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慰藉(jiè) 干瘪(biē)...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慰藉(jiè)          干瘪(biē)       曝晒(bào)         什刹(chà)海

B.跬步(kuǐ)        蛟龙(jiāo)     遒劲(jìn)      瞠目结舌(chēng)

C.赭(zhě)色         诳(kuáng)语         饿殍(piǎo)            自怨自艾( ài )

D.戕害(qiāng)   摭(zhí)拾        给予(jǐ)         恣(zì)意妄为

 

D 【解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作文
大千世界纷繁复杂,令人眼花缭乱,令人感慨迷惘。尽管世上不尽如人意之处不可胜数,但是我们的生活从来不缺少美,在这个世界上,每天都会产生令人感动的人与事。高尔斯华绥的小说《品格》、杨绛的散文《老王》亦曾向我们展示了“底层人的光芒”。请你以“总有一种      让人感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注意】1.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如“品行”“细节”“情感”“美好”“善举”“操守”等,再写作。
2.自选文体,自主立意,不得抄袭与套作。

 

查看答案

课内古诗文默写:( 任选3题。6分,每格1分)
1.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五人墓碑记》)
3.今两虎共斗,                   。吾所以为此者,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4.               ,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杜牧《阿房宫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夏日西斋书事
司马光
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
小院地偏人不到,满庭鸟迹印苍苔。
【注】此诗是司马光被迫辞官退居洛阳时所作。
1.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物?传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2.本诗第三句有“地偏”二字。晋陶渊明在辞官后有诗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其中亦有“地自偏”,但表达的情感迥异。试简要分析两者情感的不同。(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
林类年且百岁,底春被裘,拾遗穗于故畦,并歌并进。孔子适卫,望之于野,顾谓弟子曰:彼叟可与言者,试往讯之。”子贡请行。逆之垅端,面之而叹曰:“先生曾不悔乎?而行歌拾穗?”林类行不留,歌不辍。子贡叩之不已,乃仰而应曰:“吾何悔邪?”子贡曰:“先生少不勤行,长不竞时,老无妻子,死期将至,亦有何乐而拾穗行歌乎?”林类笑曰:“吾之所以为乐,人皆有之,而反以为忧。少不勤行,长不竞时,故能寿若此,老无妻子,死期将至,故能乐若此。”子贡曰:“寿者人之情,死者人之恶。子以死为乐,何也?”林类曰:“死之与生,一往一反。故死于是者,安知不生于彼?故吾安知其不相若矣?吾又安知营营而求生非惑乎?亦又安知吾今之死不愈昔之生乎?”子贡闻之,不喻其意,还以告夫子。夫子曰:“吾知其可与言,果然;然彼得之而不尽者也。”
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子贡曰:“然则赐息无所乎?”仲尼曰:“有焉耳。望其圹,则知所息矣。”子贡曰:“大哉死乎!君子息焉,小人伏焉。”仲尼曰:“赐!汝知之矣。人胥知生之乐,未知生之苦;知老之惫,未知老之佚;知死之恶,未知死之息也。晏子曰:‘善哉,古之有死也!仁者息焉,不仁者伏焉。’死也者,德之徼也。古者谓死人为归人。夫言死人为归人,则生人为行人矣。行而不知归,失家者也。一人失家,一世非之;天下失家,莫知非焉。有人去乡土、离六亲、废家业、游于四方而不归者,何人哉?世必谓之为狂荡之人矣。又有人钟贤世、矜巧能、修名誉、夸张于世而不知已者,亦何人哉?世必以为智谋之士。此二者,胥失者也,而世与一不与一。唯圣人知所与,知所去。”
(选自《列子·天瑞》)
【注】①林类:古代隐士,事迹不详。②赐:子贡之名。③圹:坟墓。④胥:皆;都。⑤徼:求取。⑥列子:战国时期郑国人,学说属于道家之流。《列子》为道教经典之一。
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年且百岁,底春裘被:穿着

B.子贡闻之,不其意喻:明白

C.一人失家,一世之非:不是

D.有人钟贤世、巧能矜:自夸

2.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都属于古人对待死亡的达观认识的一组是(2分)
①死期将至,亦有何乐     ②老无妻子,死期将至,故能乐若此
③死之与生,一往一反     ④死于是者,安知不生于彼
⑤知生之乐,未知生之苦   ⑥死也者,德之徼也

A.①④⑤

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③⑤⑥

3.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列子用林类的故事告诉人们,以求生为快乐,也许正是人们忧虑的根源;超越生与
死来看待人生,也许才能像林类那样充满快乐。

B.人们恋生惧死是因为留恋这属于自己的唯一一次生命,而在林类看来,人人都会死,死后还会在别处重生,所以死亡没有什么可怕的。

C.列子用子贡倦于学的故事告诉人们,生命是与辛劳相伴的,唯有死亡才是彻底的休息和解脱,才能使人回到安宁的状态之中。

D.孔子认为,无论“狂荡之士”还是“智谋之士”都是有过失的,只有圣人才知道要赞扬其中的哪一种人,反对其中的哪一种人。

4.请用“/”给下列语句断句。(2分)
林类行不留歌不辍子贡叩之不已乃仰而应曰吾何悔邪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孔子适卫,望之于野,顾谓弟子曰:“彼叟可与言者,试往讯之。”(3分)
(2)亦又安知吾今之死不愈昔之生乎?(3分)

 

查看答案

《论语》阅读与理解。(4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小题。(4分)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1.孔子总结了从十五到七十的人生,反映了他怎样的教育思想?(1分)
2.请根据孔子和子夏的对话谈谈你对“绘事后素”的理解。“起予者商也”反映了孔子怎样的品格?(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