是老百姓却先于他县完成了赋税上缴任务。
C.金兵进犯淮堧时,沿江的官员大多把妻子儿女送到安全的地方,唯有李衡把妻子儿子从浙东接来溧阳安家,因此,金兵只攻打其他县邑而不攻打溧阳。
D.李衡多次上书请求辞官归隐,皇上多次挽留他,不准他的辞请,直到后来他接连多次上书,皇上不得已才同意。

 

查看答案

把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3分)
2.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4分)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