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根据课文内容,将下面的对偶句补充完整。(2分) 醉翁亭中欧阳修与民同乐 示例:橘...

根据课文内容,将下面的对偶句补充完整。(2分)

醉翁亭中欧阳修与民同乐                                        

示例:橘子洲头毛泽东为国分忧

 

浔阳江头白居易与友共月   大观园里贾宝玉与女同嬉     长坂坡上张翼德一夫当关    朱雀桥边唐后主与花同悲    橘子洲头毛泽东为国分忧   天姥山上李太白携鹿共游   滕王阁里王子安尽显才情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 8月22日,北京奥组委举行了一个简短的仪式,正式宣布依法解散,个别未尽事宜将由北京奥组委善后办公室继续处理。

B.这开在中流砥柱上的唯一一朵黄花,它是从石缝里钻出的花,它是生命力的象征,它是巨浪播下的种。

C. 特大贪污犯潘某对记者说:“我由于把自己混同于一般老百姓,所以走上了贪污犯罪的道路。”

D.青年男女不再以财产多寡和门第高低为条件,而以能劳动、爱学习和思想进步为标准去选择自己的伴侣。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学贯中西,兼容百家,在诸多研究领域都卓有建树,被人们誉为学界泰斗,真可谓实至名归

B.近几年,来中国演出的外国艺术团络绎不绝,不过人们对俄罗斯芭蕾舞团的《天鹅湖》还是情有独钟,屡看不厌。

C.中国茶艺与日本茶道各有特点,但异曲同工,都强调“和”的精神。中日两国青少年也应以和为贵,为中日睦邻友好多作贡献。

D.老李从小就养成了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总是不耻下问,及时向同事、亲朋好友甚至左邻右舍请教。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有位作家说,要想使自己生活的扁舟轻驶,务必要让它_____的仅限于必不可少之物,不然轻则_____无以进,重则可能压沉自己的生活之舟。道理很明白,什么都舍不得撒手,往往____什么都不得不_____。

A.装载 徜徉 致使 割受   B.承载 徘徊 导致 舍弃

C.装载 徘徊 致使 舍弃   D.承载 徜徉 导致 割爱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向隅而泣   书声琅琅    高屋建瓴   人才辈出

B.民生凋敝   身体赢弱    半途而废   湮没无闻

C.草菅人命   蓬筚生辉    披沙捡金   不可思议

D.罄竹难书   缄口不言    驷马难追   直上重宵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遗 璞

贾平凹  

离公路很远的地方,有条山沟。再往深里走,有座古庙,庙前的河滩里,有一块石头:四间房那么高,像一只实心碗儿放着。上边凿了四个大字:孕璜遗璞。

住在这孕璜遗璞周围的人家,就是遗璞村。县志上说:这石头,是当年女娲补天的时候多了一块,就遗弃在这里再没有用。人们都在传说,这石头孕了玉璜,是仙灵之物,于是时常有人前来观赏,遗璞村的人便祖祖辈辈自豪。

收罢秋,天气转凉了。沟脑上边要修一道水渠,把水引到山坡下的地里,男人们都去辛苦了,叮叮当当在远处破石头。夜里回来,便坐在碾盘上吃饭,然后就熬了山上自采的野茶。这茶很苦,一天三顿都要喝,不喝脑壳就疼。一喝着,身上来了精神,他们就笑话山外来观赏遗璞的那些人:

“城里人没采,一喝这茶就吐了。”  “城里人胃嫩。”

“鸡鸭都克得过,这茶水儿却受不了?!”

他们说过,就乐了,接着就看起河滩里的那块遗璞来。

“这么个仙物儿,遗在这里真委屈了。”

“多亏就遗弃了它!”  “多亏?”

