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

现代文阅读
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1.作者举尼采为例的意义是(    )(2分)

A.证明中国和尼采不同,尼采自诩过自己是太阳,光热无穷,而中国不是太阳,不能光热无穷。

B.证明中国的执政者也像尼采一样疯,只是给予,不想取得。

C.证明中国和尼采是相同的,尼采不是太阳,中国也不是太阳。

D.证明只是给予不想取得就会自取灭亡,尼采只给不取,最后灭亡——发疯而死,中国如果只是给予不想取得也会灭亡。

2.文章讲到地下的煤是为了说明               (2分)
3.用“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是为了说明    (15字以内)(2分)
4.文中“吝啬”一词是有针对性的,它针对的是(用原文回答)       。(2分)

 

1.D 2.强调无休止地往外送的不可能,引出“送去主义”的严重后果——当亡国奴 3.沦为亡国奴的悲愤与可怜 4.只是给与,不想取得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意”考点。能力层次为B,考查考生最基础的“理解”能力。 2.本题考查“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考点,能力层次为C,侧重“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要求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明的观点、态度,能进行正确的分析、归纳 3.超出规定字数酌情扣分 4.“吝啬”跟“大方”相反,由此可以找出相照应的原句。“吝啬”本是一个贬义词,这里是贬词褒用,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作文(40分)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驼走大漠,马踏平川……每一种生命都以其独特的姿态展现在我们眼前。请从自然界中选取一种给你印象最深刻的生命现象,以“生命的姿态”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800字。(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查看答案

某中学邀请校友、青年科学家、商界精英王伟先生来校为全体同学做了一场报告,这在校园中产生了很大的反响。下面是某同学给王伟先生发的邮件中的一段文字,其中有四处表达不当,找出并按要求修改。(4分)

听了您的报告,我无比激动。您的成就让我高山仰止,您是学校的骄傲。中学时代的您,兴趣广泛、学习努力,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您在个人爱好与专业选择方面的真知灼见,让我受益匪浅。听了您的报告,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之所以成功的原因,除了兴趣之外,还要有远大的目标、执着的追求、孜孜不已的精神。最后,祝愿您身体健康,盼望您为母校尽绵薄之力!

 

查看答案

名句默写(11分,每格1分)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想当年,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吾师道也,                        

乱石穿空,                               

人间如梦,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故国神游,            ,早生华发。

 

查看答案

诗歌鉴赏(7分)

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其二       唐·贯休

水香塘黑蒲森森,鸳鸯鸂鶒如家禽。前村后垄桑柘深,东邻西舍无相侵。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注:①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池沼中,高近两米。根茎长在泥里,可食。叶长而尖,可编席、制扇。

1.前四句描写了山村怎样的景象?寄托了诗人怎样的生活理想?(3分)

2.最后两句刻画了“山翁”怎样的性格?一个“熟”字回应了上文哪些情景?(4分)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14分)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解释文中加点字词(3分,每题1分)

①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 ②李牧连却之(      ) ③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

2.第一段中的“三国”“刺客”“良将”分别指                            (3分)

3.翻译下列句子(8分)

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②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③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