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6—19题。(共13分) 假如赶快些 美国·詹姆斯·道森 从...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6—19题。(共13分)
假如赶快些
美国·詹姆斯·道森
从前,有一个人与他的父亲一起耕作一小块地。一年几次,他们会把蔬菜装满那老旧的牛车,运到附近的城市去卖。除姓氏相同,又在同一块田地上工作外,父子二人相似的地方并不多。老人家认为凡事不必着急,年轻人则个性急躁、野心勃勃。
一天清晨,他们套上了牛车,载满了一车子的货,开始了漫长的旅程。儿子心想他们若走快些,日夜兼程,第二天清早便可到达市场。于是他用棍子不停催赶牛车,要牲口走快些。
“放轻松点,儿子,”老人说,“这样你会活得久一些。”
“可是我们若比别人先到市场,我们更有机会卖好价钱。”儿子反驳。
父亲不回答,只把帽子拉下来遮住双眼,在座位上睡着了。年轻人甚为不悦,愈发催促牛车走快些,固执地不愿放慢速度,他们在四小时内走了四哩路,来到一间小屋前面,父亲醒来,微笑着说:“这是你叔叔的家,我们进去打声招呼。”
“可是我们已经慢了一小时。”着急的儿子说。
“那么再慢几分钟也没关系。我弟弟跟我住得这么近,却很少有机会见面。”父亲慢慢地回答。
儿子生气地等待着,直到两位老人慢慢地聊足了一小时,才再次起程,这次轮到老人驾驭牛车。走到一个岔路口,父亲把牛车赶到右边的路上。
“左边的路近些。”儿子说。
“我晓得,”老人回答,“但这边的路景色好多了。
“你不在乎时间?”年轻人不耐烦地说。
“噢,我当然在乎,所以我喜欢看美丽的风景,尽情享受每一刻。”
蜿蜒的道路穿过美丽的牧草地、野花,经过一条发出淙淙声的河流——这一切年轻人都没有看到,他心里翻腾不已,心不在焉,焦急已极,他甚至没有注意到当天的日落有多美。
黄昏时分,他们来到一个宽广、多彩的大花园。老人吸进芳香的气味,聆听小河的流水声,把牛车停了下来。“我们在此过夜好了。”他叹一口气说。
“这是我最后一次跟你作伴,”儿子生气地说,“你对看日落、闻花香比赚钱更有兴趣!”
“对了,这是你许久以来所说的最好听的话。”父亲微笑说。
几分钟后,他开始打鼾——儿子则瞪着天上的星星,长夜漫漫,儿子好久都睡不着。天不亮,儿子便摇醒父亲。他们马上动身,大约走了一哩,遇到另一位农夫——素未谋面的陌生人——力图把牛车从沟里拉上来。
“我们去帮他一把。”老人低声说。
“你想失去更多时间?”儿子勃然大怒。
“放轻松些,孩子,有一天你也可能掉进沟里。我们要帮助有所需要的人——不要忘记。”
儿子生气地扭头看着一边。
到另一辆牛车回到路上时,几乎已是早晨八点钟了。突然,天上闪出一道强光,接下来似乎是打雷的声音。群山后面的天空变成一片黑暗。
“看来城里在下大雨。”老人说。
“我们若是赶快些,现在大概已把货卖完了。”儿子大发牢骚。
“放轻松些…这样你会活得更久,你会更能享受人生。”仁慈的老人劝告道。
到了下午,他们才走到俯视城市的山上。站在那里,看了好长一段时间。二人不发一言。
终于,年轻人把手搭在老人肩膀上说:“爸,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他把牛车掉头,离开了那个叫作广岛的地方。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
1.文中划线的句子“老人家认为凡事不必着急,年轻人则个性急躁、野心勃勃”。换成这样写 :“父亲认为凡事不必着急,儿子则个性急躁、野心勃勃。”请根据称谓的不同,叙述角度的变化,谈一谈表达效果的变化。(4分)
2.小说多次写到沿途的风景,请分析文中划线句“蜿蜒的道路……”景物描写的作用。(3分)
3..结合小说中父亲的形象,谈谈你对文中“爸,我明白你的意思了”的理解。(2分)
4.这篇小说采用了“欧·亨利式结尾”。请结合具体内容谈谈它的妙处。(4分)

 