“它要不在这儿,谁会到咱这儿?省城在天尽头,咱能去吗?但咱坐在家门口,倒见着省城大人物了。”

说的是省城老贾的事儿。

省城老贾是七年前在这里呆过的。那时候,村里人发现从县里来了个胖胖的老头,白日里也上山劳动,夜里就在石头前闷头儿坐一阵。他们都不知道这是谁,后来才风闻是犯了错误,从省城来的人,姓贾,就叫起他省城老贾。

一年后,省城老贾就在县里当了书记,他们才知道那是个当官的人物,遗璞村老少都很骄傲。省城老贾也没忘了这遗璞和遗璞村的人,过一些日子,就来看看石头,又给这个村拨了好多救济粮、救济款。有一年每家得到十二元,一半买了粮食,一半给孩子们买了塑料凉鞋。到山外去的时候,孩子们就穿上塑料凉鞋,式样挺漂亮的,只是穿长了脚发烧,走一走得用凉水浇。去年秋初,省城老贾突然回省城去了,临走前他照了好多遗璞的照片,还说回去后,要为这石头写写文章哩。不久,他就在省城当了一个很大的官。遗璞村的人愈是十分的骄傲了。

“那文章不知写了没有?” “他现在怕忙了呢!”

男人们在碾盘上说话,婆娘家觉得热闹,也走了过来。女人在石头上坐了,一直不开口,这会儿说:

“蛮儿说,他在报上看到省城老贾的文章了。”

“写咱遗璞村了吗?”

“写了,说‘四人帮’迫害他,把他‘流放’,‘流放’是什么意思?”  “就是下放吧。”

“‘流放’到一个山区小县,而且还在一个山沟沟劳改了一年。”

“你胡说了,他住在咱这儿,没有背枪的看守他,苦是苦些,和咱们一样,咱又处处照顾了他,你说他劳改了一年,咱们不是长年在劳改吗?”

“蛮儿说报上就这么写的。”

“蛮儿一定是看错了。你们婆娘家这臭嘴!”

婆娘家便不再言语了,低声骂了一句怀里用牙咬奶的孩子。

男人们喝过一杯黑糊糊的茶水,又说开了:

“咱这块遗璞,真是好石头呢!想想,招来多少人了?不算一般的,大人物就有十多个了吧?”

他们扳指头数数,果然十多个了。

“以后还能来吗?”

“只要有咱这块石头,就有人来吧,说不定以后还会来比省城老贾更大的人呢。” “啊,那该好,娃们又要有凉鞋穿了!”

“但愿他们能来。” “但愿不要是犯了什么错误。”

“但愿……”

茶已经喝完,就卷着喇叭纸烟抽起来,黑影里,火光一明一灭的。末了打着哈欠,还在说:

“真是好石头呢。”

但是,就在这一夜的黎明时分,河滩里响了一声爆炸声,人们都惊醒了。早晨起来,才发现是蛮儿一帮年轻人用炸药把遗璞炸开了,又用铁钎大锤在黑水汗流地砸着,破着,就把石头一块块抬着到水渠工地上去了。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虽是一个偏僻的地方,但因为有一块传说是当年女娲补天时遗弃的大石头,遗璞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吸引了很多人前来游玩观赏。

B.男人们不相信女人说的有关老贾“劳改”一年的话,是因为他们并不认为当年老贾下放到遗璞村时,受到村里不公正的对待。

C.遗璞村的人们常以省城老贾为骄傲,是因为老贾当了县委书记后没有忘记他们,给了遗璞村人很多的救济粮、救济款。

D.婆娘家转述蛮儿的话后受到男人斥骂,便不再言语了,因为她意识到自己在男人说话时贸然插嘴是不妥的。

E.这篇小说艺术上以对话见长,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不仅表现 了遗璞村人对遗璞的热爱之情,也细致地揭示了他们的思想观念与性格特点。

2.小说两次写到小孩的凉鞋,各有什么作用?

3.从小说看,遗璞村人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概括分析。

4.小说最后描写了蛮儿一帮年轻人炸掉了遗璞,并用它去修水渠。作者在结局上的这种处理是否合理?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