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城东早春 雨晴 杨巨源 王驾 诗家清景...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城东早春                     雨晴 

杨巨源                     王驾

诗家清景在新春,          雨前初见花间蕊,

绿柳才黄半未匀。          雨后全无叶底花。

若待上林花似锦,          蜂蝶纷纷过墙去,

出门俱是看花人。          却疑春色在邻家。

1.这两首诗歌咏的对象和抒发的心情有何不同?请在空格中写出答案(4分)

杨诗  对象:                    心情:                                     

王诗  对象:           心情:                                    

 2.这两首诗的下联表现手法上有何相同?分别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意?(4分)

 

1. 2.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 每小题3分)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①西:___________ ②先妣:__________ ③过:__________ ④比:__________

2.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3分)

①客逾庖而宴                     ③儿之成,则可待乎

②某所,而母立于兹               ④先妣抚之甚厚

A、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3.翻译(5分)

①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2分)

译文:                                                                  

②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3分)

译文: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任选三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德国诗人席勒有篇诗作名叫《大地的瓜分》,写的是希腊神话故事。其大意是,宙斯对人类说:“把世界领去!”于是,农夫、贵族、商人和国王,纷纷领走了谷物、森林、仓库和权力。之后,来了一位诗人,但已无任何东西可得。宙斯问诗人:“当瓜分大地时,你在何处?”诗人说:“我在你身边,                          

①请原谅我的心灵,被你的天光迷住        ②我的眼睛凝视着你的面庞

③竟然忘记了凡尘                        ④我的耳朵倾听着你的天乐之声

A. ②④①③        B. ①②④③        C. ④②③①        D. ①③②④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许多家长以为只要给孩子单独租房居住并且家长陪读就会提高学习成绩,结果弄巧成拙,孩子反而由于心理问题而成绩滑坡。

B.一开盘,这只股票就一路狂跌,势如破竹,使已经遭受股市重重打击的股民又雪上加霜。

C.他们以实际行动履行自己的誓言,发奋苦练,终于在北京夺得四枚金牌,雄辩地说明哀兵必胜。

D.似乎人类在自然科学上一遇到“起源”的问题就一筹莫展,宇宙起源、生命起源、思维起源都是人类碰到的几个最大的难题。

 

查看答案

下边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B.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C.吾妻来归                            D.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