1.① “老人家”“年轻人”是站在普通人的视角上叙述的。“父亲”“儿子”是站在儿子和父亲的视角上叙述的。②原句“老人家认为凡事不必着急”表达了历经沧桑的老年人的人生感悟,改句则是以儿子的视角写小说中父亲的想法;③原句“年轻人则个性急躁、野心勃勃”表达的是普通年轻人的个性特点,改句则是以父亲的视角谈儿子的个性。④改句难以体现普遍性和客观性。 2.①写出了沿途风景的美丽,象征了人生旅途的美好。②儿子对此视而不见,心不在焉,反衬了儿子的急躁功利的形象。③父亲一路欣赏,烘托了老人享受人生美丽的主题。 3.①父亲一路上慢慢悠悠,访兄弟,快乐聊天;绕远路,欣赏风景;助农夫,义不容辞。②儿子则一路地责怪、埋怨、发怒。后来,终于理解了父亲在享受着人生的美丽。 4.①“欧·亨利式结尾”的特点:出其不意地揭示真相,而这个真相又在情理之中。②小说的结尾“出乎意料之外”的是:到了下午,他们才走到俯视城市的山上时,发现原来上午广岛原子弹爆炸了。③“在情理之中”则是父子俩一路停留慢行,父亲有“放松些,你会活得更久”的语言暗示。④作品以这样的方式结尾,暗示享受人生比赚钱更重要,从而增加了小说情节的生动性,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解析】 1.注意视角不同。 2.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考点,能力层次为E,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 3.在实践着“放松些,你会活得更久”的人生哲学。 4.“欧·亨利式结尾”的特点:出其不意地揭示真相,而这个真相又在情理之中。结合此特点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近日,81岁的中国药理学家屠呦呦获得2011年度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奖的消息路人皆知,这一奖项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大奖。

B.孙家栋院士向前来参观的人们介绍我国绕月探测工程五大系统的特点,如数家珍,他特别强调这五大系统处处是“中国制造”的。

C.很多90后的青年在很多方面与传统观念有冲突,但我们不能求全责备他们的某些过激言论。

D.元旦前夕,二十多位书画高手在省书画院组织的“壬辰龙年迎新书画大赛”上欢聚一堂,舞文弄墨,一展风采。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我透过香烟的烟雾望过去,眼光在火红的碳块上停留了一下,过去关于在城堡塔楼上飘扬着一面鲜红的旗帜的幻觉又浮现在我脑际,我想到无数红色骑士潮水般地骑马跃上黑色岩壁的侧坡。

B.我对中等贵族的生活方式还记忆尤新,——那都是不久以前的事,——它同富裕的庄户人家的生活方式有许多共同之处,同样都刻勤刻俭,同样都过着那种老派的安宁的乡居生活。

C.然后她带着睡醒时所常有的那种坚决和温柔,抱着她的朋友,但是注意到索尼亚脸上的迷惑神情,娜塔莎的脸上表现了荒张和怀疑。

D.当素芭钻进牛栏,用双臂抱住萨劳的脖子,把自己的脸颊紧紧贴在它的耳旁,亲热地磨蹭,那时班劳就用爱抚的目光注视着她,用嘴舐她的身子。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踯(zhú)伤(chuàng)哨(kǎ)无一人(qù)

B.泥(nián)蹒(shān)痉挛(jìngluán)风驰电(chè)

C.脚(ké)角(jī)忧(yì)卷浩繁(zhì)

D.茶(lǔ)发(jiǔ)品(yàn)尊降贵(yū)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40分)

 鲁国有一条法律:鲁国人在其他诸侯国中做奴隶,有能把他们赎出来的人,可以到国库中领取赎金。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端木赐)在一个诸侯国中赎了一个鲁国人,(回国后)拒绝收下国家给他的赎金。孔子说:“赐(子贡的名)呀,你采取的不是好办法。圣人所做之事,可以改变风俗习惯,影响老百姓的行为,不只是个人的事情。现今,鲁国富人少而穷人多,你收回国家的赎金并不会损害你的行为的价值,而你不肯拿回你的赎金,(从今以后,)鲁国人就不肯再替沦为奴隶的本国同胞赎身了。

根据材料表达的主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 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自己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 ,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四小题,多选则按前四题计分,共4分)                               

(1)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                       。(王实甫《长亭送别》)

(2)惨象,____________________;流言,__________________。(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3)亦欲以                                      ,成一家之言。(司马迁《报任安书》)

(4)举世皆浊我独清,                     ,是以见放。(《渔父》)

(5)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青玉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